债权人的法律保护对公司治理和融资有重要影响,当法律体系不能很好的保护债权人时,内部人就有足够的理由不偿还债务,股东与债权人的冲突增加,负债代理成本提高,相应地增加了债务的融资成本,股利政策是一种有效降低公司代理成本的机制。目前国内学者对股利政策的研究主要从股东角度出发而忽视了债权人权利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基于此,本文从债权人角度出发,结合法律条款对债权人保护以及金融业市场化指数构建了债权人权利指标,通过对2003—2007年3175个的样本数据分析债权人权利对股利政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债权人权利保护越好,债权人越倾向于利用法律享有的权利限制管理层或股东通过支付股利侵害债权人利益,因而支付的股利越少。然而,债权人权利越弱,公司发放股利越多,公司并没有使用股利政策建立声誉来表明对债权人的重视,这说明在中国股利政策并没有起到降低负债代理成本的作用。接下来,我们又比较了债权人权利与股利政策之间的关系在不同产权性质下的差异,结果发现相比非国有公司,国有公司更加不需要用股利政策来降低负债代理成本。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我国投资者保护弱以及金融市场的不完善,因此为保护债权人利益降低代理成本,我们应完善法律保护,放松债券发行限制,健全债券信用评级机制,减少政府干预,促进非国有金融机构发展,完善金融市场。
本文来源: https://www.lw50.cn/article/6f5ff81d66497a6710b7f00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