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市IPO抑价之谜与投资者非理性行为的关系研究
论文摘要
IPO抑价现象自被提出之日就受到了众多学者的关注,并被以“谜”称之。经典IPO抑价理论往往都是在传统金融学框架下进行的。随着行为金融学的兴起与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尝试从行为金融学的角度来解释IPO抑价现象。本文研究就是从行为金融学中投资者非理性行为的角度展开的。根据对IPO抑价组成的分析,本文认为IPO抑价应该包含故意抑价和由投资者非理性行为引起的抑价两部分。通过借鉴LNS模型,本文从理论上证实了投资者的非理性行为是IPO抑价的重要原因之一。随后,本文选取自2001年4月实行核准制以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IPO股票为样本,利用随机前沿模型对IPO的真实价值进行了估计,发现我国沪市IPO抑价包含故意抑价成分,通过选取IPO股票上市后5天、10天、30天的累计收益与故意抑价率进行回归,却发现两者相关性并不显著。所以本文认为,我国沪市IPO抑价率主要是由投资者的非理性行为引起的。基于上述分析,本文选取了投资者非理性行为的代理变量,实证发现,投资者的非理性行为确实对IPO抑价率造成了影响。由此,本文得出结论:我国沪市IPO抑价包含故意抑价和由投资者非理性行为引起的抑价两部分,但该抑价主要是由投资者的非理性行为引起的。
论文目录
摘要Abstract第一章 绪论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1.2 研究内容1.3 本文创新点1.4 文章结构与技术路线图第二章 IPO 抑价概述及国内外研究现状2.1 IPO 抑价概述2.2 国内外研究现状2.2.1 国外研究现状2.2.2 国内研究现状2.3 文献总结第三章 非理性行为概述及其与IPO 抑价的理论分析3.1 投资者非理性行为概述3.1.1 引言3.1.2 投资者非理性行为概述3.2 IPO 抑价与非理性投资者关系的理论模型分析3.2.1 模型提出的背景及假设3.2.2 模型介绍3.2.3 模型的建立3.3 本章小结第四章 IPO 故意抑价存在性的实证研究4.1 IPO 故意抑价存在性的实证分析4.1.1 模型的选取与说明4.1.2 样本与变量说明4.1.3 故意抑价存在性的实证分析及结果4.2 故意抑价对早期初始收益影响的度量4.2.1 模型的设定与说明4.2.2 变量的说明与描述4.2.3 实证结果及分析4.3 本章小结第五章 投资者非理性行为和沪市IPO 抑价关系的实证研究5.1 样本和变量的选取与说明5.2 变量的统计性描述与分析5.3 实证分析5.4 本章小结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6.1 本文的主要结论6.2 政策建议6.3 本文不足之处6.4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参考文献致谢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附录
相关论文文献
本文来源: https://www.lw50.cn/article/61fc96607b19aac27af000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