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以60%丙酮/水为溶剂,用薯莨块茎粉末制备了薯莨提取液。研究了该提取液对不同温度和pH,及金属离子存在时的稳定性。通过对影响因素的逐个优化,得到了处理真丝织物的较佳工艺条件是:浴比1:50,时间75分钟,提取液浓度1/2X(以制备原液浓度为X),温度90℃,pH维持原处理浴弱酸性在6.05。为了获得较佳织物得色及应用性能,尝试了各种不同的金属离子作后处理。结果显示,金属离子的后处理对织物最后得色,色牢度,形态风格,服用舒适性,紫外透过率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影响。通过傅立叶红外、X-衍射等分析测试表明,薯莨提取液的处理没有影响到真丝的内部结构。为了探索提取液、金属离子及真丝在水相中的相互作用,取薯莨聚合单宁的前体(+)-儿茶素,蚕丝蛋白中含量最大的氨基酸——甘氨酸及Fe(Ⅲ)、Cu(Ⅱ)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三者在水溶液中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pH为7.5时,儿茶素与Fe(Ⅲ)和Cu(Ⅱ)的络合比分别是3:1和2:1。通常情况下,甘氨酸与儿茶素在水溶液中彼此稳定共存,在有Cu(Ⅱ)存在时,体系中生成两种络合物。络合物Ⅰ是儿茶素与Cu(Ⅱ)配位形成的二元络合物,络合物Ⅱ是以Cu(Ⅱ)为配基,儿茶素和甘氨酸作配体生成的三元络合物。两种络合物存在于体系中的比例是1:1。
本文来源: https://www.lw50.cn/article/5f35af360799ad1d79c2a66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