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越来越迅速,其所带来的文化整合,使各民族在享受更多的人类成果的同时,又对自己的祖先文化充满诉求、留恋。我国于2006年把甘肃省天水和河南省淮阳县共同申报的太昊伏羲祭奠列为中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属于民俗遗产的类别。“泥泥狗”是具有原始艺术特征的一种传统民间美术形式,千百年来以原生态的造型存在于河南淮阳祭祀人祖伏羲庙会的文化空间中,它真实地记录了史前人类文化的发展痕迹,在现代社会中尤显得弥足珍贵,在传统文化愈来愈受到重视和保护的今天,了解、探究民间民俗文化是每一位华夏子孙的责任。“泥泥狗”作为太昊陵对应的伏羲遗存,它承载着远古时代怎样的文化信息是本课题所探究的主要内容。本文共分六章,第一章,主要对“泥泥狗”所赖以生存的文化空间人祖庙会的起源、发展、现状及庙会上所遗存的民俗活动进行简要的阐述。第二章,着重介绍庙会上独有的民间泥玩“泥泥狗”的名称的由来、分类、制作地区及制作方法。第三、四、五章为本文的主要内容,分别从“泥泥狗”的造型、色彩及纹饰三大方面对其所蕴含的文化信息进行深入细致的解读。第六章,初步归纳了“泥泥狗”重要的史学价值。
本文来源: https://www.lw50.cn/article/4a2f03f79db02b04cd595a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