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临床及其与中医证型的关系,寻求本病的中医证型分型规律,以期为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提供客观依据。方法:运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通过对160例门诊及住院病例进行临床调查,建立相关数据库,采用SPSS12.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1)湿热郁蒸证占全部中医证型的57.50%,寒湿阻滞证占33.75%、气滞血瘀证占8.75%。(2)低出生体重儿的中医证型主要为寒湿阻滞证,正常体重儿及巨大儿表现湿热郁蒸证。(3)出生时伴有窒息史的患儿中医证型主要为湿热郁蒸证。(4)出生4天以内出现黄疸者主要表现湿热郁蒸证和寒湿阻滞证;出生7天以上者,主要表现气滞血瘀证。(5)新生儿溶血病、新生儿肝炎综合征的中医证型主要表现湿热郁蒸证;新生儿母乳性黄疸主要表现寒湿阻滞证。(6)血清总胆红素≤205umol/L者,湿热郁蒸证和寒湿阻滞证为主;血清总胆红素为205umol/L~342umol/L者,湿热郁蒸证居多;若伴直接胆红素升高者,则以气滞血瘀证为主。结论: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中医证型分布依次为湿热郁蒸证、寒湿阻滞证、气滞血瘀证,其分布与胎龄、窒息史、原发病、黄疸出现时间、血清胆红素值密切相关,与生产方式、头颅血肿及性别无明显相关性。
本文来源: https://www.lw50.cn/article/43feefe50db8560d1e3db8b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