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月产后绒癌是一种高度恶性的滋养细胞肿瘤,国外文献报道其发病率为1/50000次分娩,国内报道其约占同期绒毛膜癌的16.2%,多发生于生育年龄妇女。足月产后绒癌的确切病因尚不清楚,有学者认为其可能系胎盘内绒癌转移至母体所致。临床表现主要为阴道出血、腹痛、咳嗽、咯血、呼吸困难、偏瘫等转移部位症状,妇科检查提示子宫复旧不全或增大,血HCG异常增高,与其它类型的绒癌相比,足月产后绒癌较早发生转移,对传统化疗方案不敏感,多采用联合化疗,常用的化疗方案包括EMA/CO、BEP方案等,近年来,有关于紫杉醇治疗产后绒癌的报道。预后与多种因素相关,产后至发病时间超过4个月,治疗前血HCG≥40,000mIU/ml,出现肝、脑的转移,WHO评分大于8分者预后差。目前的文献报道,足月产后绒癌的死亡率为33-40%,但若给予及时有效的化疗,可提高其治愈率。本文就其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等做一综述,以促进我们对足月产后绒癌的熟知和掌握,降低其初诊误诊率,提高其早期诊断率、治愈率。
本文来源: https://www.lw50.cn/article/11529523f3527e20abd323b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