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经济适用住房产权法律问题研究
论文摘要
所有权是人对物的直接支配的权利,包括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四方面权能。所有权是确定物的归属关系的核心,只有物的归属关系明确,才能有利于物尽其用。本文正是基于该原理研究作为我国住房供应体系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经济适用住房的产权问题。本文以现有的法律法规为基础,结合相关理论,对经济适用住房制度、产权类型、产权的法律性质、产权制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全面的考察和分析,从而最终确定经济适用住房在物权法上的归属,从立法、执法、司法的角度提出完善经济适用住房产权归制度思路。
论文目录
摘要ABSTRACT导论第一章 经济适用房产权状况及其法律性质分析第一节 各类经济适用房的权属状况分析一、企业建房产权的权能二、集资建房产权的权能三、合作建房产权的权能四、已售公房产权的权能第二节 经济适用住房产权的法律性质一、房地产所有权的特性和权能二、有限产权产生的原因三、有限产权的法律性质分析第二章 当前经济适用住房产权制度中存在的问题第一节 经济适用房产权关系混乱第二节 经济适用房土地产权管理主体缺位第三节 经济适用房抵押制度不健全第四节 经济适用房用地性质界定模糊第三章 完善经济适用住房产权制度的建议第一节 经济适用住房产权的统一立法一、建立完备的经济适用住房法律制度二、统一经济适用房为有限产权三、建立严格的公示制度保护交易安全四、修改法律解决经济适用房的抵押问题五、在立法中明确经济适用住房用地的公益性第二节 执法中进一步完善政府管理职能一、依法定程序确定经济适用住房的产权人二、确定土地产权的管理者三、加强产权登记管理第三节 在司法活动中加强对产权人的保护一、房屋质量问题的法律救济二、产权纠纷中的法律救济结论参考文献致谢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本文来源: https://www.lw50.cn/article/0677a666a7e8a84f98eb11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