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科书出版论文-石鸥

中小学教科书出版论文-石鸥

导读:本文包含了中小学教科书出版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物价局,555,湖北省,零售价格

中小学教科书出版论文文献综述

[1](2018)在《湖北省物价局 湖北省新闻出版广电局关于核定湖北省2018年春季中小学教科书零售价格的通知》一文中研究指出鄂价工服[2018]5号各市、州、直管市、神农架林区物价局(发展改革委)、新闻出版广电局,长江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及其他有关出版单位:根据《省物价局省教育厅省新闻出版广电局关于印发湖北省中小学教材价格管理办法的通知》(鄂价工服[2016]53号)、省物价局省新闻出版广电局《关于湖北省中小学教材价格标准及(本文来源于《湖北省人民政府公报》期刊2018年11期)

王晓霞[2](2016)在《开明书店与近代中小学教科书的出版》一文中研究指出民国时期上海出版文化市场异常繁荣。作为后起之秀的开明书店,于20世纪30年代调整出版重点,关注中小学教科书。在国民政府调整教育政策的背景下,针对教科书质量存在的问题,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熟知青年学生需求的开明书店同仁编辑出版了一批品质精良的教科书。经过不遗余力的推介,开明版教科书获得了广泛赞誉。这主要与其教育出版理念、创新精神、文化的坚守有密切关系。(本文来源于《浙江档案》期刊2016年12期)

石鸥[3](2015)在《《新中国中小学教科书图文史》出版》一文中研究指出新中国中小学教科书图文史/石鸥/广东教育出版社/9787540690731/2015-07/248.00本丛书由语文、数学、外语、文科综合、理科综合、音体美六大卷组成,共250多万字,并配以大量插图,全面系统地梳理了中小学主要学科教科书60余年来的发展演变过程,对中国基础教育教科书60多年的发展脉络有较完整的理解与把握。(本文来源于《全国新书目》期刊2015年11期)

雷鸣,柳紫郁[4](2015)在《中小学教科书数字化出版刍议》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分析了当前中小学教科书数字出版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及其所面临的问题,从加强数字化教科书内容的开发、进行数字化教科书平台建设以及优化教科书数字出版人才队伍叁个层面,提出了中小学教科书数字化出版的优化策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数字化逐步进入出版领域,教育出版的数字化也进行得如火如荼。一、数字化教科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中学教科书的数字化具有深刻的必要性。从教师层面而言,传统的纸质版教科书在编撰上以文字为主,辅以少量图片或者实例,因此在老师的(本文来源于《出版广角》期刊2015年03期)

付雷[5](2014)在《晚清中小学生物教科书及其出版机构举隅》一文中研究指出近代西方生物学知识随着传教士的大量涌入而传入中国。为了适应教会兴办的学堂需要,传教士编写了最早的一批生物教科书。清政府实行壬寅—癸卯学制之后,全国建立了大量的新式中小学堂,清政府及各级官办机构、民间书坊和部分学堂都出版了不少中小学生物教科书,这些教科书大部分是根据日本教科书翻译而来。相对于官办机构,民间书坊占据了清末中小学教科书的主阵地。清末的中小学生物教科书虽然尚不成熟,但对后来生物教科书的编写与出版起到了奠基作用。(本文来源于《科普研究》期刊2014年06期)

杨朝晖[6](2013)在《绿色印刷能否在全国普及?》一文中研究指出绿色印刷能否在全国普及? “亲爱的同学们:您手中的这本教科书采用绿色印刷标准印制,在它的封底印有‘绿色印刷产品’标志。从2013年秋季学期起,北京地区出版并使用的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教科书将全部采用绿色印刷。让我们携起手来,支持绿色印刷,选择绿色(本文来源于《科技日报》期刊2013-08-19)

刘丽群,刘景超[7](2012)在《我国中小学教科书出版现状、问题及发展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2001年开始的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开启了我国教育改革的新篇章,也引发了教科书出版的大变革,教科书多样化时代已经到来。但我国中小学教科书出版普遍存在特色不鲜明、质量参差、选用错位、形式单一等问题。树立品牌意识、培育专家型研发队伍、形成立体化出版格局、加大监管力度,是我国中小学教科书出版改革与发展的方向。(本文来源于《出版广角》期刊2012年06期)

何瑶琴[8](2012)在《中华书局中小学教科书出版研究(1912-1937)》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华书局已经成立100周年,在这一百年中,中华书局历经风风雨雨,由最初的教科书出版起家,成长为一家大型的综合性出版社;1958年后,中华书局逐步实现转型,成为一家以出版古代与近代历史、哲学、文学等学术着作和通俗读物的专业出版社。百年以来,中华书局在教育出版、古籍出版、工具书出版等领域都取得了卓着的成就,在现当代中国出版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但就其地位而言,目前学界对中华书局的研究却颇显单薄,有待于进一步的挖掘和完善。本文中笔者结合文献阅读、文本分析等研究方法,概述了近代教科书出版活动的兴起,综合研究了中华书局创立之后至1937年的教科书出版情况,并考察了中华书局在教科书出版方面的经营特色,总结了中华书局教科书出版对社会文化的贡献,最后简要地探讨了近现代教科书出版市场中存在的不规范竞争行为及其反思。论文一共分为七部分:一、导论。介绍了本文的选题背景、研究意义、文献综述、研究思路及方法。二、清末教科书出版市场的概况。本章中,笔者探讨了清末中小学教科书的出版市场的形成,简述了当时的市场环境,及其教科书编写体例的发展历程,并总结了其成果。叁、中华书局成立概况。本章中笔者简述了中华书局的创办经过,探析陆费逵等出版人选择出版中小学教科书的动因。四、中华书局教科书出版简史及教科书内容分析。结合各个时期的教育政策与方针,笔者将中华书局教科书出版分为叁个时期,简要地介绍了各套教科书的出版情况,总结了各阶段教科书的内容特色。五、中华书局教科书经营特色分析。笔者根据教科书的内容,结合中华书局教科书的编写活动以及发行活动,从出版学的角度考察中华书局教科书出版经营的特色。六、中华书局教科书的社会贡献。本章考察了中华书局教科书对出版业、教育业以及整个社会的贡献。七、结语。简要回顾了全文内容,并对近现代教科书出版市场中存在的恶性竞争行为进行总结和反思,对当前出版业的竞争情况有一定借鉴意义。(本文来源于《南京大学》期刊2012-05-30)

张允允[9](2012)在《上海地区中小学教科书出版变迁初探(1920-2011)》一文中研究指出现代教科书是中小学教育最重要的载体,对于传播国家和政府的意识形态具有巨大的作用,同时教科书出版是出版业的支柱产业。本文的研究对象是1920年至2011年上海地区的中小学教科书出版。首先,论文以一定的篇幅论述了1949年前的教科书出版变迁,在此基础上再进行建国后的教科书出版活动研究,这样不仅形成了对历史发展连贯、饱满的认识,同时在对比中更能体现出建国后教科书出版的一些问题。其次,.论文从教科书出版的变动情况的角度,探讨制度形成的根本要素,从而使历史更为丰满、真实。另外,除了论述教科书变迁的过程,论文更结合教科书文本的内容来研究教科书变迁的影响,其中还要结合对当下的思考,形成本文的现实关怀。论文除绪论外共分为五章。第一章主要论述从1920年至1937年7月上海地区教科书出版的初步发展时期。第二章则主要分析从1937年7月至1949年10月抗日战争及建国前教科书出版的发展变化情况。论文第叁章研究了新中国建国伊始至1986年教科书在过渡时期的发展。新中国成立以后教科书出版进入了一个新时期,上海地区在1986年进入了一期课程改革,开始重新显示出了自己的特色。第四章主要论述1986年至2011年上海教科书的出版概况,在此期间,上海成为教科书的试点地区。本章探讨了两次课程改革对上海教科书出版带来的影响。第五章在前面章节的基础上对上海地区教科书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变迁研究:一是教科书形式的变迁;二是教科书内容的变迁;叁是教科书制度的变迁。初步还原和建构上海近代以来中小学教科书出版的脉络。(本文来源于《上海师范大学》期刊2012-04-01)

柯岩[10](2011)在《中国百年中小学教科书陈列馆建成并开馆《新中国中小学教材建设史(1949-2000)研究丛书》出版》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人民教育出版社庆祝建社六十周年的活动之一,中国百年中小学教科书陈列馆2010年12月29日在人教社建成并对公众开放,同时由人教社编撰的《新中国中小学教材建设史(1949-2000)研究丛书》共18卷也出版面世。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陈至立出席开馆和丛书出版发布仪式,并为陈列馆开馆剪彩。教育部副部长李卫红、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邬书林(本文来源于《课程·教材·教法》期刊2011年02期)

中小学教科书出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民国时期上海出版文化市场异常繁荣。作为后起之秀的开明书店,于20世纪30年代调整出版重点,关注中小学教科书。在国民政府调整教育政策的背景下,针对教科书质量存在的问题,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熟知青年学生需求的开明书店同仁编辑出版了一批品质精良的教科书。经过不遗余力的推介,开明版教科书获得了广泛赞誉。这主要与其教育出版理念、创新精神、文化的坚守有密切关系。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中小学教科书出版论文参考文献

[1]..湖北省物价局湖北省新闻出版广电局关于核定湖北省2018年春季中小学教科书零售价格的通知[J].湖北省人民政府公报.2018

[2].王晓霞.开明书店与近代中小学教科书的出版[J].浙江档案.2016

[3].石鸥.《新中国中小学教科书图文史》出版[J].全国新书目.2015

[4].雷鸣,柳紫郁.中小学教科书数字化出版刍议[J].出版广角.2015

[5].付雷.晚清中小学生物教科书及其出版机构举隅[J].科普研究.2014

[6].杨朝晖.绿色印刷能否在全国普及?[N].科技日报.2013

[7].刘丽群,刘景超.我国中小学教科书出版现状、问题及发展探讨[J].出版广角.2012

[8].何瑶琴.中华书局中小学教科书出版研究(1912-1937)[D].南京大学.2012

[9].张允允.上海地区中小学教科书出版变迁初探(1920-2011)[D].上海师范大学.2012

[10].柯岩.中国百年中小学教科书陈列馆建成并开馆《新中国中小学教材建设史(1949-2000)研究丛书》出版[J].课程·教材·教法.2011

标签:;  ;  ;  ;  

中小学教科书出版论文-石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