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舱法研究家具有害物释放及其影响因子

环境舱法研究家具有害物释放及其影响因子

论文摘要

家具有害物释放已成为当今社会关注的热点,而如何有效、客观、科学地评价及检测有害物释放是检测部门亟须解决的问题。论文旨在对家具有害物释放检测平台的建立和评价,以及通过环境舱法研究环境因子对家具有害物释放的影响,从而寻找出对家具无损的、模拟性强、真实性强的检测方法。主要结论如下:(1)研究得出环境舱法作为对家具无损的、模拟性强、真实性强的检测方法的可行性及必要性。评价了全尺寸可分割大型环境舱。该环境舱设计理念新颖、技术先进、操作简单,其性能优良,温度和湿度温度波动幅度较小,范围分别在1℃和4%范围内,运行稳定;密封性评价指标低于相关国际标准规定值0.05ACH,表明密封性良好;舱外及舱内空气中甲醛含量分别为0.030和0.008,TVOC含量分别为0.085和0.036,单体VOC未检出,结果低于国际相关标准规定值。(2)研究得出环境因子对整体家具有害物释放有重要影响。温湿度方面,不同的温度和相对湿度对甲醛释放有重要影响,温湿度-2(40℃和50%)条件比温湿度-1(23℃和45%)条件所释放的甲醛最高浓度高,并呈现很好的线性关系,R2达到0.9921。温湿度-2条件下达到平衡的时间早于温湿度-1条件下达到平衡的时间;温湿度-2条件下总挥发性有机物释放的最高浓度也基本是高于温湿度-1条件下释放最高浓度值,平衡时间也较早。甲醛及总挥发性有机物的释放与承载率呈正相关关系,与换气次数呈负相关关系。(3)在整个6天的测试周期里,总挥发性有机物的释放呈现一定规律,可以定为三个区域,35h内的释放活跃区、35h到100h内的释放过渡区以及100h后的释放平衡区。前两个区域受温湿度影响变化明显,而在释放平衡区受温湿度影响不大。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引言
  • 1.1 有害释放物的概念、种类以及对人体的影响
  • 1.1.1 有害释放物(VOCs)的定义
  • 1.1.2 家具中有害物的种类
  • 1.1.3 影响室内空气质量的有害释放物的危害
  • 1.1.4 各国对有机挥发物的限量
  • 1.2 家具有害释放物来源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木材干燥时的来源
  • 1.2.2 木质复合材料热压时的来源
  • 1.2.3 木质复合材料有害释放物的研究
  • 1.2.4 油漆及涂料中有害物释放
  • 1.3 有害释放物的净化技术研究进展
  • 2 课题立题依据及研究内容
  • 2.1 课题立题依据
  • 2.2 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
  • 2.2.1 研究目的
  • 2.2.2 研究意义
  • 2.3 课题研究内容
  • 2.3.1 全尺寸环境舱评价
  • 2.3.2 环境因子对有害释放物的影响研究
  • 3 全尺寸环境舱的评价
  • 3.1 引言
  • 3.1.1 国外研究进展
  • 3.1.2 国内研究现状
  • 3.1.3 研究的必要性
  • 3.2 环境舱法测定家具有害物释放的原理
  • 3.2.1 三种甲醛的测试方法
  • 3.2.2 环境舱的原理
  • 3.3 课题设计的环境舱的具体构造
  • 3.3.1 课题设计的环境舱的外形及结构示意图
  • 3.3.2 可分割环境舱的具体构造
  • 3.4 环境舱性能及相关参数的测定
  • 3.4.1 温湿度均匀性及稳定性测定
  • 3.4.2 密闭性测试方案及试验结果
  • 3.4.3 环境舱本底及新鲜空气质量水平
  • 3.5 小结
  • 4 环境因子对家具有害物释放的影响研究
  • 4.1 有害物释放的环境影响因子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 4.1.1 承载率对有害释放物的影响
  • 4.1.2 环境温度和相对湿度对有害物释放的影响
  • 4.2 国内外环境舱检测标准有关检测时间的规定
  • 4.3 温度和相对湿度对家具有害物释放的影响
  • 4.3.1 实验材料及设备
  • 4.3.2 实验方法
  • 4.3.3 实验结果及分析
  • 4.4 承载率及换气次数对家具有害物释放的影响
  • 4.4.1 实验对象
  • 4.4.2 实验方法
  • 4.4.3 实验结果及分析
  • 4.5 小结
  • 4.5.1 甲醛
  • 4.5.2 TVOC
  • 5 结论及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新装修民用建筑室内总挥发性有机物浓度变化规律研究[J]. 绿色建筑 2017(04)
    • [2].室内空气中总挥发性有机物检测方法的优化[J]. 资源节约与环保 2015(07)
    • [3].空气中总挥发性有机物检测吸附率影响因素分析[J]. 工程质量 2020(06)
    • [4].空气中总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方法研究[J]. 魅力中国 2009(21)
    • [5].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博物馆空气中总挥发性有机物[J]. 武汉大学学报(理学版) 2008(02)
    • [6].铁路车厢空气中总挥发性有机物检测方法探讨[J]. 铁路节能环保与安全卫生 2017(05)
    • [7].室内空气中总挥发性有机物的热解吸-毛细管柱气相色谱测定法[J].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2012(10)
    • [8].气相色谱测定室内空气中的总挥发性有机物方法探讨[J]. 中国卫生工程学 2017(06)
    • [9].西安市部分住宅室内甲醛和总挥发性有机物污染调查[J]. 环境与健康杂志 2015(08)
    • [10].室内空气中总挥发性有机物污染防治研究进展[J].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2011(02)
    • [11].市售车载空气净化器对总挥发性有机物的净化效果研究[J]. 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 2014(02)
    • [12].绍兴市新装修住房空气质量调查与分析[J]. 环境研究与监测 2017(04)
    • [13].美缝剂中有害物风险研究[J]. 粘接 2018(11)
    • [14].油田化工废气中VOCs治理装置研究及应用[J]. 石油石化节能 2020(11)
    • [15].空气中总挥发性有机物(TVOC)测定方法研究[J]. 内蒙古石油化工 2010(05)
    • [16].热解析-气相色谱法测定室内空气中的总挥发性有机物(TVOC)[J]. 广州化工 2014(17)
    • [17].气相色谱测定室内空气中总挥发性有机物方法研究[J]. 石油化工安全环保技术 2011(01)
    • [18].吸毒草吸毒效果评价[J]. 环境卫生学杂志 2013(02)
    • [19].开车可以,别污[J]. 环球聚氨酯 2019(02)
    • [20].新装修居室56所的空气质量监测结果分析[J]. 职业与健康 2010(20)
    • [21].室内空气主要污染物的危害及其防治措施[J]. 安徽建筑 2012(04)
    • [22].室内空气中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测定与治理方法探讨[J].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09(04)
    • [23].某部机务人员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J]. 职业与健康 2015(24)
    • [24].基于ARM的室内空气质量检测系统研究[J]. 中国农村教育 2020(05)
    • [25].2017年咸阳市新装修住宅中甲醛和总挥发性有机物污染状况调查[J]. 职业与健康 2019(16)
    • [26].热脱附—气相色谱法测定室内空气总挥发性有机物[J]. 能源与环境 2018(01)
    • [27].室内空气污染特征及治理技术浅析[J]. 山东化工 2015(24)
    • [28].《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国家标准的部分内容值得商榷[J]. 新疆环境保护 2009(02)
    • [29].气相色谱法测定车内的总挥发性有机物(TVOC)试验方法验证[J]. 科学技术创新 2018(26)
    • [30].装修住宅室内总挥发性有机物(TVOC)浓度预测模型研究[J]. 环境科学导刊 2013(05)

    标签:;  ;  ;  ;  

    环境舱法研究家具有害物释放及其影响因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