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的发现 ——论1919-1949年现代女性叙事三主题

女性的发现 ——论1919-1949年现代女性叙事三主题

论文摘要

19世纪至整个20世纪是中国社会发生巨大变迁的历史时期。从戊戌维新、辛亥革命到共产党领导下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在民族-国家的诉求下,我们的民族走上重振民族精神,重现民族辉煌的现代化道路。本文试图通过对1919-1949年之间现代女性叙事主题的研究,探讨中国女性在这一现代化努力过程中是如何发现女性自我存在的意义,并寻找她们在其中探索和思考的轨迹。 本文第一、二章写作主要借鉴“社会性别制度”理论,结合海外学者高彦颐(Dorothy Ko)女性生活三层面模式的观点,对形成中国女性传统的身份、地位的思想文化和制度因素进行考察。第三至第五章,参考现代性理论中有关自我的理论观点,结合现代女性叙事体现出的主题倾向,提出三个主题对象,进行文本解读。 第一章主要运用社会性别制度概念和有关女性生活三层面模式的观点,对形成传统女性身份、地位、角色内涵的思想文化和制度进行考察,认为女性接受了传统思想文化有关天(命)、阴阳思想对宇宙-人间秩序的解释框架,并受制于这一话语的实践制度,在女性的自觉意识中也认同于作为主流文化的儒家思想价值观,这一合作态度也成为形成女性卑微、屈从地位,家庭内妻母角色,以及柔弱特质的重要原因。一句话,女性参与了中国性别文化的建构,女性本身亦是女性身份和地位的制造者之一。 第二章探讨近代妇女解放运动中,女性经历了一个怎样不成功的自我规划,阴-阳——男-女的传统性别模式依然起着作用,女性以男性性别的社会标准视为自我性别的标准,以男性化的生活风格作为女性值得追求的生活样式,使女性自身陷入性别一元化的狭隘困境。 第三章讨论伴随“人”的意识觉醒的个人自我,是如何结合到女性叙事之中。 第四章讨论女性在家庭这一主题下的叙事。本文认为,在女性自我发现的过程中,家庭是女性以往全部历史的体现,正是从家庭开始了女性对自我历史的反思,从中认出自我的形象。同时家庭又是女性正在面对的现实,新女性依然没有

论文目录

  • 内容提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中国传统的性别模式
  • 一.一个理论分析模式
  • 二.天(命)思想与阴阳之道
  • 三.对女性的道德规定与价值评估
  • 第二章 我是谁——近代女性对自我的误判
  • 一.戊戌维新时期的女性
  • 二.辛亥革命时期的女性
  • 第三章 人的意识与女性自我
  • 第四章 在家的焦虑与女性历史的发现
  • 一.写不尽的"家庭"
  • 二.旧家——难以绝弃的爱恋
  • 三.新家的痛与思
  • 四.反思旧家
  • 第五章 爱情现在时
  • 一.中国式的爱情
  • 二.爱情苦酒
  • 三.爱情灵与肉
  • 四.实在的生活
  • 第六章 希望之途
  • 一.革命,革命,革命
  • 二.受难的姐妹们
  • 三.选择革命
  • 四.在革命中
  • 结论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相关论文文献

    • [1].现实题材电视剧和网络剧的女性叙事模式异同探析[J]. 当代电视 2020(06)
    • [2].热播女性叙事电视剧中女性形象的偏移表现与生成分析[J]. 当代电视 2019(03)
    • [3].温柔下的坚强与宽容——《关于我母亲的一切》的解读[J]. 电视指南 2017(05)
    • [4].沉默的反抗——《所罗门之歌》中红丝绒玫瑰的女性叙事[J]. 世界文学评论(高教版) 2017(01)
    • [5].毕飞宇女性叙事文学对男权社会的另类解读[J]. 文学教育(下) 2016(12)
    • [6].热播女性叙事电视剧传播动因及特点[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17(07)
    • [7].别样女性叙事范式的探索与建构——从《妇女闲聊录》到《中国在梁庄》及其它[J]. 小说评论 2017(05)
    • [8].“空白之页”与“变异转型”——孙犁乡村女性叙事的复杂性[J].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04)
    • [9].张抗抗女性叙事小说中情爱观念的嬗变[J]. 宁德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04)
    • [10].乡村女性叙事的新维度——论新世纪小说中的“女乡贤”叙事[J]. 江西社会科学 2019(12)
    • [11].商贾题材电视剧中的女性叙事[J]. 电影文学 2019(11)
    • [12].探究《飘》的女性叙事策略[J]. 电大理工 2016(02)
    • [13].身体的女性叙事[J]. 安徽文学 2008(11)
    • [14].《伊芙琳娜》中女性叙事声音的建构[J].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02)
    • [15].女性叙事学视角下的《占有》阐释[J]. 世界文学评论 2012(01)
    • [16].冯沅君小说女性叙事策略的审美冲突[J]. 名作欣赏 2011(32)
    • [17].《傲慢与偏见》的女性叙事特点探析[J]. 经济研究导刊 2010(36)
    • [18].五四女性叙事文学的叙事节奏分析[J]. 名作欣赏 2008(20)
    • [19].《使女的故事》女性叙事分析[J]. 戏剧之家 2020(06)
    • [20].20世纪90年代中国女性叙事文学的境遇[J]. 学术探索 2013(06)
    • [21].主体的建构:当代影视文化中的女性叙事模式[J]. 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0(01)
    • [22].试析《傲慢与偏见》和《长恨歌》的女性叙事方式[J]. 黑龙江史志 2008(06)
    • [23].男权社会的别传——毕飞宇“女性叙事文学”的另类解读[J]. 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9(03)
    • [24].东乡族民间故事类型与女性叙事研究[J]. 青海民族研究 2009(04)
    • [25].解析《盲刺客》中女性叙事权威的建构[J]. 南昌教育学院学报 2016(03)
    • [26].新时期文学中女性叙事和大众传媒[J]. 短篇小说(原创版) 2013(34)
    • [27].身体符号与视觉意义——电影《风声》的女性叙事分析[J]. 大众文艺 2014(08)
    • [28].简·奥斯丁小说的女性叙事策略研究[J].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10)
    • [29].女性由“被看”到“看”的转变——《我的安东妮亚》的女性叙事艺术[J].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04)
    • [30].《外乡人》中的女性叙事[J]. 世界文学评论 2010(01)

    标签:;  ;  ;  ;  ;  ;  ;  ;  

    女性的发现 ——论1919-1949年现代女性叙事三主题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