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文摘要
漢代的銅器銘文既包含著重要的史料,又是印證中國文字書法演進過程的實物依據和豐富的藝術遺產。經過前人與時賢的努力,漢代銅器銘文的著錄與研究均取得了不小的成績,這不但為以後的研究提供了豐富的材料,而且在研究思路、研究方法等方面也頗多可借鑒之處,其研究成果也為我們的繼續研究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總體而言,以往的研究的重點是對銘文的釋讀與考證,以及文字内容的闡釋與曆史文化問題的探討;個體的考證和例舉性的研究比較多,相比較而言以文本本體為研究對象的基礎性研究遗不多見,和語言文字相關的研究還較為薄弱。本論文分緒論、漢代銅器銘文詞語通釋、文化研究專題和附錄四部分.緒論部分,介紹本論文的選题緣由、漢代銅器銘文研究現狀、論文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詞語通釋部分以“以字带詞”的形式,在借鑑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對漢代銅器銘文中的語詞進行通釋。銅鏡銘文釋文只涵蓋新莽和東漢時期,主要依據各種材料49種所給出的釋文並重新核對。其他銅器銘文(不包括印文)主要依據:從北宋《宣和博古圖》開始至二十世紀中期傳統金石學著作中收錄的漢代銅器銘文;建國後各省、市、自治區博物館和個人出版的銅器銘文著錄中收錄的漢代銅器銘文;考古發掘報告以及主要的文博期刊中有關漢代銅器銘文的文章。文化研究專題主要就銅鏡銘文中出現的如“西王母東王公”、“黄帝與伯牙”、“王子喬與赤松子”等神話形象進行探討,分析蕴含其中的文化涵義。附錄部分,分漢代銅器銘文匯總(材料來源及其簡稱對應表)和待釋字兩部分。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对“卣”字音研究综述[J]. 中国民族博览 2017(07)
 - [2].浅析西周铜器铭文中的女性形象[J]. 名作欣赏 2017(11)
 - [3].西周时期“里”的性质补释[J]. 海岱学刊 2016(02)
 - [4].汉代铜器铭文研究的两部力作[J]. 中国文字研究 2008(01)
 - [5].纪年铜器铭文的历法断代问题[J]. 古文字研究 2016(00)
 - [6].铜器铭文释读八则[J]. 古文字研究 2014(00)
 - [7].岐山贺家出土铜器铭文研究[J]. 文博 2017(01)
 - [8].两汉铜器铭文近二十年语言研究概述[J]. 学行堂语言文字论丛 2018(00)
 - [9].两汉时期铜器铭文书法浅谈[J]. 艺术市场 2020(11)
 - [10].山东滕州出土铜器铭文研究概述[J]. 语文学刊 2010(22)
 - [11].西周铜器铭文错铸札记[J].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03)
 - [12].薳子受铜器铭文“亡作”试解及其年代推断——楚历建丑说新证[J]. 四川文物 2017(02)
 - [13].“■”族铜器铭文的整理与研究[J]. 西部史学 2019(02)
 - [14].世系传递中的爵职继承:对西周微氏铜器铭文的系谱学分析[J]. 史林 2015(03)
 - [15].三晋铜器铭文字形分类研究——战国文字的标准化与地方化的一个侧面[J]. 南方文物 2019(03)
 - [16].近刊铜器铭文辨伪举隅[J]. 陕西历史博物馆论丛 2018(00)
 - [17].南京博物院藏楚■陵君铜器铭文新识[J]. 故宫博物院院刊 2020(07)
 - [18].西周铜器铭文空间叙事场域探析[J]. 绥化学院学报 2019(05)
 - [19].君子观于铭——两周铜器铭文的阅读方式与文体观念之变[J]. 文学评论 2020(06)
 - [20].高青陈庄铜器铭文与城址性质考[J]. 海岱考古 2011(00)
 - [21].中国文字海报之铜器铭文[J]. 文艺研究 2015(08)
 - [22].试说朱家集铜器铭文中的“集既铸”[J].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2009(04)
 - [23].试析周代铜器铭文中的人物形象[J].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3(S1)
 - [24].铜器铭文补释二则[J]. 古文字研究 2016(00)
 - [25].“亚若癸”组铭文补释[J].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2(06)
 - [26].前言[J]. 中国史研究 2017(01)
 - [27].河南南阳春秋楚彭射墓铜器铭文补释[J]. 铜陵学院学报 2012(06)
 - [28].宋《历代钟鼎彝器款识法帖》成交价:3852.5万元[J]. 艺术品鉴 2018(34)
 - [29].铜器铭文中所见的王莽改制[J]. 文学与文化 2013(04)
 - [30].东周时期南方地区“阀阅类”铜器铭文试析[J]. 黄河.黄土.黄种人 2020(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