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未成年人的刑事挽救研究

犯罪未成年人的刑事挽救研究

论文摘要

随着未成年人犯罪数量的逐年上升,如何改变这一现状成为全世界共同的话题,国际社会对犯罪未成年人实行刑事挽救的认识越来越趋向一致。一味地惩罚,只能使他们更加仇视、对抗社会,加大再犯罪率;而对他们实行挽救能使犯罪未成年人感受到社会的关爱,尽快改造成良好公民。在整个犯罪未成年人的挽救体系中,显然最早施予他们的挽救措施正是刑事挽救措施。刑事挽救措施运用是否得当,关系到家庭、学校、单位等的看护、监管以及整个社会体系的帮教等后续挽救措施运用的延续性和效果。然而在我国以往刑事挽救的规定中,没有集中、系统地体现这方面的内容,表现得零散,不成体系,需要进一步地研究和探讨。因此,本文讨论犯罪未成年人的刑事挽救,显然有其现实意义和社会价值。本文分三部分,分别从犯罪未成年人刑事挽救的理论基础、刑事挽救的实体应用以及刑事挽救的程序应用,探讨对犯罪未成年人的刑事挽救。第一章,研究犯罪未成年人刑事挽救的理论基础,包括该理论在国外的产生、发展以及该理论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核心思想;我国对犯罪未成年人进行刑事挽救的经历和近年来对犯罪未成年人进行刑事挽救的重视;社会需要、刑事政策、刑罚目的和犯罪未成年人自身具有可挽救性等是对犯罪未成年人实行刑事挽救的现实基础。第二章,研究对犯罪未成年人实行刑事挽救的实体应用。包括判决宣告前的刑事和解、非刑罚处罚应用;刑罚宣告中的缓刑、罚金、管制以及拘役的应用、有条件适用累犯;刑罚执行中的假释、减刑的应用;刑罚执行完毕后的前科消灭的应用。上述实体措施的应用意在建立刑事挽救的实体应用体系,也是对该理论在实体上的具体化。第三章,研究对犯罪未成年人实行刑事挽救的程序应用。包括非监禁措施的应用;暂缓起诉的应用;暂缓判决的应用;案件快速处理的程序应用。上述程序措施的应用意在建立刑事挽救的程序应用体系,也是对该理论在程序上的具体化。

论文目录

  •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第一章 犯罪未成年人刑事挽救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犯罪未成年人刑事挽救理论的产生和发展
  • 一、犯罪未成年人刑事挽救理论的产生
  • 二、犯罪未成年人刑事挽救理论的发展
  • 三、犯罪未成年人刑事挽救理论的核心
  • 第二节 我国犯罪未成年人刑事挽救的发展
  • 一、我国对犯罪未成年人刑事挽救的经历
  • 二、我国对犯罪未成年人刑事挽救的重视
  • 第三节 犯罪未成年人刑事挽救的现实基础
  • 一、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刑事挽救的必然
  • 二、刑罚目的和刑事政策是刑事挽救的理论指导
  • 三、未成年人的特点是刑事挽救的条件
  • 第二章 犯罪未成年人的刑事挽救实体应用
  • 第一节 判决宣告前犯罪未成年人的刑事挽救
  • 一、适用刑事和解对犯罪未成年人刑事挽救
  • 二、适用非刑罚处罚对犯罪未成年人刑事挽救
  • 第二节 刑罚宣告中犯罪未成年人的刑事挽救
  • 一、扩大缓刑适用范围对犯罪未成年人刑事挽救
  • 二、优先适用罚金、管制、拘役刑对犯罪未成年人刑事挽救
  • 三、适用有条件认定累犯对犯罪未成年人刑事挽救
  • 第三节 刑罚执行中犯罪未成年人的刑事挽救
  • 一、扩大假释适用范围对犯罪未成年人刑事挽救
  • 二、扩大减刑适用范围对犯罪未成年人刑事挽救
  • 第四节 刑罚执行完毕后犯罪未成年人的刑事挽救
  • 一、犯罪未成年人刑事污点消灭制度存在的必要性
  • 二、国外对犯罪未成年人刑事污点消灭制度的重视
  • 三、建立我国犯罪未成年人刑事污点消灭制度
  • 第三章 犯罪未成年人的刑事挽救程序应用
  • 第一节 犯罪未成年人刑事挽救的非羁押措施应用
  • 一、犯罪未成年人非羁押措施的适用现状
  • 二、对犯罪未成年人适用非羁押措施的必要性
  • 三、扩大犯罪未成年人非羁押措施的适用范围
  • 第二节 犯罪未成年人刑事挽救的暂缓起诉应用
  • 一、犯罪未成年人暂缓起诉应用的必要性
  • 二、犯罪未成年人暂缓起诉的具体应用
  • 第三节 犯罪未成年人刑事挽救的暂缓判决应用
  • 一、犯罪未成年人暂缓判决应用的必要性
  • 二、犯罪未成年人暂缓判决的具体应用
  • 第四节 犯罪未成年人刑事挽救的快速处理应用
  • 一、犯罪未成年人案件快速处理的必要性
  • 二、犯罪未成年人案件快速处理的条件和范围
  • 三、犯罪未成年人案件快速处理的具体适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后记
  • 相关论文文献

    • [1].信息传播中保护未成年人的规范内容之研究——基于全球139篇媒体伦理规范的分析[J]. 媒体融合新观察 2019(05)
    • [2].未成年人网络利用活动权利保障——以网络视频直播领域为切入点[J]. 岭南学刊 2019(06)
    • [3].未成年人法的困境与出路[J]. 社会科学文摘 2019(11)
    • [4].柳州地区0~16岁未成年人维生素D水平研究及其与季节变化的关系[J]. 中国医药导报 2020(03)
    • [5].大数据时代未成年人刑事信息被遗忘权保护困境及构建路径[J].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01)
    • [6].我国未成年人法律体系的现状、问题及完善构想[J].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9(06)
    • [7].未成年人刑事责任年龄问题研究[J]. 犯罪与改造研究 2020(01)
    • [8].未成年人毒品犯罪处遇机制的完善[J]. 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 2019(06)
    • [9].未成年人暴力犯罪法律问题研究[J]. 法制博览 2020(07)
    • [10].未成年人监护制度的瑕疵与完善[J]. 文化学刊 2020(02)
    • [11].未成年人志愿者服务的开展与探究——基于川图实践的思考[J]. 科技创新导报 2019(32)
    • [12].未成年人校园暴力的法律角度分析与解决[J]. 法制博览 2020(08)
    • [13].家事审判中确立“最有利于未成年人发展原则”论析[J]. 保定学院学报 2020(02)
    • [14].论我国未成年人刑事责任年龄制度[J]. 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01)
    • [15].未成年人网络保护不应漏掉社交软件[J]. 方圆 2020(08)
    • [16].论法律对未成年人的过度保护及预防未成年人犯罪[J]. 法制博览 2020(14)
    • [17].论未成年人犯罪低龄化的问题及对策[J]. 法制博览 2020(15)
    • [18].未成年人涉黑涉恶犯罪成因分析及对策研究[J]. 法制博览 2020(18)
    • [19].失足未成年人思想观念误区的调查及规制[J]. 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2019(06)
    • [20].未成年人适用累犯问题再思考[J]. 绥化学院学报 2020(05)
    • [21].完善监护权惩罚内容 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J]. 新生代 2020(02)
    • [22].信息时代的“瘾”与未成年人法律保护[J]. 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2020(02)
    • [23].未成年人检察体系建设研究——由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治理难题切入[J]. 中国检察官 2020(12)
    • [24].未成年人刑事责任年龄起点之设置及相关制度完善[J]. 青少年学刊 2020(04)
    • [25].未成年人开房,怎能放任不理[J]. 方圆 2020(15)
    • [26].未成年人数据权的二元保护研究[J]. 青少年犯罪问题 2020(04)
    • [27].性侵未成年人的惩治与防范[J]. 青少年犯罪问题 2020(04)
    • [28].浅析未成年人刑事责任年龄之降低——对“大连女孩被害案”的刑法思考[J]. 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2020(04)
    • [29].城乡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行为特征比较研究[J]. 北京青年研究 2019(02)
    • [30].未成年人触网安全问题探析[J]. 中国国情国力 2019(07)

    标签:;  ;  ;  

    犯罪未成年人的刑事挽救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