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法移民聚居区更新政策比较研究

中法移民聚居区更新政策比较研究

论文摘要

城市化和人口的迁移是城市规划和相关学科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在城市化进行的过程中,难免会因为各种原因产生一些城市中的问题区域,这就需要对其进行“城市更新”。本文选择的是这些问题区域中的特定类型——移民聚居区,并研究中法两国针对这种特定类型区域现有的更新政策,最后借鉴法国的政策体系对中国的政策体系提出优化的建议。之所以选择移民聚居区这种特定类型的问题区域,并选择中法两国进行比较,主要的原因如下:(1)比较的可能性。中法两国的移民主体虽然存在差异(分别来自国内和海外殖民地),但在迁移原因(工业化中的劳动力需求)、迁移模式(从暂时到永久定居)、迁移后面临的问题(排斥、就业和贫困)有很多相似之处。而法国也是西方世界中较少的在二战以后的三十年中较快的完成城市化进程的国家,与中国目前的城市化进程存在比较的可能性。(2)比较的必要性。城市化的根本目的在于城市移民的现代化和市民化,而目前中国的移民尤其是面临着城市更新的移民聚居区中的移民,却可能被排除在城市化进程之外。而法国城市中的移民,其现代化和市民化的难度相对更大(文化差异更大),但经过以“社会融合”为目的的城市更新,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值得中国借鉴。本文研究的需要进行城市更新的移民聚居区,在中国主要指从农村移民到城市的移民,或称为农民工在城市中特定区域的聚居区域;在法国主要指法国前殖民地(francophones)的移民在法国城市(主要是大巴黎地区)特定区域的聚居区,这也是二战后法国缺乏工业化所需的劳动力出现的一种特殊城市化现象。这些聚居区都存在一定的物质空间和社会空间问题,在中国有大量的旧城更新和“城中村”更新研究涉及到这些特定问题区域,而在法国城市政策(la politique de la ville)被定义为专门针对这些问题区域的城市公共政策研究。虽然在中法两国也存在着其他类型的移民聚居区,比如北京的“韩国城”、巴黎的“中国城”等,但这些区域并不存在城市更新的命题,反而成为这些城市独特的文化景观,成为城市发展的积极型区域。本文主要使用的数据是以在中法两国的实地调查和权威部门公布的统计数据为主(中国以武汉、北京和深圳为主,法国以巴黎、里昂为主)。本文主要价值观是基于新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空间理论,主要方法论是基于多元混合的公共政策分析理论。本文在分析中法两国移民聚居区的空间分布的基础上,首先探讨了两国移民聚居区所存在的物质空间和社会空间问题;接着介绍两国采取的不同的更新政策的演变和主要内容,并对其进行系统分析和价值分析;最后提出针对中国移民聚居区更新政策的优化方案,使其在适应中国经济发展进程的同时,达到促进社会融合的目的,使中国的城市更新规划的模式从单一的物质空间规划逐渐向多元的规划模式转变。本文主要的观点和结论如下:(1)中法两国的移民聚居区更新这一命题本质上存在相似性,都是为了解决由于特定群体的社会空间隔离导致的贫困聚居的问题而产生的相关研究和政策。同时,这种相似的社会空间隔离却表现出不同的物质空间形态和分布特征,尤其是中国的城乡二元体系造就了独特的“城中村”现象。解决这一问题不仅要从表象的物质空间方面着手,也需要从其本质的社会空间方面加以认识。(2)中法两国的移民聚居区更新政策虽然都属于城市更新政策的范畴,但中国的更新政策仍然聚焦于物质空间更新,而相对忽视了社会空间的更新。法国的移民聚居区更新政策虽然也包括物质空间更新的内容,但主要将其作为解决社会空间问题的手段之一。目前法国的社会空间更新政策,尤其是社会空间更新规划已经形成一定的系统。社会空间政策不同于普通的社会政策,是社会政策“空间转向”的结果,它使得社会政策不仅对特定人群优先,也使得其对他们所处的特定空间优先,从而保证了物质空间的更新不会造成大规模的社会空间重构。同时,社会空间政策所依据的理论(新马克思主义)也决定了它不同于传统的物质空间政策,是政府机构和各个利益团体,尤其是底层利益团体共同协作的结果。(3)中法两国的移民聚居区更新政策从政策系统和政策价值两个方面来讲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中国的政策系统主要由地方城市政府主导,且相对缺乏法律的指导和保障;法国的政策系统主要由中央政府主导,且法制化程度和公众参与的程度都相对较高。中国的政策价值在效率问题上存在一定的偏差,很多时候用经济效率或者经济效益代替了社会效率的概念,在公平问题上有所欠缺;法国的政策价值对公平考虑的较多,但在效率上特别是经济效率上也存在一定的问题。(4)中国的移民聚居区更新政策从系统方面和价值方面都应该进行政策的优化设计。系统方面应该推进其法制化、民主化的进程,并更多的让移民这一弱势群体参与到政策系统中来。价值方面应该以全社会的效率提高(不仅仅是经济效率)作为政策的价值基点,并充分考虑社会公平的问题。(5)中国的移民聚居区更新规划作为政策的最终执行层面应加入城市社会空间规划的内容,并主要在社区这一层面进行实施。城市社会空间规划一般应包括就业、教育、医疗、社会融合等多方面的内容,是一种以问题为导向的动态协作式规划类型。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相关概念界定与辨析
  • 1.4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2 相关研究述评与基础理论架构
  • 2.1 国内外研究述评
  • 2.2 基础理论架构
  • 3 中法主要移民聚居区的分布与空间问题
  • 3.1 中法主要移民聚居区的分布
  • 3.2 中法主要移民聚居区的物质空间问题
  • 3.3 中法主要移民聚居区的社会空间问题
  • 3.4 本章小结
  • 4 中法移民聚居区更新政策的变迁与主要内容
  • 4.1 中国移民聚居区更新政策的变迁和主要内容
  • 4.2 法国移民聚居区更新政策的变迁和主要内容
  • 4.3 本章小结
  • 5 中法移民聚居区更新政策系统分析比较
  • 5.1 中法移民聚居区更新政策系统的构成比较
  • 5.2 中法移民聚居区更新政策系统的运行比较
  • 5.3 本章小结
  • 6 中法移民聚居区城市政策的价值分析比较
  • 6.1 比较框架——公共政策的不同价值观
  • 6.2 中国移民聚居区更新政策的价值分析
  • 6.3 法国移民聚居区更新政策的价值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7 中法移民聚居区更新政策效果的评估与比较
  • 7.1 中法移民聚居区更新政策物质空间效果的评估比较
  • 7.2 中法移民聚居区更新政策社会空问效果的评估比较
  • 7.3 本章小结
  • 8 中国移民聚居区更新政策的优化
  • 8.1 中国移民聚居区更新政策的系统优化
  • 8.2 中国移民聚居区更新政策的价值优化
  • 8.3 中国移民聚居区社会空间更新规划的基本框架
  • 8.4 本章小结
  • 9 结语与研究展望
  • 9.1 研究结论
  • 9.2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相关论文文献

    • [1].广州市中产阶层聚居区空间分异及形成机制[J]. 地理学报 2016(12)
    • [2].德宏州傈僳族聚居区经济社会发展问题研究[J].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 2016(06)
    • [3].城中村外来流动人口聚居区的社区认同——以广州石村为例[J]. 社会创新研究 2020(01)
    • [4].云南:2019年实现“直过民族”聚居区整体脱贫[J]. 致富天地 2016(11)
    • [5].跨区域农民聚居区治理机制研究——以成都邛崃为例[J]. 中共乐山市委党校学报 2018(02)
    • [6].国外有关移民及其聚居区的研究述评[J]. 江西建材 2015(15)
    • [7].城市外来人口聚居区:形成原因、管理问题及政策建议[J].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1)
    • [8].牢记初心使命 与时俱进担当普遍服务重任[J]. 中国邮政 2019(02)
    • [9].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少数民族中的培育要素分析——以山西长治西街回民聚居区为例[J]. 长治学院学报 2017(01)
    • [10].流动人口聚居区衍生灾害解析及防控策略研究[J]. 建筑与文化 2015(09)
    • [11].中国城市贫困阶层聚居区的变迁、分类和特征——以广州为例[J]. 现代城市研究 2011(10)
    • [12].城市外来人口聚居区的风险分析与治理[J].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1)
    • [13].全球化背景下国际留学生聚居区的社区响应探讨——以南京市南秀村为例[J]. 规划师 2020(10)
    • [14].流动人口聚居区“整治”还是“善治”?——首都城乡结合部社区治理反思[J]. 中国名城 2015(10)
    • [15].广州市外来人口聚居区社会风险及其治理模式研究[J]. 信访与社会矛盾问题研究 2016(02)
    • [16].基于三方利益主体的山地城市大型聚居区规划研究——以重庆“二环时代”大型聚居区概念规划为例[J]. 规划师 2012(04)
    • [17].上海流动人口聚居区类型及其特征研究[J]. 城市规划 2009(02)
    • [18].流动人口聚居区的成因与治理[J]. 中国高新区 2018(01)
    • [19].塔塔尔族聚居区生计转型与可持续发展研究[J]. 新疆财经 2011(03)
    • [20].外籍人聚居区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以广州为例的研究[J].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10)
    • [21].流动人口聚居区拐卖儿童现象产生的原因、社会影响与对策[J].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08(02)
    • [22].国内外外来人口聚居区的特征与效应比较研究[J]. 城市规划 2015(12)
    • [23].中国农民工聚居区研究进展[J]. 地理科学进展 2016(05)
    • [24].重庆大型聚居区交通规划研究[J]. 山西建筑 2012(15)
    • [25].边界与想象社区的建构:以广州归侨聚居区为例[J]. 人文地理 2018(01)
    • [26].通辽市蒙古族聚居区新型社区建设研究[J]. 黑龙江科学 2017(01)
    • [27].中国城市“新移民”聚居区居住满意度研究——以北京、上海、广州为例[J]. 城市规划 2011(12)
    • [28].制约西部民族地区自发移民迁入地聚居区新农村建设的因素分析[J]. 经济研究导刊 2008(07)
    • [29].西方国家移民聚居区研究进展及启示[J]. 人文地理 2017(01)
    • [30].电视语境下的苗族聚居区节日习俗发展变化研究——以湖北苗族聚居区为例[J]. 神州 2013(24)

    标签:;  ;  ;  ;  ;  

    中法移民聚居区更新政策比较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