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南洼陷火成岩油藏储集性特征与油气成藏

临南洼陷火成岩油藏储集性特征与油气成藏

论文摘要

根据构造运动幕的特征和岩浆活动的强度和方式,临南洼陷岩浆活动划分为中性、基性、超基性三个旋回6个活动期。区内火成岩表现为板状弧状蘑菇状等反射特征,在测井曲线上,岩浆岩一般表现为高R高ρ,低GR低AC低SP,火山碎屑岩表现为高φ_N,高AC,低ρ低R和低GR。运用火成岩岩石学、岩石化学以及地球物理特征,对临南洼陷火成岩储层原生储集空间和次生储集空间进行精细描述和成因分析。根据岩性及储集空间类型,临南洼陷火成岩储层分为4类,储层分类评价差别较大,都具有极强的非均质性裂缝—孔隙玄武岩和火山碎屑岩为优质储层,致密无缝熔岩为非储集层。通过对岩相、侵入体规模及围岩性质和变质程度、构造应力和断层活动、成岩演化、岩浆活动旋回性六个火成岩储层发育的主要控制因素的分析得知,岩相控制原生和次生储集空间的发育,是控制火成岩储层发育的基础,构造和断层活动是控制火成岩储层发育的最重要因素。根据储层性质对火成岩油藏及火成岩相关油藏进行分类和描述,分为3个类别12类。岩浆活动和火成岩对油气的运移动力,运移通道的影响总体上有利于油气的运移,火成岩形成各种圈闭或者直接作为储层和盖层,有益于油气的保存和成藏。根据火成岩油藏生储盖圈运保各环节特征,总结火成岩油藏成藏模式为自源辉绿岩油藏、它源辉绿岩油藏、它源火山碎屑岩油藏、它源玄武岩油藏和混源玄武岩油藏,前三中模式最为发育。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 1.2 研究方法与内容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 火成岩发育特征
  • 2.1 区域构造运动与岩浆活动
  • 2.2 火成岩展布特征
  • 2.3 岩石学特征
  • 2.4 岩石化学特征
  • 2.5 地球物理特征
  • 3 火成岩相模式
  • 3.1 侵入体的相模式
  • 3.2 溢流玄武岩熔岩锥相模式
  • 3.3 碎屑锥火山相模式
  • 3.4 混合锥火山相模式
  • 4 储集空间类型及成因
  • 4.1 原生储集空间
  • 4.2 次生储集空间
  • 4.3 储集层类型与储集性能
  • 5 火成岩储层控制因素研究
  • 5.1 火成岩岩相
  • 5.2 侵入体规模及围岩性质及变质程度
  • 5.3 构造应力及断层活动
  • 5.4 成岩演化
  • 5.5 岩浆活动旋回性
  • 6 火成岩与油气成藏
  • 6.1 岩浆活动与油气运移
  • 6.2 岩浆活动与油气保存
  • 6.3 火成岩油藏成藏条件
  • 6.4 火成岩油藏体系分类
  • 6.5 火成岩油气藏成藏模式
  • 7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相关论文文献

    • [1].临南油田偏磨机理与治理措施分析[J]. 科技致富向导 2013(30)
    • [2].临南洼陷构造样式、发育机制及其对油气成藏的控制[J]. 石油天然气学报 2010(04)
    • [3].临南洼陷油气分布特点及勘探远景[J]. 内蒙古石油化工 2009(21)
    • [4].临南油田油井解堵工艺技术研究[J]. 内蒙古石油化工 2010(18)
    • [5].平衡剖面技术在洼陷构造分析中的应用——以临南洼陷古近系为例[J]. 山东国土资源 2010(12)
    • [6].临南洼陷油气成藏期与成藏模式[J]. 内蒙古石油化工 2009(05)
    • [7].抓好创新工作,确保临南油田污水系统的高效运行[J]. 内蒙古石油化工 2012(18)
    • [8].临南洼陷临邑断层封闭性的模糊综合评价[J]. 海洋地质前沿 2011(01)
    • [9].临南洼陷营子街地区沙三下隐蔽油藏的勘探成功启示[J]. 化工管理 2014(09)
    • [10].临南洼陷油气藏分类研究[J]. 内蒙古石油化工 2012(05)
    • [11].临南油田开发高成本原因剖析[J]. 内蒙古石油化工 2010(12)
    • [12].临南油田开发高成本原因剖析[J]. 内蒙古石油化工 2010(14)
    • [13].临南油田油井结蜡机理的研究与防治[J]. 今日科苑 2009(18)
    • [14].临南洼陷扭张构造油气成藏特征[J]. 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学报 2017(02)
    • [15].临南油田高成本工艺分析[J]. 才智 2008(08)
    • [16].临南地区沙三段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分析[J]. 油气地球物理 2019(03)
    • [17].临南“时尚” 农业富农家[J]. 农业知识 2011(04)
    • [18].“三位一体”改善整体临南油田工况[J].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 2012(02)
    • [19].渤海湾盆地临南洼陷张扭构造演化及应力场数值模拟[J].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09(06)
    • [20].临南洼陷深层碎屑岩次生孔隙特征及其地质意义[J]. 断块油气田 2008(06)
    • [21].临南洼陷流体包裹体特征与成藏时间研究[J].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04)
    • [22].临南洼陷沙三段隐蔽油藏形成与分布的差异性[J].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 2014(10)
    • [23].临南洼陷沙三段层序发育对岩性油藏的控制[J]. 石油天然气学报 2010(03)
    • [24].“破茧化蝶”的启示——胜利临南油田水质综合符合率100%[J]. 中国石化 2010(10)
    • [25].临南油田油水井套损分析及治理对策[J]. 内蒙古石油化工 2008(08)
    • [26].临南洼陷油气藏分布特征与油气富集主控因素分析[J]. 科技导报 2011(04)
    • [27].临南洼陷下第三系碎屑岩粒度特征[J]. 海洋地质动态 2008(05)
    • [28].临南洼陷沙三段浊积砂体地震特征与精细描述[J]. 石油天然气学报 2012(04)
    • [29].临南油田机械法找漏技术的应用[J]. 今日科苑 2009(06)
    • [30].无返排精细酸化技术在临南洼陷低渗透油藏中的应用[J]. 石油地质与工程 2019(04)

    标签:;  ;  ;  ;  

    临南洼陷火成岩油藏储集性特征与油气成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