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观的价值解读

科学发展观的价值解读

论文摘要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第一次明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概念,这是我国20多年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经验的总结和升华,是新世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重要发展。国内外学者在科学发展观的研究方面作了许多工作,特别是国内学者,他们从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的高度,对发展观进行了历史回顾,进而论述了科学发展观提出的历史必然性。对科学发展观理论本身的研究也是比较充分的,而且是多角度的,展示了科学发展观丰富的理论内涵,为我们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本文从中西社会发展观的回顾与反思入手,阐述以人为本科学观的产生,进而着重阐明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主体价值意蕴,强调真理性与实践性的有机统一,强调科学发展观是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探索其价值观前提。全文分为引言、正文、结语三部分。引言部分主要介绍“科学发展观”“价值”等一些基本概念,并指出本文的写作目的和研究方向。正文分三部分来阐述:第一部分:中西社会发展观的回顾与反思。介绍了西方社会与我国社会各时期的发展观内容,包括:经济增长的社会发展观、经济发展的持续发展观和佩鲁提出的“以人为中心”的发展观以及建国初期我国社会发展理念、改革开放30年我国社会发展理念、新阶段我国社会发展理念。科学发展观是在总结前述中西发展观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既克服了之前发展观的弊端,也是在协调我国社会发展中出现的突出问题。第二部分: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产生。主要论述了科学发展观产生的理论前提和科学发展观产生的实践基础。第三部分:科学发展观的价值追求及其实践意义。主要从价值论角度说明科学发展观不仅是一种科学精神,还内蕴着一种主体价值导向,即它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作为发展的核心,其充分体现了马克思的人类解放的价值理想。结语:科学发展观只有用于指导实践,才能充分体现其价值。所以,要使全体人民和社会方方面面都了解科学发展观、掌握科学发展观,使科学发展观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同时根据不断发展变化的客观实际对其进行创新、完善。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综述
  • 第一章 中西社会发展观的回顾与反思
  • 第一节 西方主要社会发展观的追寻与批判
  • 一、以经济增长为目标的社会发展观
  • 二、可持续发展观
  • 三、佩鲁"以人为中心"新发展观
  • 第二节 我国社会发展观念的历史演变
  • 一、建国初期我国的社会发展理念
  • 二、改革开放30年我国的社会发展理念
  • 三、现阶段我国的社会发展观念
  • 第二章 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产生
  • 第一节 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
  • 第二节 科学发展观产生的理论基础
  • 第三节 科学发展观产生的实践基础
  • 一、改革开放30年我国社会发展的结果
  • 二、现阶段我国社会发展特征的反映
  • 第三章 科学发展观的价值追求及其实践意义
  • 第一节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
  • 第二节 科学发展观的价值追求
  • 一、科学发展观的价值意蕴
  • 二、从价值分析中审视科学发展观
  • 第三节 科学发展观的实践意义
  • 一、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
  • 二、加强社会事业建设,使经济建设、社会建设协调发展
  • 三、切实处理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相关论文文献

    • [1].马克思社会发展观的当代启示[J]. 桂海论丛 2014(01)
    • [2].中共四代领导集体社会发展观的历史演变[J].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6)
    • [3].社会发展与社会发展观刍议[J]. 江南论坛 2011(04)
    • [4].论中国共产党社会发展观的新发展[J]. 世纪桥 2011(07)
    • [5].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社会发展观与科学发展观的差异[J]. 安徽行政学院学报 2011(04)
    • [6].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社会发展观的变迁[J]. 公安研究 2009(04)
    • [7].科学发展观是“面向世界”的社会发展观[J]. 学习月刊 2008(14)
    • [8].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妇女发展观的历史演进[J]. 滁州学院学报 2015(06)
    • [9].可持续发展理论与中国特色的科学社会发展观[J]. 管理观察 2014(24)
    • [10].基于新时代社会发展观的新疆人力资源开发路径探析[J]. 中共乌鲁木齐市委党校学报 2019(02)
    • [11].可持续发展理论与中国特色的科学社会发展观[J]. 长春大学学报 2009(11)
    • [12].论毛泽东社会发展观对治国理政的启示[J]. 新西部 2019(02)
    • [13].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观的丰富与创新[J]. 马克思主义哲学论丛 2016(03)
    • [14].试论科学发展观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J]. 科教文汇(上旬刊) 2008(12)
    • [15].以生为本 关注“学”研[J]. 辽宁教育 2013(13)
    • [16].学以生为本 生以创为先[J]. 课程教育研究 2016(09)
    • [17].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观的历史性飞跃——从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到科学发展观[J]. 经济思想史评论 2010(01)
    • [18].科学发展观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J]. 学理论 2009(26)
    • [19].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观的历史性飞跃——从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到科学发展观[J].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1)
    • [20].论人类社会发展观的现代内涵[J]. 消费导刊 2008(19)
    • [21].60年来中国社会发展观演变特征与启示[J]. 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10)
    • [22].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观的历史性飞跃——从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到科学发展观[J].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01)
    • [23].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和社会发展观的生态学发展新路向[J].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7(22)
    • [24].科学发展观的历史演进逻辑及其重要启示[J]. 求实 2012(02)
    • [25].马克思社会发展代价思想的价值旨归[J]. 江西社会科学 2018(03)
    • [26].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和社会发展观的生态学发展新路向[J].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04)
    • [27].社会发展观的嬗变与科学发展观的价值革命[J]. 河南社会科学 2013(12)
    • [28].浅谈人文素质教育在化学教学中的实施与渗透[J]. 新课程(上) 2013(02)
    • [29].对《共产党宣言》政党理论与社会发展观的深刻把握——《共产党宣言》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研究之四[J]. 学理论 2010(13)
    • [30].当代社会发展观与哲学思维方式的变革[J]. 边疆经济与文化 2008(12)

    标签:;  ;  ;  

    科学发展观的价值解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