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杀死了K? ——权力观念与卡夫卡小说中的人物命运

谁杀死了K? ——权力观念与卡夫卡小说中的人物命运

论文摘要

卡夫卡的作品是一个充满想象力的奇特的世界,这个世界是个自由表达的空间,不拘泥于现实的束缚。在这个文字的世界里,卡夫卡纵情地将事物扭曲变形以致于不合情理地肆意地在时间、语言甚至逻辑中制造混乱,以致于读者深感难以把握,因而谓之为语言的迷宫。笔者认为,作为一个严肃的作家,作为一个深受犹太教精神浸染的犹太人,尤其是作为一个有深厚哲学底蕴的法学博士和一个特立独行的思考者,卡夫卡无疑是努力地在他的为数不多的寓言式的作品中表现他对于权力、威权、惩罚、规训、道德、法律、仪式、控制甚至毁灭之间的关系的深刻地思考。法律的合理性以及惩罚的心理基础是什么呢?道德的压力以及刑罚本身具有什么意味呢?是什么赋予《城堡》中的伯爵无上的权力的呢?而又是什么力量逼迫《在流刑营》中的军官选择用机器杀死自己的呢?可以说,卡夫卡的作品不仅仅具有文学价值,也不能仅仅在文学的框架内对它做有限地解读。卡夫卡的作品在很大程度上应该是一部关于权威、惩罚、规训、道德、权利、仪式、控制与毁灭之间关系思考的思想寓言,是典型的具有巨大社会学意义和人文关怀的思想巨著。对于这样一位思想深刻的作家,我们应该从或者能够从哪些方面进行研究呢?笔者曾多次尝试使用比较文学的几种常用的研究方法进行分析,却感觉很难得到满意的结果,之后在一些学术论文和学术著作的启发下,开始尝试从惩罚及权力关系的角度解读卡夫卡。本文中笔者着重分析(ⅰ)卡夫卡人物命运的模式;(ⅱ)这些模式的区别;(ⅲ)引起卡夫卡人物命运变化的权力的种类与它们的运作方式以及(ⅳ)卡夫卡本人短暂的一生中权力观与惩罚观的变化。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权力、惩罚与卡夫卡
  • 第1章 人物的命运模式
  • 第1节 确定的命运模式
  • 1.1.1 模式一
  • 1.1.2 模式二
  • 1.1.3 模式三
  • 1.1.4 模式四
  • 第2节 不确定的命运模式
  • 第3节 不同命运模式的整合
  • 第2章 人物命运与权力的关系
  • 第1节 权力的构成和权力的形态
  • 2.1.1 外在的权力
  • 2.1.2 内化的权力
  • 2.1.3 权力的彰显与权威的树立
  • 第2节 联合的毁灭力量
  • 第3章 为什么自我毁灭
  • 第1节 强势毁灭弱势
  • 第2节 阵线不明的斗争
  • 第3节 去势
  • 第4章 卡夫卡权力观和惩罚观的变化及诱因
  • 第1节 第一阶段:天赋权力与暴力惩罚
  • 第2节 第二阶段:暴力的泛滥与法律的思考
  • 第3节 第三阶段:权力只是关系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相关论文文献

    • [1].论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惩罚教育[J]. 品牌(下半月) 2015(03)
    • [2].打折的惩罚打动不了学生的心[J]. 基础教育论坛 2018(12)
    • [3].学生的教育,要有适度的批评和惩罚[J]. 文教资料 2017(29)
    • [4].“当头棒喝”还是“糖衣炮弹”——浅谈教育惩罚的形式选择[J]. 学周刊 2016(10)
    • [5].对会计舞弊及其治理的分析与思考[J]. 学园 2018(19)
    • [6].惩罚也应建立在尊重的基础上[J]. 学周刊 2012(09)
    • [7].惩罚,也是一种爱[J]. 考试周刊 2013(34)
    • [8].试析惩罚教育在教育中的有效作用[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下旬) 2013(08)
    • [9].奖罚不当对医院管理的影响探析[J]. 人才资源开发 2015(20)
    • [10].将惩罚转变为负强化的学理探究[J].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6(21)
    • [11].艺术的惩罚促进学生慢慢成长[J]. 新课程(上) 2014(03)
    • [12].从规训与惩罚解读影片《恐怖直播》[J].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17(01)
    • [13].打骂惩罚孩子不能逾越法律边界[J]. 课程教育研究 2015(22)
    • [14].宽容的惩罚[J]. 文理导航(上旬) 2014(02)
    • [15].浅论教育中的惩罚[J]. 当代教育论坛(综合研究) 2010(10)
    • [16].惩罚的艺术[J]. 考试(教研) 2011(03)
    • [17].教师运用惩罚的策略[J]. 泸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01)
    • [18].如何有效地惩罚学生——以两则案例为例[J]. 现代交际 2015(11)
    • [19].班主任要学会“爱与宽容”[J]. 文理导航(上旬) 2016(11)
    • [20].爱在无声处[J]. 吉林教育 2015(32)
    • [21].关于惩罚与改造定位的厘清[J]. 法制与社会 2014(23)
    • [22].谈职业学校惩罚教育[J]. 卫生职业教育 2012(13)
    • [23].惩罚教育的策略研究[J]. 时代教育 2013(17)
    • [24].浅谈转化“学困生”的多元化手段[J]. 新课程(教育学术) 2011(12)
    • [25].惩罚,也是爱的教育[J]. 成才之路 2010(08)
    • [26].儿童惩罚教育有效策略探究刍议[J]. 少年儿童研究 2010(06)
    • [27].浅谈教育惩罚的实施原则与策略[J]. 教育教学论坛 2012(06)
    • [28].惩罚——走进学生心灵的艺术[J]. 科教文汇(中旬刊) 2010(06)
    • [29].身体的牢笼:惩罚、权力与规训技术[J]. 黑龙江史志 2009(20)
    • [30].浅析教育中惩罚的合理运用[J]. 中国校外教育 2013(S2)

    标签:;  ;  ;  ;  

    谁杀死了K? ——权力观念与卡夫卡小说中的人物命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