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等学历在校学生心理健康特征及影响因素的研究

对中等学历在校学生心理健康特征及影响因素的研究

论文摘要

关注中等学历学生的健康成长,就是关注国家的未来。关注当代中等学历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和心理发展问题,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基本共识。加强中等学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当代中学教育的新发展,也是知识经济时代对中学教育提出的新要求。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健康教育则是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主要手段,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1999年8月13日,教育部颁发的《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指出:“要充分认识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既是学生自身成长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对人的素质要求的需要。”当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已引起各方面的普遍关注,如何科学有效地开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亦成为不可回避的问题。以往国内对于青少年心理和人格发展影响的研究主要是以普通高中学生作为被试对象进行的,较少涉及到关于职业中专学生的研究,尤其是关于普通高中和中专学生心理对比分析均未引起相关学者的关注。国家现在提倡职业教育,培养技术工人,因此,职校中专生的规模日趋庞大,他们的心理健康也受到社会专家的关注。总上,对于普通高中和中专学生的心理健康的探讨是比较有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的。本研究采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CR)量表对六安市职业高中、普通高中进行测查,目的在于了解六安市中等学历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为今后进行心理干预和学校体育改革提供依据。研究结果表明:(1)存在不同程度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人数比例为5.9%,问题较严重的人数比例为11%。(2)居住在乡村的高中学生心理健康总体水平低于城区,且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3)女生心理健康总体水平低于男生,心理问题多于男生,而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总之,六安市中等学历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总体上是良好的,但是在部分分量表测试中发现当前中学生中依然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据本文调查结果知,引发中等学历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家庭、社会、学校和自身等因素都会不同程度的影响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目的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心理健康的涵义
  • 2.2 心理健康研究的发展
  • 2.3 心理健康的诊断
  • 2.3.1 国外
  • 2.3.2 国内
  • 2.3.3 中等学历学生心理健康的诊断
  • 2.4 四种心理健康模式
  • 2.4.1 成熟者模式
  • 2.4.2 自我实现者模式
  • 2.4.3 创发者模式
  • 2.4.4 一般人行为模式
  • 2.5 中等学历学生生理、心理特点
  • 2.5.1 生理特点
  • 2.5.2 心理特点
  • 2.5.3 心理健康研究现状
  • 2.6 影响中等学历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
  • 2.6.1 家庭教育
  • 2.6.2 学校教育
  • 2.6.3 社会环境
  • 2.6.4 职业技术教育与普通中等教育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问卷调查法
  • 3.3 数据处理
  • 4 结果分析
  • 4.1 心理健康总体水平
  • 4.2 心理健康性别的各因子特征
  • 4.3 心理健康学校的各因子差异
  • 4.4 心理健康家庭环境的各因子差异
  • 4.4.1 家庭居住地
  • 4.4.2 家庭经济收入
  • 5 讨论
  • 5.1 中学生心理健康的性别特征
  • 5.2 影响中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
  • 5.2.1 学校类别
  • 5.2.2 家庭居住环境
  • 5.2.3 家庭经济收入
  • 6 结论
  • 7 建议
  • 7.1 对中等学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应该有针对性
  • 7.2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
  • 7.3 构建较为完善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 7.4 净化社会环境,特别是校园周边环境,排除校外不良刺激
  • 7.5 家庭配合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发挥家庭心理健康教育职能
  • 8 致谢
  • 9 参考文献
  • 10 附录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对中等学历在校学生心理健康特征及影响因素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