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理教学让语文课堂更生动

字理教学让语文课堂更生动

刘穗波百色市逸夫小学533000

【摘要】广义的字理教学不仅指依据字理进行识字,同时还指依据字理对词语进行析解。在倡导创新教育的今天,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从而更好地完成阅读教学任务已成为所有语文教师研究的课题。字理析词顺应时代的要求而诞生,它给阅读教学插上了乘风的翅膀,在语文教学中全面铺开,为广大教师和学生所喜爱,可以说字理析词应该是阅读教学中词语教学最基本的方法。

【关键词】字理;语文课堂;阅读教学;培养

中图分类号:G65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2051(2019)07-135-01

广义的字理教学不仅指依据字理进行识字,同时还指依据字理对词语进行析解。我们日常所进行的词语解释一般为查字典找义项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而字理析词就是从本源上了解该词的本义,而后再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选择适当义项理解其文中义。这样的析解方法能抓住根本,诠释到位,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词语的本义、引申义和文中义,使学生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据此,可以说字理析词应该是阅读教学中词语教学最基本的方法。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师为了培养学生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而进行的教学活动。阅读教学主要包括词、句、段、篇的教学。在倡导创新教育的今天,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从而更好地完成阅读教学任务已成为所有语文教师研究的课题。字理析词顺应时代的要求而诞生,它给阅读教学插上了乘风的翅膀,在语文教学中全面铺开,为广大教师和学生所喜爱。

一、利用字理析解词句

首先,词汇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发展思维和语言有着重要的意义。“懂得词语的意思”是词汇教学的核心内容,理解词语的意思除了在语言环境中领悟外,字理析词是一个很好的办法,也是一个根本的办法。它通过分解语素、部件,经过“朔源——对照”利用字理去析解各部分的含义,后重新组合去解义。如:《跳伞》一文中“五彩”这个词中“彩”字的“彡”,根据字理,结合课文插图(天空中有许多各色的降落伞),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降落伞上众多的颜色组合到“彡”上,使学生明白“彡”为色彩多之意。“彩”为形声字,“采”表声,“彡”表义,因而“彩”为颜色多的意思。“五”字的意思呢,学生在观察课件演示中也弄清了它是虚指色多的意思。把两个字的意思组合起来,不难看出“五彩”就指的是颜色多。这样利用字理析词,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牢固地掌握词意。

其次,句子是建立在词语的基础上,弄懂了词意就能更好地理解句子的意思。当前利用字理析词解句的例子数不胜数。如:《桂林山水》一文中有“桂林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这个句子,为什么把桂林的水比作一块无瑕的翡翠?学生理解有一定的难度。采用字理析词解句的方法就能迎刃而解了。第一步,利用字理析词的方法理解句中的词“无瑕”和“翡翠”。“瑕”的“王”是斜玉旁旁,与玉有关,所以“无瑕”为没有斑点的玉。“翡翠”中“翠”为一种叫翠鸟的身上羽毛的颜色(绿色)。因此,“翡翠”两字都有“羽”部,意思为:一种碧绿的玉。第二部,根据字理综合分析句子。弄懂了“无暇的翡翠”,学生就很容易体会到句子的妙用了:桂林的绿水很清,可以见底,与没有斑点的透明的碧玉有相似之处,故此比喻句运用得恰当传神。

最后,利用字理品词品句,炼词炼句,体会作者用词之妙,对自己今后的习作可谓相得益彰。例:《我爱故乡的杨梅》一文中写熟透了的杨梅甜津津的,原来作者用“甜滋滋”这词,为什么又改为“甜津津”的呢?通过字理分析可知“滋”为味道,“甜滋滋”为甜的味道。而“津”为唾沫,“甜津津”写出杨梅甜得让人想吃,口水较多,因此,“甜津津”比“甜滋滋”用得巧,可见,根据字理锤炼词句,作用是可喜的。

二、利用字理揭示寓意

阅读教学的目的在于了解作者所写的内容,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理解作者的写作目的,从中满足人类的精神食粮,获得教益,特别是一些成语、寓言故事更能警醒人们。然而,寓言的寓意揭示往往是有难度的,教师们常生硬地归纳出来,学生感到茫然。适当地利用字理教学缓缓道来,水到渠成揭示寓意就自然多了。例:《守株待兔》一文中利用字理析解词句;提炼积累感悟道理;情境对话领会寓意。先说说利用字理析解词句。课伊始,我通过抓住“守”字的古体画一画、猜一猜导入本课教学,“守”是一个会意字,宝盖头代表的是家是房子,而里面的寸代表着人们用手去守护自己的家园,这样的导入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记住了生字“守”字的字形,又理解“守”字的含义,同时也为后面的学习进行情感上的铺垫。在研读课文时,我又抓住了重点词“窜”,通过换词,明白怎样地跑能称为“窜”,再让学生讨论野兔“窜出来”的原因,接着通过看“窜”字的演变,了解乱跑乱逃叫做“窜”。从而让学生明白种田人捡到野兔完全是一种偶然。在明理的环节中,我又抓住“不劳而获”的“获”字,出示古体的两种写法,让学生明白禾字旁表示庄稼,要想有粮食吃,就得种庄稼,才有收获,反犬旁表示野兽,要想吃肉,就得去打猎,这样才有收获。从而更点明这则寓言的含义。这里不仅仅只学习了一个“获”字,它的意义远远超出了识字的范围。

三、利用字理理解文意

在篇的教学中,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是比较关键的,只有纵观全篇,总体把握,才能更好地精读品味课文。有些课文就可利用字理析意。从题目入手,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如:《守株待兔》一文的课题,从字理的角度看,“守”为“屋内有人手”,引申为“守侯”,“株”为“露出地面的树桩”,“待”为等待。把课题整合为:守侯在树桩旁边等候兔子,这样,课文的主要内容基本清楚了。再如:《2030年的一天》一文,为了让学生体会到地球环境的恶化给人类带来的灾难,我抓住“煎熬”一词进行教学。“煎”是用油干炸,“熬”为放水沸煮多时,两字都是火字底,人类处在大火中煎熬那是一种怎样的生不如死的状况啊。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找出体现自己倍受煎熬的语句进行理解,学生众说纷纭,从大气的污染(空气浑浊,温室效应,含铅汽油等)到水污染(酸雨、飓风、没有鱼)无一不体现人类遭受煎熬。在感情高峰处,学生出自内心地发出呼吁:保护地球环境!这就是本文的中心。

四、利用字理激发学生情感

情感是人的精神支柱,情感是学习的动力。我们只有调动起学生的兴趣,才能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整篇文章都充满着情感,开课时我运用字理教学一下子就把学生带到情感地带。什么是呼声?我由“呼”字的意思切入,“呼”为气息由体内而出。“呼声”“呼唤”“呼吁”是人悲愤时,发自内心深处呼求援助、支持、同情的声音。字理教学的切入,把学生立刻引入课文中的情感之中,以情探文。学生急于知道这个中国孩子为什么发出呼吁?他呼吁什么?而对于父亲的牺牲,一个优秀的人才不幸陨落,我紧扣“卓越”一词引导学生体会父亲的不平凡。“卓”本义为从高处落下的动作,即“罩”,引申为“高”。“卓越”就为高明、高超、杰出之意。学生从字理教学中深深体会到父亲的优秀。一个这么伟大的人因为战争而壮烈牺牲,怎能不引起学生们的悲痛?激起对和平的向往呢?这真是教师激情,学生动情呀!

总之,字理析词是学习汉字的一种好方法,依据字理析词解意又让我们多了一个阅读的助手,我们如果能做到有选择地利用字理这双阅读的翅膀,那样,我们的阅读教学将飞得更高,飞得更远,让我们的语文课堂更生动。

标签:;  ;  ;  

字理教学让语文课堂更生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