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髋关节置换并发假体周围骨折临床治疗

人工髋关节置换并发假体周围骨折临床治疗

湖南省怀化市沅陵县人民医院骨科湖南沅陵419600

【摘要】目的: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并发假体周围骨折的发生的原因进行了一些探讨,并且对人工髋关节置换合并假体周围骨折的情况根据Vancouver分型采用手术治疗的效果进行了探究,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月——2016年7月骨伤科接受治疗的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并发假体周围骨折的1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分析临床治疗方式以及治疗效果。结果:12例患者经过均经过6个月左右的骨性愈合期,并且均进行了术后1年康复检查(主要x线检查),并且进行了半年至1年半的随访,患者的髋关节曲伸活动度均超过了85°,并且Harris评分具有明显的提升(P<0.05)。结论:人工髋关节置换合并假体周围骨折的情况根据Vancouver分型采用手术治疗能够帮助患者骨折愈合、提高患者Harris评分、改善患者关节的灵敏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是一种较好的、可供临床选择的治疗方法,在临床上值得推发应用。

【关键词】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假体周围骨折;Vancouver分型;手术治疗

现代医学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临床上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得到不断的发展和进步,而此手术是治疗髋关节疾病十分重要的手术方式。然而,随着我国人口的老龄化和人们的生活水平的不断地提高,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量不断的在增加,而术手术过程中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情况也不断的增加,常由于多数手术操作暴力、操作的不规范、老年患者的骨质疏松、股骨头的溶解等所导致。从而严重的影响到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可能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

本文选择了我院2015年1月——2016年7月骨伤科接受治疗的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并发假体周围骨折的1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发生的原因进行了一些探讨,并且对人工髋关节置换合并假体周围骨折的情况根据Vancouver分型采用手术治疗的效果进行了探究。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5年1月——2016年7月骨伤科接受治疗的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并发假体周围骨折的1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12例患者中男9例,女3例,年龄39~87岁,平均63.2岁。12例患者中导致需要进行髋关节置换的原因主要有股骨头缺血的坏死和股骨颈的骨折,其中2例患者是由于股骨颈骨折引起,其余均由于股骨头缺血坏死而引起的。12例患者中全髋关节置换术实施了9例,3例患者进行了股骨头置换术。12例骨折骨折愈合时间为5.5±1.3个月。对12例患者采取Vancouver分型:共有A型2例,B1型6例,B2型2例,B3型1例,C型1例。

1.2手术治疗方法

12例患者髋关节置换手术后合并假体周围骨折,其中有11例使用手术治疗方式,对患者体内固定器械进行了重新的固定,由于其中有1例患者由于年龄过大而采用了传统的保守治疗方式。其他11例骨折患者均根据Vancouver分型采用手术治疗,采用切开固定术,应用复位记忆合金环抱器来内固定进行手术治疗。其中1例在随访过程中髋臼出现了磨损现象,假体发生了松动,后对在内固定进行了长柄假体的翻修术。

保守治疗方法:其中1例高龄置换术后3个月,由于意外导致了股骨远端的再次骨折,由于患者年龄较大,所以采取保守治疗,对患者进行骨牵引,加上石膏进行外固定。

手术治疗方法:人工髋关节置换合并假体周围骨折的情况根据Vancouver分型采用手术治疗,并且应该考虑到骨折发生的部位、假体固定的稳定性、置放的假体周围骨组织的情况。并能够保证置换假体的稳定性;2.骨折的范围的不再扩大。11例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假体周围骨折患者治疗情况如下:A型骨折2例,2例患者的假体固定稳定,所以在股骨近端采用钢缆环扎的固定方法。B1型骨折6例(其中1例由于年龄较大采取了保守治疗),进行切开复位手术。B2型2例,手术采用髓关节后外侧入路方式,将患者已经松动的假体用骨水泥来取出再进行相应的复位。B3型骨折1例,在切开取出髋关节假体,采用骨水泥进行复位,并对假体翻修,多采用长柄的股骨体,固定方式一般采用钢缆系统。C型骨折患者1例,手术方法与非假体周围骨折的操作方法一致,通常是采用Zimmer锁定加压方式来连接骨板、固定方式通常采用钢缆系统。

1.3手术后效果评定标准

主要观察的指标主要有Harris评分、关节屈曲活动度、X线检查结果有、患者是否出现并发症。预后等级优秀:Harris评分高于80分,X射线的检查结果显示骨折完全愈合,关节活动度屈曲≥85°,并且患者没有出现并发症。预后等差:患者Harris评分低于80分,X射线的检查结果表明患者骨折处尚未得到完全的愈合,关节屈曲活动度<80°有并发症的出现。

1.4统计学方法

本文研究获得的实验数据均采用SPSS21.0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利用(x^2±s)表示计量资料,计数资料使用t进行检验。P<0.05,表示差异在统计学上具有显著意义。

2.结果

对12名患者患者进行了术后随访半年至1年半的时间,平均(12.4±1.1)个月,并且使用X线来进行检查,有12例患者进行假体的固定,过程中患者的解剖复位良好;其中11例患者均在6个月左右进行发生了骨性愈合,平均(5.5±1.3)个月。1例1年后没有愈合,对其进行了继续治疗。术后1年对所有患者进行了复查,12名患者的髋关节屈曲活动度均超过了85°,而12名患者手术前的Harris评分为(42.27±7.32)分,手术后Harris评分为(83.66±11.41)分。患者的Harris评分相比在手术前得到了要明显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临床上,人工髋关节的置换手术有伴随引起的假体周围骨折是比较常见的,而导致其发生因素的通常有:1.由于进行此手术的绝大部分人群都属于高龄人群,而老年病人由于长期的处于卧床修护的状态,所以很容易导致机体发生骨质疏松和肢体的偏瘫;2.对于髋关节脱位和股骨颈的陈旧性骨折,常有髋关节周围软组织萎缩,此髋关节脱位过程中病人发生骨折的现象常见;3.髋关节的脱臼的边缘常有骨赘增生或着髋关节常有内有纤维组织的粘连,脱位过程中也容易造成骨折;4.股骨髓腔的扩大不合理;5.选择及安装假体不当(如此假体大小、是否具有高度的适配性等);6.复位操作手段暴力,比如操作过程中,手术操作强行的将股骨头纳入髋臼。

现在临床上,对于人工髋关节置换合并假体周围骨折的情况其最佳的治疗方式就是仍然是手术,手术工作人员在为患者进行手术创伤处理的时,对关节部位进行进行相关的翻修,也要做好更换假体的准备。手术操作主要包括综合固定和髓内、外的固定三种治疗为主的方式,长柄假体进行固定常用于髓内的固定;髓外固定相对比较灵活,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进行材料的选择和方案的确定;假体的松动和股骨头的溶解常选择综合固定。对12名患者患者进行了术后随访半年至1年半的时间,并且使用X线来进行检查,有12例患者进行假体的固定,过程中患者的解剖复位良好;其中11例患者均在6个月左右进行发生了骨性愈合。1例1年后没有愈合,进行了继续治疗。术后1年对所有患者进行了复查,12名患者的髋关节屈曲活动度均超过了85°,而12名患者手术前的Harris评分为(42.27±7.32)分,手术后Harris评分为(83.66±11.41)分。患者的Harris评分相比在手术前得到了要明显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研究证明了人工髋关节置换合并假体周围骨折的情况根据Vancouver分型采用手术治疗能够帮助患者骨折愈合、提高患者Harris评分、改善患者关节的灵敏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并且此方法具有安装方便、经济性、固定效果好等优点,是一种较好的、可供临床选择的治疗方法,在临床上值得推发应用。

参考文献:

[1]髋关节置换术中假体周围骨折12例报告[J].刘梦璋,邹育才,赵资坚,杜建业,江标.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1(06).

[2]庞贵根,张涛.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分类和治疗进展[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6,14(15),995-997.

[3]ThereliabilityandvalidityoftheVancouverclassificationoffemoralfracturesafterhipreplacement.BradyOH,CarbuzDS,MasriBA,etal.Arthmplasty.2000.

[4]髋关节置换术中股骨假体周围骨折危险因素的分析[J].张纪,周一新,周乙雄.中华关节外科杂志(电子版).2010(04).

[5]锁定钢板治疗人工髋关节假体周围骨折的临床效果[J].刘凯.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5,15(28):64.

标签:;  ;  ;  

人工髋关节置换并发假体周围骨折临床治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