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美术课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

浅谈小学美术课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

严勇兴仁县马马崖镇九盘民族小学562300

摘要:当前,对于基础教育阶段的美术学科来讲,如何通过创新教学提升学生的观察审美能力、绘画创作能力等已越来越受到关注。随着时代的进步,美的东西也在不断的变化中,那么,对于我们小学美术学科教师来讲,应该如何创新教学,促进学生能力的提升呢?带着这个问题,本人通过结合前人大量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自身从事多年小学美术学科教学实际入手,探索如何通过优化小学美术创新教学,促进学生能力的提升之策略,希望能有利于美术教学的创新。

关键词:氛围宽松化;创新教学;学生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5.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2051(2018)02-012-01

美术可以陶冶人的情操,丰富学生的思想感情,丰富学生的兴趣爱好,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促进素质教育的推进。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实施创意教学势在必行。

1营造轻松氛围,促进个性发展

在美术教学中,营造轻松的教学氛围,促进个性发展,是实现美术创意教学的基础。小学生处于思维发展的阶段,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应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创新的欲望和潜能。轻松自由的教学环境是激发想象力和创新能力的最佳场所,根据新课标的教学要求以及社会生活对人才培养方向的需要,可以转变学生与教师的角色,教师在课堂中起着引导地位,学生可以不断进行角色变化,学生可以是虚心的学习者、可以是合作伙伴、可以是探究者、可以是小小教师等等。美术活动需要的课堂气氛应该是极富有创造性和探索性的环境,充分给予学生情感上、思想上以及行动上的自由。营造活而不乱的课堂气氛,充分释放学生的想象力以及创造才能,促进学生的艺术个性得以健康发展。例如,在浙教版小学第五册美术教学中,有关《家乡的水果》的教学内容,教师可以先示范水彩画画出一盘放着的水果,继而引导学生画出自己头脑中印象最深的水果的样子,变换水果种类、果盘样式、背景样式等等。教师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之后对自己所画的水果进行叙述,激发学生创新能力的同时也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轻松的课堂氛围是没有固定的思维模式,没有刻意的模板,为学生的想象空间创造了基础,也能有效激发学生个性发展。

2利用信息技术,完善艺术讲堂

美术也可以称作是视觉意识,在进行美术教学和创作的过程中,对于美术作品的线条、形象、色彩、空间等等形式都是通过视觉来直观感受的。媒介是艺术创造表现环节的重要部分,通过媒介的作用,才能让视觉更加形式化,能更加清晰地展现在我们面前。现阶段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多媒体辅助工具给教学也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同时美术教育也可以借助多媒体进行创意教学。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收集更多的素材。让学生对相关知识进行更加清晰和直观的了解。在美术创意教学中,应该最大限度地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工具,这样不仅仅是降低了教学成本,提升了学生的视觉效果,还极大的开拓了学生的视野,让学生对国外以及国内的著名表现艺术家、艺术代表作品都有所涉及,在短时间内欣赏到更多的艺术内容。同时,多媒体可以让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和鉴别,将幻灯片顺序播放,可以让学生了解到某一项绘画的创作和完成过程。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创意教学,可以完善艺术课堂,提升课堂效率。

3采取多元教学,实施因材施教

美术课堂应该是艺术的课堂,应该是创新的课堂,应该是充满奇幻以及尽情释放个人思想的课堂。在小学美术教学操作过程中,可以实现操作多元化,促进小学美术课堂创意教学的开展。在进行教学实践过程中,应该让学生充分体会到教学过程和方案的多元化、自由化以及开放化,充分激发学生的天资和潜力,提升学生的创造力。从美术创作可以看出个人的气质类型。不管是追求客体外在运动的性格,还是追求主体和自己内心活动的性格,在进行美术教学活动时,都应该极大扩展他们的使用空间,不规定特定的形式。例如,根据版面材料和印刷方法,版画的形式分为木刻版画、铜版画、石版画、丝版画、麻胶版画、纸版画等等。不是每种版画都适合所有人,有的学生喜欢线条的轻盈美,有的学生喜欢黑白的对照美。在选择版画制作的工具、材料以及版画制作方法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习惯、喜好和特长选择适合自己的操作方法、工具或者材料等等。在美术创意教学时,为了让学生们最大限度发挥自己的创意和想象,可以对表现材料不加以限制,给予学生自由的空间,比如可以选择铅笔、粉笔、木炭、蛋彩等等材料进行绘画。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不拘泥于形式、工具以及方法,可以极大提升创意教学的效果。

4灵活的教学组织形式

美术活动的创新旨在培养学生的探究性精神,让学生主动地发现新知识,这种教学方法就是小学美术创新的新成果。小学美术创新依据创造学的研究,将创造学揭示的有关“创造”的理论和方法,运用到教学活动而产生的一种新型的教学,目的就是要开发人的创新精神和创造力,培养创新型人才。美术活动是最能体现学生的动手能力,参与到绘画活动中的一种形式,活动宗旨重在参与,课堂上完成不了的内容,可以把课堂转移的室外,将学校资源集中利用。例如:举行“我爱地球”美术活动,以班级为单位,让学生集体完成一幅画作。目的是使学生的美术特长得到更好的发展,提高学生对美术更多的了解,多学科知识相结合,重视团队合作。内容以儿童画、线描、手工艺术为主,进行创作,体现人类与地球的关系、怎样保护地球。地点:学校操场。活动结束可以以作品展演的形式汇报,邀请学生家长参加。这样既重视活动过程,也重视活动结果,给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提高学生对美的感受,形成会欣赏、会审美、会追求的学生。新型的美术活动打破传统绘画的行为方式,更加重视学生的参与性和动手能力。这些事例虽然给了学生一些参考,但想要将简单的色彩用手或者树叶来进行创作,对学生缺乏一定的吸引。所以,为了提高学生的兴趣和帮助学生创新,老师可以进行一场美术活动。

总之,小学美术课创新探究是在教育实践中摸索出来,适应学生心理需要和发展的,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和差异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探索精神,在生活中能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对教师也有新的要求,面向全体教师敢于创新、勇于创新、大胆教学。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为提升小学美术课创新对于学生能力的培养提供一定的参考及借鉴。

参考文献:

[1]李家峰,创新教育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运用[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08.

标签:;  ;  ;  

浅谈小学美术课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