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文学中死亡叙事的审美风貌

西方文学中死亡叙事的审美风貌

论文题目: 西方文学中死亡叙事的审美风貌

论文类型: 博士论文

论文专业: 文艺学

作者: 陈民

导师: 何永康

关键词: 西方文学,死亡叙事,文学审美,生命关怀

文献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今天,西方文学和中国文学正日益显示强劲的国际化趋势,相互影响,相互借鉴。西方文学由于有着自己的文化传统和哲学、宗教背景,故在死亡叙事上与中国文学大相径庭。这是值得分析、研究并认真参考的。本论文以“西方文学中死亡叙事的审美风貌”为题,着重阐述西方文学中死亡叙事的审美状况。 论文简要概述了西方原始文化、哲学、宗教与死亡的关系。从古希腊罗马神话、民间童话两个方面,归纳了死亡在西方早期文学中的表现和意义。这样,就为死亡叙事的分析和阐述工作打下了基础。 本文还阐述了文学死亡叙事的特质,以及死亡叙事在西方文学审美中的意义,并从历时性的角度简述死亡叙事在西方文学中的变迁。 笔者以文本分析的方式,从群体与个体、必然与偶然、抗拒与放弃、救赎与沉沦等方面,对西方文学中死亡叙事的不同形态和审美,进行了分类与论证。 论述死亡叙事在西方文学中对个体生命的关怀,对个体尊严的崇高性和无限性的张扬;阐述西方现当代文学如何表现荒诞社会中人的虚无和绝望,并在回归自我、走向自由的期盼中寻找人的精神家园和出路。这是本论文收篇处关心的两个核心问题。 本论文的撰写,建立在大量文本和文献阅读的基础上。对西方文学的死亡叙事,除了从文学发展史的各个时期进行历时性的分析,还独立提出了八种死亡叙事的模式,力图勾勒出西方文学中死亡叙事的概貌。在此基础上,本论文对死亡叙事与个体生命关怀的关系,进行了更深层次的审视。

论文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第一章: 西方文化中死亡思想概要

第一节: 原始文化对生命、死亡的认识与理解

第二节: 西方哲学中的死亡思想

第三节: 基督教死亡思想

第二章 文学与死亡的关系

第一节: 文学中死亡叙事的特质

第二节: 西方文学中的死亡叙事

第三节: 西方文学中死亡叙事的变迁

第三章: 西方文学中死亡叙事的渊源

第一节: 古希腊罗马神话中的死亡叙事

第二节: 民间童话中的死亡叙事

第四章: 西方文学中死亡叙事的审美

第一节: 灾难性死亡

第二节: 献身性死亡

第三节: 新生性死亡

第四节: 预感性死亡

第五节: 偶然性死亡

第六节: 抗拒性死亡

第七节: 保护性死亡

第八节: 生存性死亡

第五章: 审美观照中的两个核心问题

第一节: 对个体生命的关怀

第二节: 荒诞与走向自由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发布时间: 2005-11-14

参考文献

  • [1].田村俊子的文学世界[D]. 李莲姬.上海外国语大学2014

相关论文

  • [1].西方文学“人”的母题研究——从古希腊到18世纪[D]. 蒋承勇.四川大学2002
  • [2].二十世纪:中西小说叙事传统比较研究[D]. 王成军.南京师范大学2003
  • [3].海明威小说的叙事艺术[D]. 张薇.苏州大学2003
  • [4].希腊神话传说中的复仇主题探究[D]. 杨德煜.上海师范大学2004
  • [5].乌托邦、死亡和历史的终结[D]. 张双利.复旦大学2004
  • [6].死亡学视野中的中国佛教死亡观研究[D]. 李海波.西北大学2005
  • [7].现代中国文学疾病叙事研究[D]. 宫爱玲.山东师范大学2007
  • [8].英雄·异化·文学[D]. 张岩.华东师范大学2008

标签:;  ;  ;  ;  

西方文学中死亡叙事的审美风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