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牙周治疗与修复的协同作用

研究牙周治疗与修复的协同作用

王念平

(黄冈市中医医院,湖北黄冈438000)

【摘要】:目的通过临床观察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latelet‐richplasma,PRP)和Bio-Oss骨粉植入牙周炎骨缺损处的作用效果,进一步探讨研究牙周治疗与修复的协同作用。方法临床观察选取口腔种植骨缺损患者40例。其中男性25例,女性15例,平均年龄55.8岁,种植植骨同期植入种植体40颗。将患牙按1:1比例分为两组,治疗组(A组)与对照组(B组)各20颗,两组均全口洁治、龈下刮治、根面平整、拔除无法保留的患牙。另外进行口腔卫生宣教。A组牙周炎骨缺损处植入PI强膜即Bio.Oss+PRF混合物。B组牙周炎骨缺损处同期植入Bio.Oss人工骨粉。比较A、B两组两组基线治疗及手术治疗6个月后临床牙周袋探诊深度(probingdepth,PD)、牙齿动度(teathmove,TM)、牙龈指数(singivalindex,GI)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VEGF)。结果经6个月治疗后,A组牙周袋探诊深度(PD)、牙齿动度(TM)、牙龈指数(GI)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VEGF)的降低均优于B组(P<0.05)结论PI强膜即Bio.Oss+PRF混合物在牙周炎骨缺损治疗与修复的协同作用,临床疗效好,值得推广。

【关键词】:牙周炎,PI强膜,协同作用

随着社会经济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牙周炎这种具有牙龈充血、水肿、出血、牙齿松动且易复发等特点的牙周疾病,虽然人们口腔卫生知识也随之提高,但由于人们增加碳酸饮料、含糖类、脂肪、盐的高的食物,空气、水源污染以及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增多,牙周炎不可避免,其中牙周炎骨缺损是牙周炎中晚期病理损害之一,治疗与修复诱导骨形成是治疗的关键。现分别运用Bio.Oss人工骨粉和PI强膜对牙周炎骨缺损进行临床治疗比较,报告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在本院牙周门诊和住院部接受牙周炎骨缺损患者60临床观察选取牙周炎骨缺损种植骨缺损患者40例。其中男性25例,女性15例,年龄在25岁-55岁,平均年龄51.8岁,入选标准:身体健康、经过牙周治疗基础治疗6周后包括全口洁治、龈下刮治、根面平整、拔除无法保留的患牙。入选对象均应无侵袭性牙周炎严重高血压心律失常、心脏器质性疾病、血液系统疾病、免疫系统疾病及超敏体质,不吸烟、未服用抗凝药物、未服用避孕药,未妊娠或哺乳,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方法

1.2.1.①术前相关指导治疗和分组:术前控制菌斑,应用抗生素。临床观察选取口腔种植骨缺损患者40例。其中男性25例,女性15例,平均年龄55.8岁,种植植骨同期植入种植体40颗。将患牙按1:1比例分为两组。A、B两组给予全口洁治、龈下刮治、根面平整、拔除无法保留的患牙。另外进行口腔卫生宣教的指导。基础治疗后6周(基线)记录临床检查指标:牙周袋探诊深度(PD)(即龈缘至袋底或龈沟底的距离)、牙齿动度(TM)、出血指数(BI)。比较A、B两组基线治疗后及手术治疗6个月后临床牙周袋探诊深度(PD)、牙齿动度(TM)、龈沟出血指数(BI)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VEGF);②实验室指标测定: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采用ELISA法。务必所有指标及手术均由同一人完成。

1.2.2.PRF制备:一次性采集静脉全血约10ml置于离心管,立即在离心机以3000r/min离心力离心10分钟。静置3到5分钟就可得到纤维蛋白凝块,介于顶端的少细胞浆液层与底端的红细胞层之间,即PRF。整个过程不添加任何抗凝剂,快速采血快速离心血液。PI强膜Bio.Oss、PRF按1:1的比例混合。

1.2.3.手术方法两组运用Widman翻瓣术加植骨术用以与观察组对比骨种植后近远期疗效。A组牙周炎骨缺损处植入PI强膜即Bio.Oss+PRF混合物。B组牙周炎骨缺损处同期植入Bio.Oss人工骨粉。术后2周拆除牙周敷料和缝线。术后加强护理和全部患者在术后当天、l周、2周、1个月、4个月、6个月定期复查。

1.2.4.TM评定标准:按松动幅度分3级:1级、幅度<1mm2级、1mm-2mm3级、>2mm按松动方向分3级:1级、仅向唇舌侧松动2级、向唇舌侧及近远中松动3级、向唇舌侧及近远中松动,并伴有垂直方向松动。

2.统计学方法:用SPSS18.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数据以均数±标准差,两组各指标数据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统计学意义。

3结果

骨缺损基线治疗及手术治疗6个月后,A组在PD、TM、VEGF

降低均优于B组,A组在GI数值升高均优于B组,P<0.05有差异统计学意义。(见下表)。

两组在基线治疗及手术治疗6个月后PD(mm)、TM(mm)、GI、VEGF(pg/ml)比较

4、讨论

4.1PI强膜

即PRF/Bio.Oss复合物作为新型复合材料骨移植材料的可能性因为其具有以下特点:(1)骨诱导性;(2)具有胶原基质;(3)能直接形成骨的间质干细胞。骨缺损愈合是一个复杂的骨再生过程,一般分为四个连续的阶段(血肿形成、机化、骨痂形成、骨形成)。。Bio.OSS材料是一种从牛骨中提取纯天然、无抗原性的多孔腔隙性骨移植材料。与人体骨组织结构具有相似,成骨细胞的长入以及自身降解吸收并被新生骨逐渐取代。PRF自体全血离心制得具有极高的安全性,另外富含生长因子、纤维蛋白、抗感染性(白细胞因子作用)。

本临床研究中我们采用PI强膜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高度的骨诱导性,PRF还可以长时间不断诱导成骨细胞向Bio.OSS的孔状腔隙结构中利于成骨细胞的粘附生长,促进新骨生成,从而促进骨缺损的修复再生,随着新骨的形成可降解性会长入而被逐渐吸收。AntoineDiss[1]等以PI强膜为移植材料种植病人行上颌窦抬升术,术后观察发现,种植体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成功率可达97%。其试验证明了应用PRF作为植骨材料促进骨组织的修复。Kfir等将PI强膜用于上颌窦底提升术中。将替代材料填入腔隙中。术后所有病例效果良好均未见不良事件发生,表明了PI强膜可有效促进骨组织的愈合。Simonpieri[2]等用PI强膜行种植术。术后定期复查和随访1年。结果所有病例均种植体或植骨材料脱落及种植体周围牙周组织健康,植骨区牙根愈合良好。因此说明了PRF,不仅可以加快牙龈组织的健康愈合,加快了骨组织愈合。

4.2VEGF实验室指标

VEGF位于上皮细胞和血管内皮组织的胞浆。尤其在上皮基底层,血管内皮细胞。可维持正常血管功能,其阳性表达主要于牙龈上皮细胞、血管内皮细胞等。牙周炎患者VEGF的表达会上调,Unlii等结果一致。其可以作为牙周炎实验室检查的指标。

总之,PI强膜,PRF/Bio.Oss复合物的临床效果体现了牙周治疗和修复的协同作用,但是目前Bio.Oss材料合成较昂贵,仍需要寻求价格便宜的替代产品。

5、参考文献

[1]DissA,DohanDM,MouhyiJ,MahlerP.OsteotomesinusfloorelevationusingChoukroun,splatelet-richfibrinasgraftingmaterial:A1-yearprospectivepilotstudywithmicrothreadedimplants.OralSurgOralMedOralPatholOralRadiolEndod,2008,105:573.

[2]SimonpieriA,DelCorsoM,SammartinoG,DohanEhrenfestDM.TheRelevanceofChoukroun,splatelet-richfibrinandMetronidazoledu,ringComplexMaxillaryRehabilitationsUsingBoneAllograft.PartI:ANewGraftingProtocol.ImplantDent,2009,18:102.

标签:;  ;  ;  

研究牙周治疗与修复的协同作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