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复代赭汤对胃动力低下大鼠胃动力影响的实验研究

旋复代赭汤对胃动力低下大鼠胃动力影响的实验研究

论文题目: 旋复代赭汤对胃动力低下大鼠胃动力影响的实验研究

论文类型: 博士论文

论文专业: 中医临床基础

作者: 税典奎

导师: 邱明义

关键词: 胃动力低下,甘草,胃动力低下,中医药疗法,胃动力低下,实验研究,脑肠肽,细胞,脑肠肽受体,旋复代赭汤

文献来源: 湖北中医学院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目的:胃肠动力障碍是由多种原因所导致的以胃排空延迟和小肠推进减慢为特征的一组病证,它是众多功能性消化道疾病的共同病理变化。此外,有些器质性消化道疾病如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及胃癌等,可同时伴有胃肠动力障碍。现代社会,因竞争加剧,生活节奏加快,人们的精神愈加紧张,常可导致迷走神经的兴奋性增强,使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的发生呈上升趋势。近年来,国外学者围绕着消化道动力障碍的防治,广泛开展了促胃肠动力障碍药物的研究。在发达国家,每年平均用于研究开发促胃肠动力新药的耗资达10亿美元,已有胃复安、吗丁啉、西沙比利及莫沙比利等药物应用于临床。但临床使用表明,这些促胃肠动力西药的疗效和应用范围尚欠理想,并且还存在中枢神经系统、循环系统及其它副作用。目前我国也没有开发出理想的促胃肠动力药。临床研究发现,旋复代赭汤对各种胃肠动力障碍疾病的治疗有显著的疗效。本课题用一定剂量的甘草煎剂制作胃动力低下大鼠模型,观察旋复代赭汤对胃动力低下大鼠血液及胃窦组织中脑肠肽含量的影响、胃窦组织中5-HT APUD细胞数目及脑肠肽受体mRNA表达情况等的影响,为拓宽本方的临床应用和药物开发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方法:先用甘草煎剂制作胃动力低下模型:将Wistar大鼠3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3天组及模型7天组,每组10只,雌雄各半。用一定剂量的甘草煎剂灌胃给药后,用放射性核素标记法检测大鼠的胃半排时间。再将健康Wistar大鼠7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和模型组,正常组10只,模型组60只,雌雄各半。模型组每只大鼠按10g/kg体重的甘草煎剂灌胃,第三次给药前24小时动物禁食不禁水。第三天给药后,将60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3天组、模型7天组、旋复代赭汤低、中、高剂量组、吗丁啉组。每组10只,雌雄各半。除了模型3天组外,从第四天开始,模型7天组、旋复代赭汤各剂量组及吗丁啉组继续用甘草煎剂予上午8:00灌胃,直至第7天结束;从第三天开始,下午4:00正常组及模型7天组予等体积的生理盐水灌胃,吗丁啉组予0.27mg/ml的吗丁啉混悬液按100g体重1ml灌胃,中药低、中、高各剂量组分别予浓度为0.369g/ml、0.738g/ml、1.476g/ml的旋复代赭汤灌胃,共给药5天,末次给药前24小时动物禁食不禁水。用放免法观测各组大鼠血液及组织中脑肠肽的含量;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胃窦组织中5-HT APUD细胞的数目、面积和平均灰度值;用原位杂交法检测大鼠胃窦平滑肌细胞中GASR及VIPR2 mRNA的阳性细胞表达情况。 结果:(1)一定剂量的甘草煎剂可延长大鼠的胃半排时间,两个模型组与正常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模型3天组及模型7天组大鼠血液及胃窦组织中MTL、GAS及SP含量均降低,与正常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大鼠血液及胃窦组织中VIP及SS含量明显上升,与正常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用一定剂量的甘草煎剂造模后,大鼠胃窦组织中的5-HT APUD细胞数目及面积明显减少、平均灰度值增高,两个模型组与正常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模型3天组及模型7天组使有GASR mRNA表达的阳性细胞的平均光密度明显降低,平均灰度值均升高,与正常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模型3天组及模型7天组使有VIPR2 mRNA表达的阳性细胞的平均光密度升高,平均灰度值明显降低,与正常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 (2)旋复代赭汤各剂量组及吗丁啉组与两个模型组比较,可使血液及胃窦组织中MTL含量均增加,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旋复代赭汤中、高剂量组与吗丁琳组比较,血液及组织中MTL含量增加明显,有显著性差异(P< 0.05或P<o.ol)。旋复代赌汤各剂量组和吗丁琳组与模型3天组及模型7天组比较,均可使血液中GAs含量均增高,有显著性差异(P<0.肠或P<0.01);仅旋复代储汤高剂量组可使组织中GAs含量明显增高,与模型3天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o,仍);旋复代赌汤中、高剂量组与吗丁琳组比较,血液中GAs含量的变化,无显著性差异(P>0.05)。旋复代褚汤各剂量组及吗丁琳组与两个模型组比较,血液及组织中SP含量增加,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时);旋复代储汤各剂量组与吗丁淋组比较,除低剂量组对组织中SP含量的影响外,其余各组对大鼠血液及组织中SP含量的影响均无显著性差异〔P>0.仍)。旋复代褚汤中、高剂量组及吗丁琳组可降低胃动力低下大鼠血液中vIP含量,与模型3天组及模型7天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肠或P<0.叭),其中高剂量组的作用与吗丁琳组相当(P>0.05);各剂量组均可使胃动力低下大鼠组织中vIP含量降低,与两个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仍或P<O.ol),其作用与吗丁琳组相当(P>0.05)。旋复代赌汤各剂量组和吗丁琳组与两个模型组比较,血液中ss含量明显降低,有显著性差异(P<0.似),三个剂量组的作用与吗丁琳组相当,无显著性差异(P>0.05);旋复代储汤中、高剂量组及吗丁琳组与模型3天组比较,组织中55含量降低,有显著性差异(P<O.仍或P<O.01);各剂量组及吗丁琳组与模型7天组比较,组织中ss含量降低,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各剂量组对组织中SS含量的影响与吗丁琳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3)旋复代褚汤中、高剂量组及吗丁琳组能明显升高胃动力低下大鼠胃窦组织中5?

论文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写注释

前言

第一章 胃动力低下大鼠模型的建立

第二章 旋复代赭汤对胃动力低下大鼠血液及组织中脑肠肽含量的影响

第三章 旋复代赭汤对胃动力低下大鼠胃窦组织中5-HT APUD细胞的数目、面积及平均灰度值的影响

第四章 旋复代赭汤对胃动力低下大鼠胃窦平滑肌细胞中GASR及VIPR2 mRNA表达情况的影响

第五章 结论与探讨

附一 图片

附二

综述(一):脑肠肽受体及受体后信息传递对胃肠平滑肌细胞收缩作用的研究进展

综述(二):中医药与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

综述(三):旋复代赭汤的药理及临床运用研究进展

在校期间发表的主要论文

致谢

发布时间: 2005-06-22

参考文献

  • [1].正天丸和川芎嗪对偏头痛模型大鼠三叉神经血管系统神经递质表达的影响[D]. 白方会.南方医科大学2016
  • [2].补肾中药更康颗粒的药效学及急性毒理实验研究[D]. 顿晶晶.广州中医药大学2016
  • [3].芍药苷抗抑郁促动力作用的实验研究[D]. 穆道周.南京中医药大学2016
  • [4].枫寥肠胃康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大鼠结肠动力及氯离子分泌的影响[D]. 王跃旗.北京中医药大学2017
  • [5].益气血法通过调节GDF9分泌对大鼠超排卵卵丘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D]. 杨贞.广州中医药大学2017
  • [6].大黄及其活性物质灌肠对慢性肾脏病模型大鼠作用的分子机制[D]. 曾玉群.广州中医药大学2017
  • [7].基于BDNF/JAK2/STAT3/GABA_AR通路探讨疏肝健脾方对肝郁脾虚IBS-D大鼠的作用机制[D]. 黄育生.广州中医药大学2017
  • [8].自拟菖蒲郁金汤对多发性抽动症模型大鼠单胺类神经递质及多巴胺系统的影响[D]. 高汉媛.甘肃中医药大学2017
  • [9].薏苡仁不同拆分组分对脾虚水湿不化证大鼠影响及分子机制研究[D]. 韩晓春.山东中医药大学2017
  • [10].大黄素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D]. 黄四周.福建中医药大学2018

相关论文

  • [1].胃肠动力障碍分子机制和大黄素作用机理研究[D]. 马涛.天津医科大学2002
  • [2].芍药甙和甘草酸调节胃肠动力的作用及其机理的研究[D]. 于文胜.天津医科大学2003
  • [3].实验性脾气虚证大鼠胃肠动力紊乱及香砂六君子汤治疗的信号传导机制[D]. 刘凯.天津医科大学2004
  • [4].半夏泻心汤及其类方对胃运动影响的作用机理及物质基础研究[D]. 刘晓霓.北京中医药大学2004
  • [5].糖尿病大鼠胃黏膜免疫异常与胃动力障碍关系及中药作用[D]. 陆英杰.广州中医药大学2006
  • [6].健脾活血法对糖尿病胃轻瘫大鼠胃动力基本功能单位的影响[D]. 钟毅.广州中医药大学2006
  • [7].脾虚证胃动力障碍的ICC特征及健脾中药干预研究[D]. 黄穗平.广州中医药大学2006
  • [8].枳实、白术促胃肠动力作用的配伍及枳术饮作用机理的研究[D]. 刘蔚雯.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7
  • [9].旋复代赭汤对大鼠胃平滑肌细胞收缩及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D]. 陶春晖.湖北中医学院2007
  • [10].健脾理气方治疗脾虚气滞型痞满病及其对胃动力影响的临床研究[D]. 赵鹏.广州中医药大学2008

标签:;  ;  ;  ;  ;  ;  ;  ;  

旋复代赭汤对胃动力低下大鼠胃动力影响的实验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