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异位症细胞间隙连接通讯的研究

子宫内膜异位症细胞间隙连接通讯的研究

论文题目: 子宫内膜异位症细胞间隙连接通讯的研究

论文类型: 博士论文

论文专业: 妇产科学

作者: 谯建

导师: 姚珍薇

关键词: 间隙连接通讯,子宫内膜异位症,生物学行为,恶性转化,雌激素,细胞培养,模型

文献来源: 重庆医科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 Endometriosis,EMS)是生育年龄妇女的多发病和常见病,其发病率逐年上升。内异症所引起的痛经、慢性盆腔疼痛和不育,严重影响着中青年妇女的健康和生活质量;其发病机理至今仍然令广大研究者困惑。 内异症虽为良性疾病,但其临床表现却和恶性肿瘤相类似。异位内膜(腺上皮及间质细胞)常常在盆腹腔腹膜、其它脏器表面出现局部种植,与周围组织严重粘连,侵袭和破坏种植部位组织或器官,甚至发生远处转移。研究还发现内异症有 0.7%~1.0%恶变率。LaGrenade 和 silverberg 发现卵巢内异症病灶中出现子宫内膜样腺体的异型性,并发现这些不典型增生的上皮有向恶性上皮转化的现象。于 1988 年首次提出卵巢不典型内异症的概念。而肿瘤细胞同样具有侵袭、转移特性,以及从不典型增生到恶变的过程。可以认为内异症和恶性肿瘤在生物学行为上具有一定相似性。推测内异症具有一定恶性潜能,内异症和恶性肿瘤在致病机制上可能有着一定程度的相似性。 目前,内异症的致病机制还不清楚,以往的逆流种植学说不能解释为什么逆流是普遍的,而异位种植仅发生于少数患者,更不能解释异位种植的内膜细胞的恶性转化。近年研究发现,细胞间的间隙连接通讯(gap junctional intercellular communication,GJIC)的抑制是肿瘤细胞异常增殖、分化,并导致其侵袭、转移能力增加的重要原因。由此推测子宫内膜腺上皮、间质细胞间的间隙连接通讯状况和恶性肿瘤可能具有一定相似性,并且在其异位种植、恶性转化中起到一定作用。 因此,本课题以内异症与恶性肿瘤的相似性为切入点,研究内异

论文目录:

英文缩写词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论文正文:子宫内膜异位症细胞间隙连接通讯的研究

前言

第一部分 间隙连接蛋白及mRNA 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在位内膜的表达及意义..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子宫内膜异位症体外细胞模型的建立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雌激素作用下子宫内膜细胞的间隙连接通讯变化及其对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部分 TGF-β1 作用下子宫内膜细胞的间隙连接通讯变化,及其对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全文总结

展望

图片

综述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发布时间: 2005-07-22

参考文献

  • [1].转录因子Foxa2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 林安平.重庆医科大学2016
  • [2].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患者microRNA表达分析及其与内膜容受性的相关性研究[D]. 许险峰.安徽医科大学2017
  • [3].表达谱芯片筛选子宫内膜异位症差异基因及鉴定[D]. 李洁.第四军医大学2004
  • [4].LHRH-PE40治疗大鼠实验性子宫内膜异位症疗效观察[D]. 王强.吉林大学2004
  • [5].子宫内膜异位症猕猴模型的构建及其发病机制的研究[D]. 宗利丽.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4
  • [6].石见穿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实验研究[D]. 方凤奇.吉林大学2004
  • [7].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系统与子宫内膜异位症[D]. 苑春莉.吉林大学2004
  • [8].新疆维吾尔族、汉族子宫内膜异位症可能发病机理的研究[D]. 丁岩.新疆医科大学2003
  • [9].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实验研究[D]. 尚慧玲.吉林大学2005
  • [10].趋化因子及其受体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中的作用[D]. 罗雪珍.复旦大学2005

相关论文

  • [1].温阳祛痛中药复方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病盆腔疼痛的临床研究[D]. 潘芳.北京中医药大学2005
  • [2].GnRHa对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患者在位内膜一氧化氮合成酶表达的影响及性激素的调控[D]. 王建华.浙江大学2005
  • [3].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实验研究[D]. 尚慧玲.吉林大学2005
  • [4].趋化因子及其受体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中的作用[D]. 罗雪珍.复旦大学2005
  • [5].子宫内膜异位症血管形成机制及抗人 VEGF抗体靶向治疗的体内研究[D]. 张秀兰.天津医科大学2005
  • [6].子宫内膜异位症裸鼠模型建立及生物学研究和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机理研究[D]. 王丹波.中国医科大学2004
  • [7].子宫内膜异位症基础及临床几个重点问题的研究[D]. 冷金花.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4
  • [8].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比较蛋白质组学研究[D]. 刘海元.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5
  • [9].子宫内膜异位症血管形成调控分子的研究[D]. 谭先杰.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0
  • [10].细胞间隙连接通讯与子宫内膜异位种植[D]. 王佳.重庆医科大学2007

标签:;  ;  ;  ;  ;  ;  ;  

子宫内膜异位症细胞间隙连接通讯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