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再生体系的建立及葡激酶基因(sak)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

葡萄再生体系的建立及葡激酶基因(sak)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

论文摘要

本实验以摩尔多瓦(Moldova)、巨峰(Kyoho)和巨玫瑰(Jumeigui)葡萄(VitisVinifera L.)的幼胚、卷须和叶片为外植体,用组织培养的方法建立了葡萄体细胞胚胎发生途径的植株再生体系,并且构建了含有葡激酶基因(sak)的植物表达载体pBISAK和pBIPMI-SAK,对葡萄遗传转化进行了初步研究,为用葡萄体胚作为受体材料进行遗传转化生产葡激酶奠定了基础。论文主要分为两个部分:一、以葡萄品种摩尔多瓦、巨峰和巨玫瑰为材料,通过控制外植体来源、激素水平、冷处理时间等,对体细胞胚胎发生和植株再生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来自不同品种的幼胚诱导愈伤组织能力不同,其中巨峰诱导率高于巨玫瑰和摩尔多瓦。2、对摩尔多瓦种子进行冷处理能明显提高幼胚产生愈伤组织的能力,当冷处理为10天时,其值达到92.7%,远远高于不经冷处理时的37.9%。3、幼胚是诱导体胚比较合适的外植体,在相同条件下,只有幼胚能产生胚性愈伤组织,而卷须和叶片仅产生非胚性愈伤组织。4、不同浓度NAA和6-BA组合实验结果发现,激素浓度不同,愈伤组织的形态和生长速度有一定的差异,NN+0.5mg/L 6-BA+2 mg/L NAA是比较合适的摩尔多瓦胚性愈伤组织增殖培养基。5、无激素的MS1/2培养基是比较合适的体胚分化培养基。组织化学研究表明体胚经历了与合子胚相似的发育阶段,即球形胚、心形胚、鱼雷胚和子叶胚,在发育过程中淀粉和蛋白质含量呈动态变化。6、6-BA能明显提高植株再生率,当6-BA浓度为1mg/L时,植株再生率达到43.3%。7、葡萄体胚对卡那霉素比较敏感,含30g/L甘露糖的MS1/2培养基可用作葡萄遗传转化的筛选培养基。二、利用分子克隆技术成功地构建了含甘露糖筛选标记基因(pmi)和葡激酶基因(sak)植物表达载体,并将其转入到根癌农杆菌菌株GV3101中,转化葡萄胚性愈伤组织,获得了GUS检测为阳性的体胚。为下一步进行葡萄遗传转化,获得能表达葡激酶的安全转基因植株奠定了基础。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Abbreviation)
  • 目录
  • 1 文献综述
  • 1.1 葡萄基因工程研究进展
  • 1.1.1 葡萄基因转化受体系统的建立
  • 1.1.2 葡萄遗传转化途径
  • 1.1.3 问题和展望
  • 1.2 磷酸甘露糖异构酶基因(pmi)在植物转化中的应用
  • 1.3 葡激酶(SAK)的结构特征、生物活性及临床应用前景
  • 1.3.1 葡激酶(SAK)的基因及其蛋白质结构
  • 1.3.2 葡激酶的作用机理
  • 1.3.3 临床应用前景
  • 1.4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2 葡萄体细胞胚胎发生及植株再生体系的建立
  • 2.1 试验材料
  • 2.1.1 植物材料
  • 2.1.2 试剂
  • 2.1.3 培养基配制
  • 2.1.4 主要仪器设备
  • 2.2 实验方法
  • 2.2.1 材料的消毒
  • 2.2.2 愈伤组织的诱导
  • 2.2.3 胚性愈伤组织产生和体胚的诱导
  • 2.2.4 体胚的植株再生
  • 2.2.5 植株驯化与移栽
  • 2.2.6 组织化学分析
  • 2.2.7 数据统计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愈伤组织的诱导
  • 2.3.2 胚性愈伤组织产生与体胚分化
  • 2.3.3 植株再生
  • 2.3.4 体胚发生过程的组织细胞学观察
  • 2.4 讨论
  • 2.4.1 外植体、品种对体胚发生的影响
  • 2.4.2 激素对体胚发生的影响
  • 2.4.3 低温对体胚发生的影响
  • 2.4.4 体胚发生能力的长期保持
  • 2.4.5 葡萄体胚萌发与植株再生
  • 2.4.6 体胚分化发育过程中淀粉蛋白质动态变化
  • 3 sak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对葡萄胚性愈伤组织的遗传转化初步研究
  • 3.1 材料
  • 3.1.1 菌株和质粒
  • 3.1.2 酶和生化试剂
  • 3.1.3 主要仪器设备
  • 3.2 方法
  • 3.2.1 目的基因PCR扩增及回收
  • 3.2.2 目的基因扩增产物的克隆及测序
  • 3.2.3 葡激酶基因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
  • 3.2.4 植物表达载体转化农杆菌GV3101
  • 3.2.5 选择压力实验
  • 3.2.6 葡萄的遗传转化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植物表达载体pBPMI-SAK的构建与鉴定
  • 3.3.2 选择压力实验
  • 3.4 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图
  • 作者简介
  • 导师简介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狂犬病病毒N基因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J]. 江苏农业科学 2013(12)
    • [2].拟南芥2A6基因正义、反义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J].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2010(04)
    • [3].pCAMBIA2300-betA-BADH双价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J]. 中国农学通报 2009(09)
    • [4].双元植物表达载体pCAMBIA2300-HaBADH-HaCMO的构建及转化[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06)
    • [5].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及转化烟草的初步研究[J].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2010(01)
    • [6].番木瓜果肉果胶裂解酶基因克隆及反义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J]. 热带作物学报 2009(01)
    • [7].烟草根特异性启动子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对番茄的转化[J]. 浙江农业学报 2009(01)
    • [8].一种快速高效构建植物表达载体的方法[J]. 玉米科学 2012(01)
    • [9].一种带有表型标记基因的诱导型抗旱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J].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06)
    • [10].人干扰素α-2b基因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及转化[J]. 生物技术 2014(01)
    • [11].番茄红素β环化酶基因RNAi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及遗传转化[J].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01)
    • [12].水稻类黄酮3'-羟化酶基因克隆及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J]. 广东农业科学 2012(16)
    • [13].独行菜CBF基因的克隆及其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J]. 种子 2012(04)
    • [14].拟南芥春化相关基因VRN2的克隆及其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J]. 亚热带植物科学 2011(01)
    • [15].生物化学[J]. 化工科技市场 2009(01)
    • [16].甜蛋白thaumatin基因高效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J]. 江西农业学报 2012(01)
    • [17].GAPC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J]. 农家之友(理论版) 2010(10)
    • [18].拟南芥pre-miR399b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J]. 华北农学报 2010(06)
    • [19].草莓多聚半乳糖醛酸酶基因RNAi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及表达鉴定[J].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04)
    • [20].颠茄H6H基因的克隆及高效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英文)[J].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2011(02)
    • [21].颠茄H6H基因的克隆及高效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J]. 安徽农业科学 2011(17)
    • [22].含有拟南芥转录因子CBF4基因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J]. 草业科学 2010(06)
    • [23].HARDY基因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在番茄中的遗传转化[J]. 西北农业学报 2009(05)
    • [24].AtDREB2B基因的克隆及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J]. 安徽农业科学 2008(21)
    • [25].蜡质相关转录因子SHN1/WIN1基因的克隆和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J]. 贵州农业科学 2010(04)
    • [26].转录因子CBF4基因的克隆及其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J]. 华北农学报 2010(04)
    • [27].人参皂苷合成相关β AS基因的克隆及其反义植物表达载体的建立[J].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08(04)
    • [28].蛋白激发子基因peaT1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转化棉花的研究[J]. 植物保护 2011(03)
    • [29].禽脑脊髓炎病毒VP1基因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J]. 华北农学报 2010(05)
    • [30].香蕉Maasr1基因RNAi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及鉴定[J]. 热带作物学报 2009(03)

    标签:;  ;  ;  ;  ;  

    葡萄再生体系的建立及葡激酶基因(sak)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