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针灸和电针疗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疗效比较的队列研究

温针灸和电针疗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疗效比较的队列研究

论文摘要

研究目的:比较温针灸和电针疗法对膝骨性关节炎产生的疗效。方法:采用的是前瞻性队列研究方式的方法:将临床收集100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中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患者分为温针灸组和电针组。其中温针灸组30例,采用温针灸疗法进行治疗,电针组30例,采用电针疗法进行治疗。其主要的评价指标有关节疼痛(VAS评价)及其骨性关节炎评价指标(WOMAC评分)然后在患者的疗程结束后,分别在两周,四周时对其进行疗效评价。每周治疗结束时对次要观察指标包括患者的自评、满意度进行计数资料的统计分析。疗程结束三个月时进行随访,对患者的VAS、满意度、自我改善度的评价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以及基线的VAS、关节僵硬、日常生活、社会活动、情绪状态等方面皆无差异性(p>0.05)说明两者之间具有可比性。疗程结束后,VAS评分(分,x±s):温针灸组:治疗前:7.45±1.27;治疗后:两周后为4.10±1.90,差值为3.10±1.70;四周后为2.50±1.60,差值为4.80±1.60。电针组:治疗前:6.37±1.66;治疗后:两周时为4.80±1.80,差值为1.60±1.40;四周时为3.70±1.60,差值为2.70±1.60.两组之间的VAS比较(p<0.05)。其温针组的VAS的减轻程度优于电针组。骨性关节炎WOMAC评分(分,x±s):温针组治疗前:64.57±26.70;治疗后:两周后28.25±18.80,差值为29.3±15.83;四周后15.01±16.58,差值为43.38±18.05。电针组治疗前:52.77±25.96,治疗后:两周为39.43±21.93,差值为13.33±9.26;四周为30.03±19.89,差值为22.73±13.33.两组之间WOMAC评分的疗效比较(p<0.05).其温针组的WOMAC评分的改变较优于电针组。患者在疗程进行中,或者疗程结束后的自评、满意度方面明显优于电针组。(统计结果P<0.05)说明温针灸组能明显改善膝骨性关节炎性疼痛和提高其患者的生活质量。三个月后的随访中,两组在患者的满意度、VAS (p>0.05)无显著的差异性,在患者的自评方面(统计结果P<0.05)有显著的差异性,温针灸组的患者在自我疗效改善度的评价较好于电针组。结论:温针灸组较电针组对膝骨性关节炎患者有着较好的近期临床效果。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一 中医文献综述
  • (1) 古代医家对膝骨性关节炎的阐述
  • (2) 现代中医文献对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治疗方式研究阐述
  • [参考文献]
  • 二 现代西医文献对膝骨性关节炎的概述
  • 1.流行病学中的危险因素
  • 2 发病的机制
  • 3 治疗方法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温针灸和电针疗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疗效比较的队列研究
  • 前言
  • 临床资料
  • 1 研究对象
  • 1.1 临床资料
  • 1.2 纳入标准
  • 1.3 排除标准
  • 诊疗标准
  • 1 研究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治疗方法
  • 2 观察指标及方法
  • 2.1 一般资料
  • 2.2 疗效评价指标
  • 结果
  • 1 一般资料
  • 2 临床观察评价指标
  • 3 临床评价指标
  • 4 随访
  • 讨论
  • 1 穴位选取的依据
  • 2 临床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的选择
  • 3 温针灸与电针疗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机理
  • 4.疗效结果的分析
  • 结论
  • 不足之处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件
  • 致谢
  • 简历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温针灸和电针疗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疗效比较的队列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