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耕在农业机械化作业中的可行性及效益的研究

免耕在农业机械化作业中的可行性及效益的研究

论文摘要

免耕耕作就是在前茬作物收割完毕后在留茬地上直接进行下一茬作物的播种。 深松耕作有助于作物根部穿透发育,从而改善作物的出苗数。 在粘土土壤中深松耕作还可以改善土壤结构。 免耕耕作体系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到目前已经得到快速的完善并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推广。据加拿大 1997 年统计显示,当时传统耕作占 69%,保护性耕作占 24%,免耕只占 7%。然而今天,免耕耕作经过最近几年许多农民的大量实践,其好处已经为农民所认可。采用免耕耕作可以保持土壤水分,提高作物产量,减少劳动力,节约能耗;而且还可以有利于种子发芽和苗期生长。与传统耕作相比免耕耕作可以减少机械作业量,获得更好的土壤环境益于作物的生长发育。 综上所述,免耕耕作确实具有许多优点,但是另一方面免耕耕作技术目前还存在一定的缺陷,比如机械化的田间耕作造成的对土壤的压实问题,特别是在粘土的情况下,就是影响免耕耕作技术推广的最大障碍。 本文的主要研究目标就是采用不同的耕作方式(深松耕作、传统耕作和免耕耕作)对作物进行耕作,然后来研究作物的生长状况,土壤压实以及作物产量。 研究结果显示,深松耕作确实可以减轻土壤压实状况,在春季雨水多时,可以减少表层土壤的水分,增加作物的出苗发芽速度,提高作物产量,但是深松耕作需要拖拉机能耗大成本高,所以深松耕作只是在需要的时候才使用。 免耕耕作具有如下优点: 免耕耕作有益于作物秸秆还田,由于上季作物的残茬可以减少冬季的风速,减少土壤水分流失从而免耕耕作具有较高的土壤水分。免耕耕作具有均匀合适的播种深度。免耕耕作出苗速度比传统耕作好,而且可以增产增效。 相比之下免耕耕作成本小,益于机械作业,采用免耕耕作技术,可以节省时间和劳动力,节约能源,增产增效,同时还可以保持土壤水分。而且通过免耕还可以控制冬季的风蚀、水蚀,增加土壤养分,改善土壤的生物生存环境。所以免耕耕作是一种非常可行的耕作技术。但是免耕耕作的效益需要进行长期连续耕作才能明显表现出来。

论文目录

  • 课题来源
  • 第一章 引言
  • 1.1 免耕的定义及研究意义
  • 1.2 保护性耕作的原理和类型
  • 1.3 本文主要进行研究的目标及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保护性耕作的起源
  • 2.2 国外保护性耕作研究概况
  • 2.2.1 美国保护性耕作
  • 2.2.2 澳大利亚的保护性耕作
  • 2.2.3 加拿大的保护性耕作
  • 2.3 几种耕作方式对土壤环境及作物生长的影响
  • 2.3.1 土壤结构
  • 2.3.2 土壤温度及作物的生长发育
  • 2.3.3 土壤养分
  • 2.3.4 土壤水分及其利用效率
  • 2.3.5 土壤微生物和酶
  • 2.4 作物产量和经济效益
  • 2.5 可能引起的负面效应
  • 第三章 试验材料及方法
  • 3.1 试验区概况
  • 3.2 试验采用的耕作方式
  • 3.3 试验测定项目和方法
  • 3.4 试验收获办法
  • 3.5 数据分析与处理
  • 第四章 试验数据分析
  • 4.1 试验小区的土壤水分
  • 4.2 试验小区的表土紧实性
  • 4.3 作物的出苗速度
  • 4.4 播种深度及其标准差
  • 4.5 作物植株高度
  • 4.6 作物及杂草干物质重量分析
  • 4.7 作物产量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试验结论
  • 5.2 进一步研究展望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相关论文文献

    • [1].玉米免耕施肥宽幅播种机的研究与试验[J]. 乡村科技 2016(32)
    • [2].玉米免耕栽培试验研究[J]. 现代农业科技 2016(11)
    • [3].新型功能肥料“免耕肥”[J]. 农业知识 2009(07)
    • [4].冬种辣椒免耕地膜覆盖栽培技术[J]. 广西农学报 2009(03)
    • [5].油菜免耕超稀植的优势及关键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 2019(24)
    • [6].墨江县孟弄乡坡耕地免耕玉米种植效益分析[J]. 农家参谋 2017(06)
    • [7].免耕年限对东北旱田土壤性质及玉米根系、产量的影响[J]. 土壤通报 2015(02)
    • [8].山西少、免耕之保护性耕作技术浅议[J]. 山西农业科学 2008(01)
    • [9].逝去的土壤[J]. 中华环境 2020(06)
    • [10].稻田少免耕土壤生态学效应的研究进展[J]. 山东农业科学 2013(05)
    • [11].世界免耕农业漫谈[J]. 老区建设 2011(11)
    • [12].免耕机播技术研发进展[J]. 江苏农业科学 2019(23)
    • [13].旱直播、旱平水播、免耕旱直播三种水稻旱直播技术初探[J]. 上海农业科技 2016(05)
    • [14].免耕土地土壤氮素的有效性及其管理措施[J]. 南方农业 2014(18)
    • [15].长期免耕对褐土理化性质和酶活性的影响[J].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11(02)
    • [16].稻田不同免耕轮作模式对土壤性质的影响[J].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19(05)
    • [17].免耕施肥对两个轮作系统生产力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J]. 甘肃农业科技 2013(08)
    • [18].江苏省稻麦水旱轮作模式保护性耕作免耕机插秧试验研究[J]. 农业机械 2008(36)
    • [19].春免耕与浅耕的效应及技术要点[J]. 甘肃农业科技 2008(01)
    • [20].越夏番茄免耕避雨高效栽培[J]. 中国蔬菜 2008(04)
    • [21].大豆新品种驻豆11号免耕覆秸高产栽培模式研究[J]. 种业导刊 2016(05)
    • [22].免耕撒播与翻耕移栽对油菜产量的影响[J]. 现代农业科技 2012(14)
    • [23].小麦免耕浅旋机播高产示范[J]. 四川农业科技 2011(08)
    • [24].华北平原免耕土壤积温特征对冬小麦的影响[J]. 土壤通报 2010(03)
    • [25].保护性耕作免耕机播有讲究[J]. 农村百事通 2010(13)
    • [26].玉米垄侧减免耕保墒栽培的利弊分析[J]. 农业与技术 2016(10)
    • [27].早稻免耕机插试验初报[J]. 浙江农业科学 2010(03)
    • [28].不同施钾量对免耕超级稻生长发育的影响[J]. 广西农学报 2009(05)
    • [29].油菜免耕撒播高产栽培技术[J]. 农技服务 2013(05)
    • [30].山区茶园轻型免耕高产管理技术研究与应用[J]. 农技服务 2012(10)

    标签:;  ;  ;  ;  

    免耕在农业机械化作业中的可行性及效益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