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平原不同水位梯度湿地植物—土壤系统氮循环特征研究

三江平原不同水位梯度湿地植物—土壤系统氮循环特征研究

论文摘要

湿地氮循环过程不仅影响湿地系统自身的调节机制,其在地球表层系统中所表现出的特殊动力学过程还与一系列全球环境问题息息相关。湿地水文过程控制着湿地的形成与演化,是形成和维持特殊湿地类型与湿地过程的决定性因子。湿地水文条件的变化影响着湿地植被的空间格局、植物的生长状况和植被的生存环境,并最终通过改变湿地植物群落特征而影响湿地氮循环过程。本文通过野外定位测定和室内分析,对比研究了三江平原不同水位梯度上3种典型湿地植物—土壤系统的氮循环特征,采用“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阐明湿地不同演替阶段氮循环的基本特征,揭示了淡水湿地不同水位梯度下植物—土壤系统氮循环模式,建立了淡水湿地不同水位梯度下植物—土壤系统氮循环模型,为深入研究湿地氮循环的生物地球化学机制和规律提供理论基础。主要得出以下结论:小叶章湿地、乌拉苔草湿地和毛苔草湿地土壤中,氮主要以有机氮的形态存在,有机氮在总氮中所占的比例高达99%以上,有利于氮的储存。3种湿地土壤中各形态氮的含量和分布特征均存在较大差异,这主要与由碟形洼地的中心向边缘倾斜的地形差异所导致的水分条件和土壤类型差异以及氮素物理运移的差异有关。3种湿地土壤中各形态氮的垂直分布和季节变化特征明显不同,这与不同土层和不同时期影响氮分布的主导因素不同有关。小叶章湿地、乌拉苔草湿地和毛苔草湿地植物地上部分各器官的总氮含量在生长季内均逐渐降低;地下根系中总氮含量在生长季内均波动较大;枯落物总氮含量在生长季内均逐渐降低,并表现为乌拉苔草湿地>小叶章湿地>毛苔草湿地。三者地上部分氮积累量表现为乌拉苔草湿地>小叶章湿地>毛苔草湿。毛苔草湿地地下根系氮积累量始终最高,乌拉苔草湿地和小叶章湿地则呈交替变化趋势。三者各器官的氮积累量在生长期表现为根>叶>茎,在成熟期表现为根>茎>叶,说明根是植物亚系统中主要的氮储库。三者枯落物中氮积累量均随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增加。无论在地表还是在土壤剖面的不同深度,棉布在小叶章湿地、乌拉苔草湿地和毛苔草湿地分解小区内的分解速率均不同,说明环境条件对于物质分解有着重要影响。棉布的分解速率均与水温以及不同深度地温呈一定的正相关关系;与土壤含水量呈一定的负相关关系;与土壤容重正相关;与土壤pH值正相关。相同的环境条件下,小叶章、乌拉苔草和毛苔草湿地枯落物及根系的分解速率与棉布的分解速率明显不同,说明枯落物和根系的质量对物质分解有重要影响。枯落物的分解速率与其最初的N和P浓度均呈正相关关系,与最初的C、C/N、C/P和N/P均呈负相关关系。根系的分解速率与C/P和N/P均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与P浓度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分解过程中,小叶章、乌拉苔草和毛苔草湿地枯落物和根系均发生氮的净释放,枯落物各时期的氮绝对量表现为毛苔草湿地枯落物<乌拉苔草湿地枯落物<小叶章湿地枯落物。根系各时期的氮绝对量均表现为小叶章湿地根系最低,乌拉苔草和毛苔草湿地根系则呈高低交替的变化趋势。小叶章湿地、乌拉苔草湿地和毛苔草湿地植物—土壤系统中,土壤是主要的氮储库;植物亚系统的氮储量所占比例较低,根和枯落物是植物亚系统中的主要氮储库。小叶章湿地、乌拉苔草湿地和毛苔草湿地植物—土壤系统的氮储量分别为714.93 g·m-2、626.49 g·m-2和552.59 g·m-2。小叶章湿地、乌拉苔草湿地和毛苔草湿地植物—土壤系统中,每年地上部分吸收的氮量表现为乌拉苔草湿地>小叶章湿地>毛苔草湿地;每年地上部分向枯落物分室转移的氮量表现为毛苔草湿地<乌拉苔草湿地<小叶章湿地;每年从地上部分向根分室再转移的氮量表现为乌拉苔草湿地>毛苔草湿地>小叶章湿地,并且乌拉苔草湿地是毛苔草湿地的3倍,是小叶章湿地的5倍;每年根吸收的氮量和由根向土壤转移的氮量均表现为小叶章湿地<乌拉苔草湿地<毛苔草湿地;从枯落物分室向土壤分室转移的氮量则表现为小叶章湿地>乌拉苔草湿地>毛苔草湿地。小叶章湿地、乌拉苔草湿地和毛苔草湿地植物—土壤系统氮循环特征明显不同。虽然枯落物分解释放的氮量随水位降低而显著增加,但3种湿地土壤库的氮输出均超过氮输入,净释放量表现为乌拉苔草湿地<小叶章湿地<毛苔草湿地。植物从土壤中吸收的氮大部分存留在根系中,只有小部分用于内部循环。用于内部循环的氮量表现为乌拉苔草湿地>小叶章湿地>毛苔草湿地。植物地上部分每年吸收的氮大部分通过枯落物归还,小部分再转移到地下。氮的年吸收量和年存留量均表现为小叶章湿地<乌拉苔草湿地<毛苔草湿地。氮的年归还量则表现为小叶章湿地>乌拉苔草湿地>毛苔草湿地。可见,随着水位的升高,湿地氮的年吸收量和存留量均增加,而氮的年归还量减少。随着水位的升高,湿地植物的吸收系数和利用系数均增高,循环系数降低。可见,在氮的吸收和利用方面毛苔草湿地植物最强,乌拉苔草湿地植物次之,小叶章湿地植物最低;而在促进氮周转方面小叶章湿地植物最强,乌拉苔草湿地植物次之,毛苔草湿地植物最低。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湿地生态系统氮循环模型研究
  • 1.2.2 湿地生态系统氮循环过程研究
  • 1.2.3 湿地生态系统初级生产与氮循环关系研究
  • 1.3 主要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和创新点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3.3 创新点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2.1 三江平原自然概况
  • 2.1.1 地质地貌
  • 2.1.2 气候
  • 2.1.3 水文
  • 2.1.4 植被
  • 2.1.5 土壤
  • 2.1.6 湿地分布
  • 2.2 研究区自然概况
  • 2.2.1 研究样地选择
  • 2.2.2 环型湿地生态系统结构特征
  • 第三章 研究方法
  • 3.1 野外测定
  • 3.1.1 生物量测定
  • 3.1.2 分解测定
  • 3.1.3 土壤样品采集
  • 3.1.4 水样采集
  • 3.1.5 环境因子测定
  • 3.2 室内分析
  • 3.2.1 土壤理化性质测定
  • 3.2.2 植物样品测定
  • 3.3 数据处理
  • 第四章 湿地土壤氮的时空分布特征
  • 4.1 湿地土壤氮的空间分布
  • 4.1.1 湿地土壤氮的水平分布
  • 4.1.2 湿地土壤氮的垂直分布
  • 4.1.3 湿地土壤氮的垂直变异性
  • 4.1.4 湿地土壤氮的剖面分布
  • 4.1.5 湿地土壤各形态氮间的相关性
  • 4.2 湿地土壤氮的季节动态
  • 4.2.1 湿地土壤硝态氮含量的季节变化特征
  • 4.2.2 湿地土壤铵态氮含量的季节变化特征
  • 4.2.3 湿地土壤有机氮含量的季节变化特征
  • 4.2.4 湿地土壤全氮含量的季节变化特征
  • 4.3 湿地土壤氮储量
  • 4.3.1 土壤氮储量的计算方法
  • 4.3.2 湿地土壤氮储量估算
  • 第五章 湿地植物氮的积累特征
  • 5.1 生物量及其结构动态特征
  • 5.1.1 地上生物量及其结构动态
  • 5.1.2 地下生物量及其结构动态
  • 5.1.3 枯落物的季节动态
  • 5.2 植物氮积累与分配的季节动态
  • 5.2.1 植物氮含量的季节变化
  • 5.2.2 植物氮积累量的季节变化
  • 5.2.3 植物氮积累速率的季节变化
  • 5.2.4 植物氮分配的季节变化
  • 第六章 湿地枯落物分解与氮释放
  • 6.1 小叶章、乌拉苔草和毛苔草湿地环境特征
  • 6.1.1 水位
  • 6.1.2 温度
  • 6.1.3 其它环境因子
  • 6.2 棉布分解动态
  • 6.2.1 棉布的残留率
  • 6.2.2 棉布的分解速率
  • 6.3 环境因子对分解的影响
  • 6.4 枯落物和根系的分解动态
  • 6.4.1 枯落物和根系的残留率
  • 6.4.2 枯落物和根系的分解速率
  • 6.5 枯落物和根系的质量
  • 6.6 枯落物和根系质量对分解的影响
  • 6.7 枯落物和根系分解过程中氮动态
  • 6.7.1 枯落物和根系分解过程中氮含量的变化特征
  • 6.7.2 分解过程中氮绝对量变化特征
  • 6.8 湿地系统枯落物中氮的现存量
  • 第七章 湿地植物—土壤系统氮循环特征
  • 7.1 湿地植物—土壤系统氮储量和流量计算方法
  • 7.2 湿地植物—土壤系统氮循环特征计算方法
  • 7.3 氮在湿地植物—土壤系统各分室的分配
  • 7.4 氮在湿地植物—土壤系统各分室间的转移
  • 7.5 小叶章、乌拉苔草和毛苔草湿地植物—土壤系统氮循环特征
  • 7.6 湿地植物—土壤系统氮循环模式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情况
  • 相关论文文献

    • [1].湿地植物资源及其保护与开发的对策[J]. 种子科技 2019(15)
    • [2].利用土壤种子库的湿地植物恢复研究概述[J]. 湿地科学 2019(06)
    • [3].细胞型多效能海绵湿地植物景观的构建[J].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20(01)
    • [4].生态功能的湿地植物配置研究[J]. 南方农业 2019(30)
    • [5].湿地植物去除重金属的研究进展[J]. 农技服务 2019(12)
    • [6].中国湿地博物馆“湿地植物探索之旅”活动的设计与实施[J]. 科学教育与博物馆 2017(02)
    • [7].云南省观赏湿地植物资源现状与多样性研究[J]. 林业调查规划 2020(05)
    • [8].湿地植物供碳功能与优化[J]. 生态学报 2018(16)
    • [9].基于低养护持久景观的湿地植物配置模式探讨[J]. 现代园艺 2018(22)
    • [10].环境变化对湿地植物根系的影响研究[J]. 水生态学杂志 2017(02)
    • [11].新疆博斯腾湖湿地植物多样性探究[J]. 南方农业 2017(21)
    • [12].鄱阳湖湿地植物实测高光谱数据分类[J]. 遥感信息 2017(05)
    • [13].打开这本“生命的百科全书”[J]. 少儿科学周刊(少年版) 2016(12)
    • [14].走进湿地植物的世界[J]. 少儿科学周刊(儿童版) 2016(12)
    • [15].银川市湿地植物调查与区系分布分析[J]. 宁夏农林科技 2018(12)
    • [16].4种不同生活型湿地植物对富营养化水体的净化效果[J]. 应用生态学报 2016(10)
    • [17].成都湿地公园湿地植物配置模式及评价研究[J]. 北方园艺 2015(18)
    • [18].临沂湿地植物多样性调查与分析[J]. 湿地科学 2015(05)
    • [19].芜湖湿地植物公园赏荷三首[J]. 东坡赤壁诗词 2015(06)
    • [20].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湿地植物的保护利用现状及合理利用建议[J]. 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 2014(01)
    • [21].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湿地植物的保护利用现状及合理利用建议[J]. 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 2014(04)
    • [22].南京珍珠泉风景区湿地植物应用探讨[J].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2(14)
    • [23].我国湿地植物多样性研究进展[J]. 湿地科学与管理 2010(02)
    • [24].全国最大湿地植物种植基地落户长沙[J]. 湖南林业 2010(07)
    • [25].湿地植物——荷花[J]. 湿地科学与管理 2008(01)
    • [26].广东3种湿地植物新记录[J]. 广东农业科学 2020(01)
    • [27].湿地植物净化效果及机理研究进展[J]. 南方农业 2019(21)
    • [28].着重于生态功能的湿地植物配置浅析[J]. 热带林业 2018(03)
    • [29].全球气候变化对高原湿地植物的影响研究[J]. 绿色科技 2016(10)
    • [30].太湖地区常见湿地植物种类及应用探讨[J]. 北方园艺 2011(17)

    标签:;  ;  ;  ;  ;  ;  ;  

    三江平原不同水位梯度湿地植物—土壤系统氮循环特征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