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丝拉拔和失效过程的有限元模拟及其应用

钢丝拉拔和失效过程的有限元模拟及其应用

论文题目: 钢丝拉拔和失效过程的有限元模拟及其应用

论文类型: 硕士论文

论文专业: 固体力学

作者: 徐贵娥

导师: 李兆霞

关键词: 拉拔,钢丝,人字形裂纹,临界尺寸,积分,有限元

文献来源: 东南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钢丝及钢绞线在国家经济建设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特别是高强度PC钢绞线等第三代高档建筑材料,正被越来越广泛应用于高层建筑、大跨度桥梁等现代大型建筑中,随着我国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的不断加大,其年需求量更呈稳步攀升之势。为保证钢绞线的实物质量及其大生产的连续性、高效性,其原料热轧高碳盘条必须满足以下三个要求:一是力学性能的要求;二是通条性好;三是低的拉拔断丝率。目前,国产热轧高碳盘条与国际先进水平的主要差距就表现在高断丝率上。本文以PC钢绞线用热轧盘条的拉丝形变过程为研究对象,研究如何运用有限元方法和断裂力学理论来模拟金属拉丝成形过程中内部缺陷的形成和演化规律,以及拉丝工艺控制参数对缺陷演化过程的影响。本课题在从拉丝生产现场收集、整理和提供的断口资料的基础上,将断口的形成归结于缺陷的存在,并将缺陷简化为圆盘面状的单个裂纹,将含单个裂纹的钢丝拉拔问题归纳为两类模型:中心裂纹模型和偏心裂纹模型。有限元分析采用了两种途径来对拉丝问题进行分析:其一,分析结果的应力云图可直观地显示复杂应力状态下的盘条中应力集中的特点,在裂纹尖端表现应力奇异性,显示了裂纹可能扩张的趋势,也即断口形成的机理。其二,定量研究。以J积分作为断裂参量对拉拔状态进行评估,从而以J积分判据作为临界状态的度量准则。文中首先通过力学分析说明了中心人字形裂纹形成的机理;然后针对含中心缺陷的拉丝问题提出轴对称计算模型,基于此计算模型研究了模具顶角、摩擦系数等工艺参数对形变区内裂纹尖端应力场分布的影响,得出随着拉丝模具顶角的增大和摩擦系数的减小,裂纹尖端应力集中区域与拉丝轴之间的夹角变小,即形成笔尖状断口的斜角变大,笔尖变得更细长;定量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裂纹尺寸的增加、模具顶角的增大和摩擦系数的增大,J积分值随之增大。在摩擦系数为0.1时,对于相同尺寸的裂纹,J积分数值随着模具顶角的减小而减小,当达到8°后,J积分的数值变化较小,趋于一个定值。缺陷偏离钢丝中心线时,应力分布不均仍是拉拔中的主要特点,环绕裂纹前端有应力集中现象,对于本身几何对称的裂纹,裂纹前端集中应力的分布并不对称,偏心度越大这种不对称更加显著。在接近裂纹的一侧,材料外层的应力集中很突出,可见偏近裂纹的盘条表面受到磨损较严重,而且偏心度越大,外层材料的应力集中越严重,其物理意义即盘条表层受到磨损越严重。由此可见,当偏心度大到一定程度,表层材料在偏近缺陷与远离缺陷的两侧受力严重不均,就可能导致钢丝突发性被拉断,即发生脆断。对不同的裂纹偏心度进行的J积分数值计算和分析研究表明:对应同一偏心度同样尺寸的裂纹,环绕裂纹前端三个不同方位的J积分值有很大的差异,在90°面上的J积分数值较大,表明裂纹更容易在此方位发生扩展;随偏心度的增加,J积分有减小趋势,说明缺陷接近中心轴危害更大,但随着偏心度的增加,由于缺陷有不同部位的组合,可能引发不同的断裂机制,造成不同的断口形态。最后,将有限元分析研究的结果进一步应用于拉丝生产工艺的优化,为改进工艺、降低断丝率提出了指导性建议。

论文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1.1 工程背景

1.1.2 提出的力学问题

1.1.3 涉及的研究领域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塑性大变形

1.3.2 损伤力学和断裂力学及应用

1.3.3 数值仿真分析方法及软件应用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主要研究方法

第二章 拉拔过程的初步分析和研究基础

2.1 拉拔过程的初步受力分析和人字形裂纹预测

2.1.1 简化力学分析

2.1.2 采用上界理论推导的人字形裂纹扩展临界条件

2.2 数值分析基础

2.2.1 裂纹模型中的J积分参量

2.2.2 有限元分析软件中断裂判据的实现

2.2.3 分析过程中所需的材料性能参数测定

2.2.3.1 试验材料及样品的制备

2.2.3.2 应力应变曲线的测量

2.2.3.3 断裂韧性的测定

2.2.3.4 其它相关参数

2.3 本章内容小结

第三章 含中心裂纹拉丝的有限元模拟

3.1 建模的基础

3.2 中心裂纹模型

3.2.1 模型简化及相关假设

3.2.2 建模过程

3.3 含中心裂纹拉丝的应力分析

3.3.1 应力集中

3.3.2 摩擦系数对裂纹演变的影响

3.3.3 半模角对裂纹演变的影响

3.4 中心裂纹模型的可靠性论证

3.5 本章内容小结

第四章 含偏心裂纹拉丝的有限元模拟

4.1 模型简图及相关假设

4.2 建模过程

4.2.1 裂纹前端奇异性处理

4.2.2 实体建模模式到直接生成模式的转变

4.3 含偏心裂纹拉丝的应力分析

4.4 偏心裂纹模型的可靠性论证

4.5 本章内容小结

第五章 以J积分为参量的拉丝状态评估研究

5.1 J积分计算方法及积分路径

5.1.1 二维模型J积分路径的选取

5.1.2 三维模型J积分路径的选取

5.2 中心裂纹模型的J积分计算结果及分析

5.2.1 J积分与模角顶角的关系

5.2.2 J积分与裂纹尺寸的关系

5.2.3 J积分与摩擦系数的关系

5.2.4 裂纹临界尺寸确定

5.3 偏心裂纹模型的J积分计算结果及分析

5.4 分析结果的应用

5.5 本章内容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本文研究的主要成果和结论

6.2 进一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发布时间: 2007-06-11

参考文献

  • [1].起重机用钢丝绳受力分析及疲劳寿命估算研究[D]. 谷海涛.太原科技大学2013
  • [2].捻向及捻距对钢丝绳绳丝力学性能的影响[D]. 段中强.太原科技大学2012

相关论文

  • [1].钢丝在拉拔过程中能量分析及理论应用[D]. 贺成明.贵州大学2008
  • [2].大跨度桥梁缆索用SWRS82B热轧盘条的组织与钢丝扭转性能研究[D]. 徐忠良.东南大学2006
  • [3].高强度珠光体钢丝组织及其三体磨料磨损性能研究[D]. 周丽静.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7
  • [4].剧烈冷拉塑性变形珠光体钢丝组织及性能研究[D]. 宋清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7
  • [5].冷拉拔珠光体钢丝的组织与力学性能[D]. 宫杰.南京理工大学2007
  • [6].高强度钢丝热处理、表面处理工艺研究[D]. 李权大.贵州大学2006
  • [7].拉拔工艺及模具对钢丝力学性能的影响[D]. 马明刚.贵州大学2006
  • [8].ECAP塑性力学分析与拉拔工艺研究[D]. 叶小青.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1
  • [9].高速线材拉拔性能的研究[D]. 李斌.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4
  • [10].预应力钢丝用热轧盘条实验研究[D]. 牛亚然.南京理工大学2004

标签:;  ;  ;  ;  ;  ;  

钢丝拉拔和失效过程的有限元模拟及其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