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非线性光学材料的合成、表征及性质研究

有机非线性光学材料的合成、表征及性质研究

论文摘要

本文合成了具有潜在非线性光学性质和生物活性的3,5-二取代-[1,3,4]-噻二唑-2-硫酮系列8种化合物,探索出产率高、副产物少、条件温和、可重复性好的新合成方法,采用元素分析、紫外光谱、红外光谱及核磁共振谱等分析方法对产物进行了表征。通过量子化学的方法,计算出该系列化合物的二阶非线性光学系数,并测试了部分化合物的荧光性质。合成了具有潜在非线性光学性质和分子识别功能的杯芳烃类化合物,其中,间苯二酚类杯[4]芳烃10种,间苯二胺类杯[4]芳烃10种,采用元素分析、紫外光谱、红外光谱及核磁共振谱等分析方法对产物进行了表征,并测试了部分化合物的荧光性质。合成了具有潜在非线性光学性质的双希夫碱类,(硫代)巴比妥酸类,偶氮类等40多种化合物,还得到了丙酮(2-硝基苯基)腙、苯胺基硫脲、二苯基硫脲、1-(3,5-二甲基-苯基)-3-苯基-硫脲的单晶,采用元素分析、紫外光谱、红外光谱及核磁共振谱等分析方法对产物进行了表征,并测试了部分化合物的荧光性质。在实验中,意外得到了具有爆炸性的化合物三过氧化三丙酮(Triacetonetriperoxide)简称TATP,培养出单晶,采用元素分析、紫外光谱、红外光谱和X—射线单晶衍射等分析方法进行了表征。采用循环伏安等电化学方法,研究了其在生物电化学方面的应用。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选题背景
  • 1.2.研究进展
  • 1.2.1.噻二唑类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 1.2.2.杯芳烃类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 1.2.3.双希夫碱类、(硫代)巴比妥酸类及偶氮类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 1.3.本文的设计思路、工作及创新
  • 第二章 3,5二取代-[1,3,4]-噻二唑-2-硫酮化合物的合成及表征
  • 2.1.实验部分
  • 2.1.1.仪器与试剂
  • 2.1.2.双硫腙类化合物的合成
  • 2.1.3.反应条件优化选择
  • 2.1.4.噻二唑类化合物合成过程
  • 2.2 结果与讨论
  • 2.2.1.噻二唑类化合物结构表征
  • 2.2.2.噻二唑类化合物的荧光性质研究
  • 2.2.3.噻二唑类化合物的非线性光学系数的量子化学研究
  • 第三章 杯芳烃类化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 3.1.实验部分
  • 3.1.1.仪器与试剂
  • 3.1.2.间苯二酚类杯芳烃的合成
  • 3.1.3.间苯二胺类杯芳烃的合成
  • 3.2.结果与讨论
  • 3.2.1.杯芳烃类化合物的结构表征
  • 3.2.2.杯芳烃类化合物的荧光性质研究
  • 第四章 双希夫碱类化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 4.1.实验部分
  • 4.1.1.仪器与试剂
  • 4.1.2.双希夫碱类化合物合成过程
  • 4.2.结果与讨论
  • 4.2.1.双希夫碱类化合物的结构表征
  • 4.2.2.双希夫碱类化合物的荧光性质研究
  • 4.3.化合物丙酮(2-硝基苯)腙的合成及晶体结构
  • 4.3.1.化合物丙酮(2-硝基苯)腙的合成
  • 4.3.2.化合物丙酮(2-硝基苯)腙的元素分析、红外和紫外光谱
  • 4.3.3.化合物丙酮(2-硝基苯)腙的晶体结构
  • 第五章 巴比妥酸类衍生物的合成与表征
  • 5.1.实验部分
  • 5.1.1.仪器与试剂
  • 5.1.2.(硫代)巴比妥酸类衍生物的合成过程
  • 5.2.结果与讨论
  • 5.2.1.(硫代)巴比妥酸类衍生物的结构表征
  • 5.2.2.(硫代)巴比妥酸类衍生物的荧光性质研究
  • 第六章 偶氮染料类化合物的合成及表征
  • 6.1.实验部分
  • 6.1.1.仪器与试剂
  • 6.1.2.偶氮染料的合成过程
  • 6.2.结果与讨论
  • 6.2.1.偶氮染料类化合物结构表征
  • 6.2.2.偶氮染料类化合物荧光性质研究
  • 第七章 三过氧化三丙酮和硫脲类化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 7.1.实验部分
  • 7.1.1.仪器与试剂
  • 7.1.2.TATP的合成
  • 7.2
  • 7.2.1.TATP的元素分析、紫外和红外光谱
  • 7.2.2.TATP的晶体结构
  • 7.2.3.Hb/TATP/CPE修饰电极的电化学表征
  • 7.3
  • 7.3.1.化合物二苯基硫脲的合成
  • 7.3.2.化合物二苯基硫脲的元素分析红外和紫外光谱
  • 7.3.3.化合物二苯基硫脲晶体结构
  • 7.4
  • 7.4.1.化合物1-(3,5-二甲基-苯基)-3-苯基-硫脲的合成
  • 7.4.2.化合物1-(3,5-二甲基-苯基)-3-苯基-硫脲晶体结构
  • 7.5
  • 7.5.1.化合物苯胺基硫脲的合成
  • 7.5.2.化合物苯胺基硫脲晶体结构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相关论文文献

    • [1].系列均三唑并噻二唑类化合物的合成及抗癌活性研究[J]. 化学研究与应用 2020(02)
    • [2].1,3,4-噁二唑和1,3,4-噻二唑衍生物的设计、合成和生物活性研究[J]. 有机化学 2020(03)
    • [3].1,3,4-噻二唑三氮烯化合物的合成和生物活性研究[J]. 有机化学 2019(04)
    • [4].含苯并咪唑环的1,3,4-噻二唑酰胺衍生物的合成与抑菌活性[J]. 农药学学报 2017(04)
    • [5].1,3,4-噻二唑衍生物的合成与应用[J]. 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学报 2016(02)
    • [6].1,3,4-噻二唑衍生物合成及其生物活性研究进展[J]. 化学通报 2016(10)
    • [7].2-甲基-5,7-二氧代-1,3,4-噻二唑[3,2-a]并嘧啶及其衍生物的合成[J]. 化学试剂 2013(12)
    • [8].1,2,3-噻二唑联1,3,4-噻二唑衍生物的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J]. 有机化学 2013(11)
    • [9].1,3,4-噻二唑类衍生物的农药活性研究进展[J]. 精细化工中间体 2018(04)
    • [10].新型含嘧啶环结构的1,3,4-噻二唑硫醚类化合物的合成及生物活性[J]. 有机化学 2017(04)
    • [11].含1,3,4-噻二唑希夫碱衍生物及其金属配合物的合成和荧光性能研究[J].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04)
    • [12].新型含哌嗪1,3,4-噻二唑酰胺衍生物的合成及其生物活性[J]. 合成化学 2015(11)
    • [13].新的噻二唑型猪去氧胆酸分子钳的微波合成[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06)
    • [14].新型1,3,4-噻二唑衍生物的合成[J]. 合成化学 2014(02)
    • [15].三种噻二唑衍生物对小麦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J]. 湖北农业科学 2012(14)
    • [16].1,3,4-噻二唑-2,5-二硫乙酰芳胺的合成及其抑菌性能研究[J]. 西北林学院学报 2011(01)
    • [17].2-溴-1,3,4-噻二唑的合成[J]. 浙江化工 2009(02)
    • [18].1,3,4-噻二唑及其衍生物的研究进展[J]. 化工中间体 2009(06)
    • [19].2,5-二取代1,3,4-噻二唑的合成[J]. 化工中间体 2009(07)
    • [20].2,5-二取代1,3,4-噻二唑的合成[J]. 辽东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02)
    • [21].噻二唑衍生物的合成及应用综述[J]. 渤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02)
    • [22].咪唑并[2,1-b][1,3,4]噻二唑及杂环氨曼尼希碱盐酸盐的合成及抗菌活性[J]. 药学学报 2008(09)
    • [23].6-甲基-2-苯基咪唑[2,1-b]并-1,3,4-噻二唑-5-N'-取代苯基亚甲基碳酰肼的设计与合成[J]. 化学试剂 2017(04)
    • [24].两种噻二唑衍生物对铜缓蚀性能的研究[J]. 化学研究与应用 2017(04)
    • [25].新型含氟1,2,4-三唑[3,4-b]-1,3,4-噻二唑衍生物的合成及其除草活性[J]. 合成化学 2017(06)
    • [26].新型菲并二氧化噻二唑类染料的合成及性能[J]. 分子科学学报 2016(04)
    • [27].新型2,5-二取代-1,3,4-噻二唑衍生物的合成与生物活性[J]. 有机化学 2015(01)
    • [28].含噻二唑环噻吩并[2,3-d]嘧啶类含氟衍生物的合成及抗肿瘤活性[J]. 精细化工 2015(06)
    • [29].2,5-二芳基-噻二唑的合成及其缓蚀性能研究[J]. 化学研究与应用 2015(07)
    • [30].具有农药活性的1,2,3-噻二唑衍生物[J]. 农药 2015(07)

    标签:;  ;  ;  ;  ;  ;  ;  

    有机非线性光学材料的合成、表征及性质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