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种蠕形螨酸性磷酸酶、碱性磷酸酶染色方法的研究和正交试验法建立山羊蠕形螨ISSR-PCR的最佳反应体系

三种蠕形螨酸性磷酸酶、碱性磷酸酶染色方法的研究和正交试验法建立山羊蠕形螨ISSR-PCR的最佳反应体系

论文摘要

目的探索毛囊蠕形螨、皮脂蠕形螨和山羊蠕形螨体内两种酶的染色方法:酸性磷酸酶染色采用Gomori铅-二甲基亚砜法(dimethyl sulfoxide, DMSO);碱性磷酸酶染色采用偶氮偶联法(Kaplow法),确定这两种酶在螨体内的存在及分布情况。为进一步研究这两种酶在螨体内的生理功能和致病性打下基础。改良山羊蠕形螨基因组DNA的提取方法,用正交试验法筛选出山羊蠕形螨ISSR-PCR (Inter-simple sequence repeat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的最佳反应体系,并用梯度PCR方法筛选出此PCR的最佳退火温度,为利用ISSR分子标记研究蠕形螨的遗传多样性奠定基础。方法用自制刮片式取螨器加压刮取人额部皮脂,用镊式取螨器加压刮取人鼻翼处皮脂;切开新鲜山羊皮下结节取出其中干酪样物;将样本与洗洁精混合均匀,在解剖镜直视下,用自制挑螨针将螨从皮脂中分离并反复清洗干净并分类。将洁净螨体置于双蒸水中,于-20℃冰箱中冷冻24小时后,采用蠕形螨整体染色法染色:用Gomori铅-DMSO法对三种蠕形螨酸性磷酸酶进行染色,用偶氮偶联法对三种蠕形螨的碱性磷酸酶进行染色,并分别设立去底物阴性对照组。用自然沉降法收集山羊蠕形螨,用基因组DNA提取试剂盒提取山羊蠕形螨DNA并以此为模板,以加拿大British Columbia大学设计的ISSR引物序列UBC848: (CA)8RG (R为一分子的嘧啶)为引物,利用正交试验法,建立一个L16(45) (L表示正交表;16表示有16行,即安排16次试验;5表示5列,即有五个因素;4表示每列有四个水平)的正交表,从Mg2+浓度、dNTPs浓度、引物用量、DNA模板用量和TaqDNA聚合酶5个因素、各4个水平对山羊蠕形螨ISSR-PCR反应体系进行优化,用极差分析和方差分析分析结果,并根据筛选出的最佳水平组合,用梯度PCR的方法筛选PCR反应过程的最佳退火温度。结果经过染色,三种蠕形螨体内酸性磷酸酶所在部位被染成棕黄色,碱性磷酸酶所在部位被染成紫蓝色或紫黑色,阴性对照组均不显色。找出了一种快速清洗山羊蠕形螨及提取山羊蠕形螨基因组DNA的方法,大大缩短了DNA提取时间。通过正交试验法,筛选出山羊蠕形螨ISSR-PCR的最佳反应体系,即25μ1反应体系中包括:1×PCR缓冲液,2.0mmol/L Mg2+ 0.4mmol/LdNTPs,30pmol引物,30~60ng模板DNA,2.0U Taq晦。通过梯度PCR试验筛选出引物UBC848的最佳退火温度为49℃。结论本实验用Gomori铅-DMSO法对三种蠕形螨酸性磷酸酶染色,用偶氮偶联法对三种蠕形螨碱性磷酸酶染色,结果显示实验组三种蠕形螨体内都有不同程度的着色,再次证明了三种蠕形螨体内都有酸性磷酸酶和碱性磷酸酶的存在,为进一步研究这两种酶在螨体内的生理功能和致病性打下基础。结果还显示不同时期、不同种类的螨体着色强弱有差异,说明不同时期、不同种类的蠕形螨体内酶的活性不同。正交试验法既可分析不同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又可得出正交表中最佳处理组合,还可以分析每一因素不同水平对扩增结果产生的影响,从中得出最优水平的组合,弥补了单因素试验法和完全组合设计的不足,本试验选用L16(45)正交表,1次进行了16组PCR扩增,分析了Mg2+、dNTPs、引物、DNA模板和Taq DNA聚合酶对ISSR-PCR扩增的影响,得出了稳定且重复性好的ISSR反应体系;并通过梯度PCR法筛选出了引物UBC848的最佳退火温度为49℃,这一扩增体系和退火温度的建立为今后利用ISSR标记研究蠕形螨的遗传多样性做了前期准备。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符号说明
  • 前言
  • 第一章 三种蠕形螨酸性磷酸酶、碱性磷酸酶染色方法的研究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第二章 正交试验法建立山羊蠕形螨ISSR-PCR的最佳反应体系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附图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相关论文文献

    • [1].极小种群喙核桃ISSR-PCR反应条件的建立与优化[J]. 广西科学院学报 2020(01)
    • [2].龙头鱼ISSR-PCR多态性引物最佳退火温度的筛选[J]. 江苏农业科学 2020(08)
    • [3].贵州山核桃ISSR-PCR反应体系建立及优化[J].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20(02)
    • [4].华北蓝盆花ISSR-PCR引物筛选及反应体系优化[J]. 分子植物育种 2020(17)
    • [5].宁夏马铃薯镰刀菌根腐病病原菌的ISSR-PCR标记体系建立及其遗传多样性分析[J]. 植物保护学报 2020(05)
    • [6].闹羊花ISSR-PCR反应体系建立及优化[J]. 北方园艺 2020(21)
    • [7].基于PAGE检测技术的平菇ISSR-PCR体系的建立和优化[J]. 北方园艺 2017(02)
    • [8].穿龙薯蓣ISSR-PCR反应体系的优化及引物筛选[J]. 时珍国医国药 2016(11)
    • [9].西葫芦ISSR-PCR反应体系优化及引物筛选[J]. 山西农业科学 2017(03)
    • [10].新疆野苹果基因组提取优化及模板浓度对ISSR-PCR影响[J]. 天津农学院学报 2017(01)
    • [11].濒危藏药桃儿七ISSR-PCR反应体系的建立与优化[J]. 分子植物育种 2017(04)
    • [12].马齿苋ISSR-PCR反应体系与反应条件的优化[J]. 安徽农业科学 2017(13)
    • [13].番石榴最适ISSR-PCR反应体系的建立与验证[J]. 中国南方果树 2017(04)
    • [14].水葫芦苗ISSR-PCR体系的优化与引物筛选[J]. 分子植物育种 2017(08)
    • [15].越桔ISSR-PCR反应体系建立与优化[J].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09)
    • [16].绿竹ISSR-PCR反应体系的建立与优化[J]. 江苏农业科学 2017(15)
    • [17].西藏嵩草ISSR-PCR反应体系优化研究[J]. 广西植物 2016(08)
    • [18].麻花秦艽ISSR-PCR反应体系的建立与优化[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5(06)
    • [19].钩栗ISSR-PCR反应体系的建立与优化[J].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2015(02)
    • [20].南酸枣ISSR-PCR反应体系的建立及优化[J]. 南方林业科学 2015(02)
    • [21].甘西鼠尾草ISSR-PCR反应体系的建立与优化[J]. 安徽农业科学 2015(27)
    • [22].红芪ISSR-PCR体系的建立及优化[J]. 分子植物育种 2017(08)
    • [23].油用牡丹ISSR-PCR反应体系的建立和优化[J]. 分子植物育种 2017(08)
    • [24].郁金香ISSR-PCR体系建立与优化[J]. 分子植物育种 2016(04)
    • [25].黄枝油杉ISSR-PCR反应体系的建立与优化[J]. 种子 2016(06)
    • [26].云生毛茛ISSR-PCR体系优化与引物筛选[J]. 生物技术通报 2016(09)
    • [27].华扁穗草ISSR-PCR反应体系优化及引物筛选[J]. 中国草地学报 2014(06)
    • [28].茭草ISSR-PCR体系的优化[J]. 中国农学通报 2015(06)
    • [29].金樱子ISSR-PCR反应体系的建立与优化[J]. 时珍国医国药 2015(03)
    • [30].红三叶ISSR-PCR反应体系的建立与优化[J]. 草原与草坪 2015(02)

    标签:;  ;  ;  ;  ;  ;  ;  

    三种蠕形螨酸性磷酸酶、碱性磷酸酶染色方法的研究和正交试验法建立山羊蠕形螨ISSR-PCR的最佳反应体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