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异羟肟酸类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的合成、活性评价

新型异羟肟酸类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的合成、活性评价

论文摘要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s)是肿瘤治疗的重要靶点,HDAC抑制剂通过抑制HDACs的活性,进而影响组蛋白的乙酰化水平,改变染色质的结构和功能,调控基因的表达。HDAC印制剂在体内体外可通过多种途径发挥抗肿瘤效应,包括诱导肿瘤细胞生长阻滞、分化和凋亡,阻止肿瘤的侵袭和转移,抑制肿瘤血管和淋巴管的生成等。异羟肟酸类化合物是一类典型的HDAC抑制剂。因此,设计邻硝基苯丙酸作为苯基异羟肟酸的载体,降低其细胞毒作用;但肿瘤细胞中水解酶与还原酶比正常细胞高,而pH值低,使硝基在肿瘤细胞中优先还原,而载体部分在高活性氨基水解酶,低pH值和硝基还原所得氨基的邻助效应下环合,迅速水解释放苯基异羟肟酸,并在肿瘤细胞中产生细胞毒作用,提高了苯基异羟肟酸对肿瘤细胞的选择性。以硝基苯衍生物为原料,在雷尼镍存在下经水合肼还原得苯基羟胺衍生物,再与苯甲酰氯缩合得N-取代的苯基羟胺衍生物,最后经邻硝基苯丙酸酯化得目标化合物,并用1HNMR、13CNMR、IR和HRMS确证其结构。运用MTT法研究新合成的异羟肟酸衍生物以及邻硝基苯乙酸为载体的苯基异羟肟酸衍生物对细胞增殖的抑制活性,结果表明,化合物5b和8b对三种人源性肿瘤细胞株均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明显优于伏立诺他(SAHA)。它们对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是通过诱导细胞凋亡和部分阻滞细胞周期来实现的。体内抗肿瘤活性研究也显示,化合物5a,5b,8b和9b的毒性低于SAHA的毒性;化合物5b和8b各剂量组的抑瘤率明显优于SAHA,说明其选择性、安全性比起SAHA均有所提高。因而本文设计合成的异羟肟酸衍生物有望发展成为新型的HDAC抑制剂。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研究背景
  • 1.1 引言
  • 1.2 肿瘤的发病机制
  • 1.2.1 肿瘤发生和发展的外部因素
  • 1.2.2 肿瘤发生和发展的内部因素
  • 1.3 肿瘤治疗药物及其作用靶点的研究现状
  • 1.3.1 作用于细胞周期分子的抗癌药物
  • 1.3.2 作用于细胞信号转导分子的抗癌药物
  • 1.3.3 抗癌细胞转移和侵袭的药物
  • 1.3.4 抗肿瘤血管生成的药物
  • 1.3.5 端粒酶抑制剂
  • 1.4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及其作用机制
  • 1.4.1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s)
  • 1.4.2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与肿瘤的关系
  • 1.4.3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的作用机制
  • 1.4.4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的常见分类
  • 1.5 立题依据
  • 第二章 目标化合物的结构设计和合成路线
  • 2.1 目标化合物的结构设计
  • 2.2 目标化合物的合成路线
  • 第三章 实验部分
  • 3.1 实验仪器、试剂及规格
  • 3.1.1 实验仪器
  • 3.1.2 试剂及规格
  • 3.2 实验步骤及结果
  • 第四章 目标化合物的生物活性评价
  • 4.1 体外细胞毒性试验
  • 4.1.1 实验仪器与试剂
  • 4.1.2 实验原理
  • 4.1.3 实验步骤
  • 4.1.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2 细胞周期实验
  • 4.2.1 实验仪器与试剂
  • 4.2.2 实验原理
  • 4.2.3 实验步骤
  • 4.2.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3 细胞凋亡实验
  • 4.3.1 实验仪器与试剂
  • 4.3.2 实验原理
  • 4.3.3 实验步骤
  • 4.3.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4 急性毒性试验
  • 4.4.1 实验仪器试剂
  • 4.4.2 实验对象
  • 4.4.3 实验步骤
  • 4.4.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5 动物体内抗肿瘤实验
  • 4.5.1 实验仪器与试剂
  • 4.5.2 实验对象
  • 4.5.3 实验步骤
  • 4.5.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抗冻蛋白抗冻活性评价方法的研究进展[J].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2017(01)
    • [2].硫磺回收催化剂活性评价装置及方法的改进[J]. 齐鲁石油化工 2015(02)
    • [3].多糖提取和抗氧化活性评价方法的研究现状和进展[J]. 动物营养学报 2016(11)
    • [4].1个广谱抗真菌天然产物的快速鉴定及活性评价[J]. 安徽农业科学 2016(33)
    • [5].学习过程活性评价在专业实操课教学中的应用探微[J]. 职业教育研究 2010(08)
    • [6].石韦辐照保藏技术及抑菌活性评价研究[J]. 时珍国医国药 2020(06)
    • [7].模式生物线虫在药物复杂体系活性评价中的应用[J].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2015(03)
    • [8].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N-(6-氧代-6-(苯氨基)己基)-2-氨基苯甲酰胺类衍生物的设计、合成与活性评价[J]. 中国新药杂志 2019(09)
    • [9].7-硫代黄酮衍生物的合成及其抗癌活性评价[J]. 常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06)
    • [10].“老鹰茶标准化加工技术及产品活性评价研究”科技成果评价暨省公益技术应用研究项目验收会顺利召开[J]. 中国茶叶加工 2018(02)
    • [11].基于关键细胞信号转导效应靶标建立抗肝纤维化中药的生物活性评价与质量控制新方法[J].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20(04)
    • [12].吡啶查尔酮衍生物的合成及抑制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活性评价[J]. 有机化学 2017(04)
    • [13].基于紫杉醇和氮芥协同前药的设计、合成与活性评价(英文)[J]. Journal of Chinese Pharmaceutical Sciences 2013(02)
    • [14].浅析二氧化硫氧化制硫酸催化剂的活性评价[J]. 硫磷设计与粉体工程 2011(05)
    • [15].水中痕量污染物雌激素的内分泌干扰活性评价[J]. 净水技术 2013(01)
    • [16].酰胺类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的设计合成及活性评价[J]. 药学学报 2017(06)
    • [17].新型绿原酸酰胺衍生物的合成与生物活性评价[J]. 中国药学杂志 2016(04)
    • [18].新的α-氨基酰胺衍生物的设计合成及活性评价[J]. 国际药学研究杂志 2020(07)
    • [19].常见生物模型抗氧化活性评价方法的研究进展[J]. 中国食品添加剂 2015(03)
    • [20].联苯类PD-L1抑制剂的设计合成及生物活性评价[J]. 中国药物化学杂志 2019(06)
    • [21].蛋白质精氨酸甲基转移酶5抑制剂的设计、合成及活性评价[J]. 药学学报 2020(08)
    • [22].植物提取物体外抗氧化活性评价方法研究进展[J]. 中国粮油学报 2012(11)
    • [23].新型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的合成及其活性评价[J]. 国际药学研究杂志 2017(06)
    • [24].铜系低变催化剂实验室活性评价方法探讨[J]. 化工生产与技术 2012(02)
    • [25].红毛菜抗氧化肽的分离纯化及其活性评价[J]. 泉州师范学院学报 2020(02)
    • [26].基于整合药理学的中药现代研究进展[J]. 中国中药杂志 2018(07)
    • [27].HepG2胰岛素抵抗细胞模型的诱导及其在生物活性评价中的应用[J].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2018(08)
    • [28].基于生物热力学的不同产地柴胡抑菌活性评价[J]. 食品工业科技 2020(01)
    • [29].含N-烷基哌嗪取代呋喃查尔酮类化合物的合成及其生物活性评价[J]. 化学通报 2018(01)
    • [30].新型代谢综合征治疗药物的设计、合成及生物活性评价[J]. 国际药学研究杂志 2017(04)

    标签:;  ;  ;  ;  ;  

    新型异羟肟酸类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的合成、活性评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