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癌活性成分MPD的生物转化研究

抗癌活性成分MPD的生物转化研究

论文题目: 抗癌活性成分MPD的生物转化研究

论文类型: 硕士论文

论文专业: 药物化学

作者: 苏丽娜

导师: 姚新生

关键词: 甲基原薯蓣皂苷,抗癌活性化合物,生物转化,药物代谢,大鼠体内

文献来源: 沈阳药科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化合物MPD是以稻瘟霉活性筛选体系为指标从抗癌中药粉背薯蓣(Dioscorea hypoglauca)中分离得到的甾体皂苷类抗癌活性化合物,其化学结构已通过波谱解析结合化学方法得到了确认。 本论文对MPD进行了生物转化研究,包括MPD的微生物转化及MPD在大鼠体内代谢转化两个部分。研究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更多结构新颖、高活性、低毒性的转化产物,通过系列转化产物结构变化与活性消长的关系进行构效关系的分析;此外,通过不同给药途径的MPD大鼠体内代谢研究,可以了解生物体对MPD的影响,为MPD的临床前药物动力学实验奠定基础。 在MPD微生物转化研究中,在采用29种真菌进行预试基础上,筛选出了几个对MPD具有较好转化能力的菌种,并对其中两种真菌—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AS3.1858)和微紫青霉(Penicillium janthinellum,AS3.510)进行了放大培养。发酵液经用溶剂分配萃取,Diaion HP-20开放柱、中低压硅胶柱色谱,ODS开放柱色谱,Rp-HPLC等多种化学及色谱学手段进行了分离,得到了系列的转化产物。从黑曲酶(AS3.1858)转化MPD的发酵液中分离得到9个转化产物,鉴定了7个;从微紫青酶(AS3.510)转化MPD的发酵液中分离并鉴定了10个转化产物。两种微生物对MPD的转化产物主要是甾体皂苷和孕甾皂苷。在黑曲酶转化产物中,有两个转化产物为少见的甾体母核C-3位羟基游离、C-26位连有葡萄糖的单糖链呋甾皂苷。微紫青霉转化产物中甾体母核C-22和C-23之间引入双键、C-20引入羟基的呋甾皂苷为新化合物。在微紫青酶转化产物中得到了两个孕甾皂苷,发现从甾体皂苷到孕甾的转化可以通过微生物转化一步实现,这一发现丰富了生物转化反应的类型,提供了一条用以制备雄烯二酮的新途径。通过对转化产物的结构以及转化产物之间关系的分析,分别对两种微生物转化MPD的可能转化途径进行了推测。 在MPD大鼠体内代谢产物研究中,分别以灌胃和尾静脉注射两种不同给药方式进行了生物样品的累积、代谢产物的分离以及结构鉴定工作。在以灌胃为给药途径的代谢研究中,从粪样和尿样中共分离并鉴定了10个代谢产物;在以尾静脉注射给药的代谢研究中,从尿样中分离得到了18个代谢产物,鉴定了其中14个代谢产物。这些代谢产物大都是经过水解、氧化等反应生成的一相代谢产物,主要为螺甾皂苷和MPD相关的次级呋甾皂苷。基于对代谢产物结构之间相关性的分析,分别对这两种给药方式的代谢途径进行了推测。 经采用MTT法测定了各转化产物对四种肿瘤细胞HepG2、MCF-7、NCI-H460和SF-268

论文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前言

1.1 生物转化研究的概念及意义

1.2 生物转化研究的方法

1.3 转化产物的检测方法

1.4 抗癌活性化合物MPD简述

1.5 立题依据

第二章 MPD的微生物转化研究

2.1 转化用菌株的筛选

2.2 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对MPD转化的放大研究

2.3 微紫青霉(Penicillium Janthinellum)对MPD转化的放大研究

第三章 MPD的大鼠体内代谢研究

3.1 MPD大鼠体内代谢(灌胃给药)

3.2 MPD大鼠体内代谢(尾静脉注射给药)

第四章 MPD生物转化样品的结构解析

4.1 生物转化产物的编号、名称和结构

4.2 生物转化产物的结构解析

第五章 生物转化样品的活性测试

5.1 体外细胞毒活性

5.2 构效关系的分析

第六章 实验部分

第七章 小结与讨论

参考文献

缩略语说明

附录

致谢

发布时间: 2006-11-27

相关论文

  • [1].三七茎叶皂苷的生物转化与转化产物的化学研究[D]. 张德东.辽宁中医药大学2009
  • [2].黄荆子抗肿瘤活性成分及生物转化研究[D]. 申璀.中南大学2007
  • [3].米曲霉生物转化盾叶薯蓣中甾体皂苷的研究[D]. 齐珊珊.大连理工大学2009
  • [4].淫羊藿黄酮苷类物理、生物转化及其机理研究[D]. 王亚乐.江苏大学2008
  • [5].米曲霉对穿山龙中甾体皂苷的生物转化[D]. 全波.沈阳药科大学2006
  • [6].苦瓜过氧化物酶对茋类及黄酮类天然产物的生物转化研究[D]. 于蓓蓓.山东大学2007
  • [7].三种真菌对莪术醇微生物转化的研究[D]. 孙敏鸽.沈阳药科大学2007
  • [8].百两金皂苷A和B微生物转化研究[D]. 隋玉辉.沈阳药科大学2007
  • [9].白藜芦醇苷的生物转化及其产物稳定性的研究[D]. 王旭.沈阳药科大学2007
  • [10].利用重组F26G实现呋甾皂苷向螺甾皂苷生物转化的研究[D]. 王亮.沈阳药科大学2001

标签:;  ;  ;  ;  ;  

抗癌活性成分MPD的生物转化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