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属高校债务成因分析及对策研究

安徽省属高校债务成因分析及对策研究

论文摘要

在“高校扩招”教育政策影响下,安徽高等教育实现了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历史性跨越,为富民强省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支撑和技术支持。然而,安徽高等教育在取得显著成绩的同时,也产生了一定的制约高校持续发展的负面因素,巨大的债务负担便是其中之一,由于财政投入相对不足,学费标准保持不变,使高校陷入了“吃饭靠拨款,运行靠收款,发展靠贷款”的尴尬境地。据安徽省教育厅调研显示,到2008年末,安徽省省属高校91所,高校贷款总额85.5亿元。省属高校债务呈现六个特征:一是从贷款主体看,本科及重点院校贷款高;二是从全国范围看,安徽贷款总体规模相对较小;三是从贷款期限看,短期和流动负债多;四是从贷款资金流向看,基建支出较大,银行贷款主要用于基本设施建设;五是从贷款需求看,贷款需求仍然很迫切;为了寻求符合安徽省属高校实际的债务化解对策,本文从四个角度对安徽省属高校债务成因进行分析。首先通过产权角度对安徽省属高校债务成因进行分析,发现普遍存在着教育产权模糊,政校责权不分问题。其次通过监管角度对安徽省属高校债务成因进行分析,发现监管弱化失位是债务危机形成的监管原因。政府监管滞后、高校监管弱化、银行监管失位、社会监管无力等一系列问题客观导致高校银行债务的形成。再次通过寻租角度对安徽省属高校债务成因进行分析,发现利益各方存在明显的“利益驱动”,具有一定的“寻租”动机。地方政府受“以校兴城”动机驱动。省属高校受“迎评促建”动机驱动,商业银行受“求利”动机驱动,导致高校贷款剧增。第四是通过公共财政视角对安徽省属高校债务成因进行分析,发现安徽省级和地方财政投入相对不足是债务危机形成的间接原因。为了更好的促进安徽省属高校债务化解,本文借鉴国内外高校贷款化解经验和举措。如美国透过联邦和州政府财政扶持、实施贷款贴息,鼓励高校运用市场手段融资,发行高校教育债券和彩票,成立教育基金会、鼓励社会捐赠,增加高校收入,化解高校贷款危机。香港特区政府加大财政拨款,出台捐赠配套政策,帮助高校筹集办学资金。国内省市通过提高生均拨款、实行贷款贴息、加大财政投入,推行土地置换、实施债务转换,稳定贷款规模、严控增量贷款,设置债务预警、降低债务风险,建立偿债基金、化解债务危机。在对安徽省属高校成因分析和借鉴国内外债务化解经验基础上,本文从五个方面提出化解危机的对策。第一是完善产权制度、优化治理结构。通过合理明确的产权安排,引导鼓励社会资本进入高等教育领域,激活民间办学积极性;通过优化治理结构,建立“决策科学、管理民主、运转高效、监督有力”的大学治理结构。第二是加大监督力度、完善监管体系。首先加大政府监管力度,加强教育、财政、规划、建设、金融等部门协调和互动,资源共享、信息共通,动态监控高校债务变动信息和异常情况。其次增强高校还贷意识,克服“学校贷款、政府买单”的错误心理。再次强化银行评审责任,发挥银行评审专业优势,控制高校信贷规模,防范高校信贷风险。第三是调整债务结构,实施债务重组。按照“政府不能不管、高校不能放弃、社会不要责难”的化解理念,坚持“解决当前,着眼长远”的工作思路,政府积极指导协调、牵线搭桥,引导高校适当选择“短改长”、“短改短”、“长改短”等方式,重组高校到期债务。省属高校结合发展规划,选择适当方式,推行土地置换,盘活高校存量资产,缓解高校资金短缺,化解高校债务危机。第四是改进评价指标,转变发展方式。首先改进教育质量考核指标,增加地方政府支持高校发展指标和财政支出绩效考核指标。其次改进财政拨款方式,改革探索建立适应公共财政和高校内涵发展要求拨款模式,强化财政资金绩效考核,坚持财政资金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建立健全绩效管理目标和评价体系,充分发挥资金使用效益。第五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拓宽融资渠道。首先要重新测定教育成本,省属高校引入权责发生制,科学划分支出范围和支出期间,重新测定生均培养成本,并以此作为国家财政拨款、制定收费标准的基准。其次建议政府发行教育债券和彩票,筹集高校建设资金。再次鼓励高校创新项目合作模式,通过项目租赁,减轻资金压力,转嫁经营风险,减少融资成本,实现“校企合作”双赢。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文献综述
  • 1.3 研究内容和结构
  • 1.4 研究创新点
  • 1.5 相关概念界定
  • 第2章 理论概述
  • 2.1 产权理论
  • 2.2 教育经济理论
  • 2.3 公共财政理论
  • 2.4 寻租理论
  • 第3章 安徽省属高校债务现状与特征
  • 3.1 安徽省属高校债务现状
  • 3.2 安徽省属高校债务特征
  • 第4章 安徽省属高校债务原因分析
  • 4.1 产权不明是债务危机形成的体制原因
  • 4.2 监管弱化失位是债务危机形成的监管原因
  • 4.3 多方利益驱动是债务危机形成的直接原因
  • 4.4 公共财政投入不足是债务危机形成的间接原因
  • 第5章 国内外高校债务化解措施及启示
  • 5.1 美国高校债务化解措施及启示
  • 5.2 香港特区高校资金筹集措施及启示
  • 5.3 国内其他省份债务化解措施及启示
  • 第6章 安徽省属高校债务化解对策建议
  • 6.1 健全现代大学制度,优化高校治理结构
  • 6.2 加大监督力度,完善监管体系
  • 6.3 调整债务结构,实施债务重组
  • 6.4 改进评价指标,转变发展方式
  • 6.5 发挥市场机制,拓宽融资渠道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江苏省属高校新会计制度下支出管理问题探讨——以江苏省A高校为例[J]. 经济师 2017(01)
    • [2].省属高校毕业生就业预警系统的构建与思考[J]. 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4)
    • [3].比较视域下中部六省省属高校生物学学科基础研究能力分析[J]. 教育现代化 2017(26)
    • [4].驻石省属高校大学生创业现状及分析[J]. 赤子(上中旬) 2017(01)
    • [5].湖北省省属高校政府采购工作座谈会在汉召开[J]. 中小学实验与装备 2008(02)
    • [6].还高校一方净土——对省属高校腐败现象的观察与思考[J]. 新长征(党建版) 2018(02)
    • [7].济南校园欺凌调查[J]. 齐鲁周刊 2016(45)
    • [8].西部省属高校大学生学习失范行为实证研究[J]. 新校园(上旬) 2016(09)
    • [9].省属高校今年计划招生25.2万人增招5.5%[J]. 安徽教育 2009(02)
    • [10].省属高校学报的发展困境及对策[J].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20(06)
    • [11].河北省省属高校来华留学生现状、问题、对策研究[J].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 2019(22)
    • [12].要闻·地方[J]. 中国招标 2017(28)
    • [13].省属高校高层次人员引进困境与对策:以南京高校为例[J]. 教育现代化 2017(24)
    • [14].大众化背景下省属高校精英人才培养研究[J]. 文教资料 2013(15)
    • [15].甘肃省省属高校融资体制问题研究[J]. 甘肃科技纵横 2012(04)
    • [16].黑龙江省省属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影响因素及对策[J].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10(03)
    • [17].湖北省属高校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掠影[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09(17)
    • [18].建设一流实验室推动省属高校“双一流”发展[J]. 实验室科学 2020(03)
    • [19].省属高校研究生生源质量现状与对策分析——以某省属“双一流”建设高校为例[J].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9(09)
    • [20].江苏省属高校综合评价录取改革试点工作的思考[J]. 信息系统工程 2016(11)
    • [21].社会转型期影响省属高校稳定的因素及对策探究[J]. 新西部 2017(27)
    • [22].地方省属高校硕士生科研制度供给问题及对策[J].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5(01)
    • [23].江苏省属高校大学生健康素养现状与策略研究[J].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04)
    • [24].新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调查研究——以吉林省省属高校为例[J]. 吉林教育 2020(11)
    • [25].确保省属高校学习实践活动取得扎实成效[J]. 安徽教育 2010(01)
    • [26].洛阳市省属高校图书馆联盟建设研究[J].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14(15)
    • [27].吉林省省属高校科研成果转化供需信息平台建设研究[J].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 2013(10)
    • [28].省属高校专业课双语教学现状与发展对策[J].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 2010(01)
    • [29].黑龙江省省属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存在的原因分析[J].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8(02)
    • [30].“双一流”建设背景下省属高校图书馆现状调研与分析——以湖北省为例[J].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9(02)

    标签:;  ;  ;  ;  

    安徽省属高校债务成因分析及对策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