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资本充足率监管对美国银行的影响和对中国的启示

美国资本充足率监管对美国银行的影响和对中国的启示

论文摘要

资本充足率是指银行资本(银行所拥有的永久归银行支配使用的自有资金)与全部风险资产的比例。它是国际上通用的巴塞尔协议规定的银行监管的重要指标之一,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开始,美国等发达国家一直使用该指标来控制商业银行风险。2004年3月1日,中国银监会也正式引入了资本充足率概念,规定“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不得低于百分之八”。2006年引入新巴塞尔协定后,商业银行的最低资本充足率被提高到12%。在此背景下,资本充足率监管对商业银行会产生何种影响,银行将采取什么措施应对不断提高的资本充足率要求成为我们关心的问题。为了回答这些问题,我们把目标锁定在资本充足率监管已平稳使用十几年的美国银行中,期望通过对美国银行的研究,为中国银行监管提供借鉴。本文采用了美国银行1996年初至2006年底的数据,在控制宏观经济情况,市场情况,监管情况和银行自身金融风险情况下,分别建立多要素回归模型,局部调整模型及概率回归模型,考察了美国资本充足率监管对美国银行资本持有策略,股票发行策略以及贷款出售策略的影响。研究变量上,我们区分了强制监管和自发行为的影响,比以往任何研究都全面细致;研究方法上,概率回归模型在银行对策中的使用,使研究结果更具可比性和说服力。回归结果显示,收到监管机构发放的正式文件的银行,资本充足率都相对较低;在正式文件终结后,资本充足率显著提高。为了应对资本充足率监管的要求,银行同时利用发行股票和出售贷款来提高资本充足率。在出售贷款的活动中,收到正式文件的银行比健康银行容易获利,说明资本套利活动可能存在。最后,本文对比讨论了美国银行的双线多重监管模式和中国分业监管模式的特点,为中国监管机构如何健全监管模式提出几点建议,包括加强监管机构之间的协调配合,克服重复监管,实行证监会的强制监管和地区监管配合。随后,把实证研究的结果推广到中国银行监管中,我国商业银行可通过内部融资和外部融资相结合,调整资产风险结构,减免银行营业税和拓展表外业务的方法提高资本充足率。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框架
  • 2 以往研究回顾
  • 2.1 银行资本充足率概念的提出及发展历程
  • 2.2 资本充足率监管下的美国银行对策
  • 2.2.1 分母的调整
  • 2.2.2 分子的调整
  • 2.2.3 资本套利
  • 2.3 我国银行业资本充足率监管状况研究
  • 2.4 本文研究问题的提出
  • 3 资本充足率监管对美国银行资本充足率水平影响的实证分析
  • 3.1 数据收集及描述
  • 3.1.1 监管机构数据
  • 3.1.2 宏观变量数据
  • 3.1.3 银行内部数据
  • 3.2 决定资本充足率的多要素回归模型
  • 3.3 提高资本充足率的局部调整模型
  • 3.4 回归结果讨论
  • 4 银行对策的实证分析
  • 4.1 银行对策的概率回归模型及贷款盈利率的回归模型
  • 4.2 回归结果讨论
  • 5 对中国的启示
  • 5.1 监管模式的启示
  • 5.1.1 美国银行的双线多重监管模式
  • 5.1.2 我国银行监管模式
  • 5.1.3 美国银行监管对我国银行业的启示
  • 5.2 商业银行提高资本充足率对策的启示
  • 5.2.1 通过内部融资和外部融资增加资本的分子对策
  • 5.2.2 调整资产风险结构的分母对策
  • 5.2.3 降低银行营业税提高银行盈利能力
  • 5.2.4 利用表外业务套期保值提高营业外收入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相关论文文献

    • [1].讨厌现金的美国银行[J]. 恋爱婚姻家庭(下半月) 2020(01)
    • [2].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美国银行有限公司中国区分行为境内个人参与境外上市公司股权激励计划境内代理机构开立结汇待支付专用账户的批复[J]. 国家外汇管理局文告 2017(03)
    • [3].金融服务业的企业社会责任:中国、东亚及美国银行对比[J]. 新营销 2013(09)
    • [4].在美国银行上班[J]. 文苑 2013(09)
    • [5].在美国银行上班[J]. 幸福(悦读) 2009(09)
    • [6].从美国银行的发展看我国商业银行文化建设核心取向与推进策略[J]. 时代金融 2012(11)
    • [7].从美国银行减持看《证券法》之尴尬[J]. 经济研究参考 2009(18)
    • [8].试析20世纪30年代美国银行危机的原因[J].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3)
    • [9].以无聊的方式打发无聊的人生[J]. 北方人(悦读) 2018(11)
    • [10].新移民日记:感受美国银行的差别服务[J]. 金融博览 2012(03)
    • [11].金融危机对美国银行体系的影响及对中国银行业的启示[J]. 商业文化(下半月) 2011(05)
    • [12].花旗集团与美国银行季报比较:新旧金融霸主对决[J]. 银行家 2009(05)
    • [13].美国银行 何处是谷底?[J]. 英才 2008(06)
    • [14].用无聊打发无聊[J]. 金融博览 2014(10)
    • [15].次贷危机会撂倒多少美国银行[J]. 新财经 2008(10)
    • [16].美国银行“钱紧”了吗[J]. 理财周刊 2019(18)
    • [17].我爱美国银行[J]. 侨园 2013(04)
    • [18].美国银行的起死回生之路[J]. 今日财富(金融发展与监管) 2010(05)
    • [19].美国银行体系史的分析框架初论——从马恩全集的角度谈美国银行体系史的视角[J]. 兰州学刊 2010(04)
    • [20].巴菲特为何增持美国银行[J]. 理财周刊 2019(40)
    • [21].从美国银行压力测试看我国企业如何加强风险管理[J]. 中国集体经济 2010(07)
    • [22].谈一谈美国银行立法的变迁[J]. 当代金融家 2014(10)
    • [23].从中美银行股价值对比说起[J]. 股市动态分析 2011(35)
    • [24].巴菲特复制“高盛局”[J]. 英才 2011(10)
    • [25].声音·数字[J]. 创新世界周刊 2019(08)
    • [26].外刊扫描[J]. 证券导刊 2011(02)
    • [27].泡沫造就的悲惨人生——读袁亚鸣的中篇小说《错位》[J]. 北京文学(精彩阅读) 2016(02)
    • [28].建行“贱卖”背后[J]. 中国企业家 2011(18)
    • [29].美国银行:零售为先 保持改变[J]. 金融博览(银行客户) 2008(02)
    • [30].2008年全球农化品市场看好[J]. 农药 2008(02)

    标签:;  ;  ;  ;  

    美国资本充足率监管对美国银行的影响和对中国的启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