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廉政制度的变迁方式研究

我国廉政制度的变迁方式研究

论文摘要

制度反腐的根本在于推动廉政制度创新,而廉政制度创新的效率和效果在一定程度上是可控的,可以通过制度变迁方式的选取和转换来实现。考察制度变迁方式的理论得知,廉政制度的变迁方式分为强制性变迁与诱致性变迁两种,且两种变迁方式存在互补、转换关系。强制性变迁由政府部门通过法律、命令推动,诱致性变迁包括廉政制度自发的演进和民间力量推动的制度变迁。从时间上考察我国廉政制度的变迁,分为古代、建国初期、改革开放以后、二十一世纪以来四个鲜明的时期,两种变迁方式在每个时期占据的比重不同,诱致性变迁发挥的作用从无到有,逐渐增加。从不同制度类型考察廉政制度的变迁,分为历史沿革的制度、从外部习得的制度、社会自发演进的制度三种制度形式,具有不同的变迁特点。基于以上考察,可总结出我国廉政制度的变迁方式是以强制性变迁为主,诱致性变迁补充的模式,这种变迁模式对我国廉政体系的形成发挥了基础的作用,但随着廉政体系的基本形成,这种变迁模式的缺陷也暴露出来。强制性变迁方式存在着固有缺陷,诱致性变迁发挥的作用不足,不注重变迁方式的转换,使制度变迁难以克服诺斯悖论和路径依赖性,给制度反腐也带来了一些影响,造成了制度变迁不灵活、制度流于形式、制度僵化等问题。理想的制度变迁模式应是强制性变迁与诱致型变迁的结合,在不同的变迁阶段灵活的转换变迁方式,针对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侧重于不同的变迁方式。随着媒体和公民参与的扩大,社会力量推动的诱致性变迁在制度变迁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国廉政制度的变迁模式应走政府主导的需求诱致性变迁模式,既要重视民间的制度需求,也要注重制度的自发性演变,使制度效果得以检验,推动制度变迁的良性循环。为此首先需要转变观念,意识到制度变迁的可控性,其次要从完善组织机构、扩大媒体和公民的参与权、鼓励竞争性制度、培育廉政文化等角度入手。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插图索引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第2章 制度变迁方式的理论模型
  • 2.1 相关概念
  • 2.1.1 制度与廉政制度
  • 2.1.2 制度变迁与变迁方式
  • 2.2 制度变迁方式的分类
  • 2.2.1 渐进性与革命性变迁方式
  • 2.2.2 诱致性变迁方式
  • 2.2.3 制度变迁二元并存论
  • 2.2.4 制度变迁三阶段论
  • 2.3 制度变迁方式的划分依据
  • 2.3.1 制度变迁的主体
  • 2.3.2 制度变迁的需求与供给动因
  • 2.3.3 制度变迁的路径和特点
  • 2.4 强制性变迁方式与诱致性变迁方式的关系
  • 2.4.1 强制性与诱致性变迁方式互为补充
  • 2.4.2 两种变迁方式存在先后次序和转换关系
  • 2.4.3 两种变迁方式作用于不同的制度领域
  • 第3章 我国廉政制度的变迁方式分析
  • 3.1 我国廉政制度变迁方式的界定
  • 3.1.1 廉政制度变迁的“需求—供给”分析
  • 3.1.2 对制度变迁方式理论假说的修正
  • 3.1.3 廉政制度的强制性变迁方式与诱致性变迁方式
  • 3.2 我国廉政制度变迁方式的纵向分析
  • 3.2.1 古代廉政制度的变迁方式
  • 3.2.2 建国初期廉政制度的变迁方式
  • 3.2.3 改革开放后廉政制度的变迁方式
  • 3.2.4 二十一世纪以来廉政制度的变迁方式
  • 3.3 我国廉政制度变迁方式的横向分析
  • 3.3.1 历史演进制度诱致性基础上的强制性变迁模式
  • 3.3.2 外部习得制度强制性变迁主导的变迁模式
  • 3.3.3 社会自发演进制度从诱致性到强制性的变迁模式
  • 3.4 我国廉政制度变迁方式的特点
  • 3.4.1 廉政制度变迁方式不同于经济制度与其他政治制度
  • 3.4.2 正式廉政制度的变迁方式不同于非正式制度
  • 3.4.3 强制性变迁方式与诱致性变迁方式结构失调
  • 3.4.4 不注重变迁方式的转换时机
  • 第4章 制度变迁方式对我国廉政制度建设的影响
  • 4.1 制度变迁方式对制度变迁的影响
  • 4.1.1 制度变迁方式对制度变迁过程的影响
  • 4.1.2 制度变迁方式对制度变迁结果的影响
  • 4.2 我国廉政制度变迁方式的积极影响
  • 4.2.1 制度建设的宏观可控性强
  • 4.2.2 能快速保证制度供给
  • 4.2.3 制度建设的成本低
  • 4.3 我国廉政制度变迁方式的消极影响
  • 4.3.1 制度建设存在集体试错的风险
  • 4.3.2 制度建设难以克服路径依赖性
  • 4.3.3 从外部习得的廉政制度难以克服内部阻力
  • 4.3.4 廉政制度的自发性变迁缺乏内生动力和外部引导
  • 4.4 我国廉政制度变迁方式存在不良影响的原因
  • 4.4.1 主观原因
  • 4.4.2 客观原因
  • 第5章 我国廉政制度变迁方式的发展趋势
  • 5.1 我国廉政制度变迁方式的发展背景
  • 5.2 理想的制度变迁方式
  • 5.2.1 理想的制度变迁方式的特征
  • 5.2.2 理想的制度变迁方式模型
  • 5.3 我国廉政制度变迁方式的发展趋势
  • 5.3.1 政府主导的需求诱致性变迁方式
  • 5.3.2 政府主导的需求诱致性变迁方式的作用机制
  • 5.4 优化廉政制度变迁方式的对策
  • 5.4.1 优化廉政制度变迁方式的着手点
  • 5.4.2 优化廉政制度变迁方式的具体措施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高校反腐倡廉制度建设问题的思考[J]. 中国建设教育 2009(04)
    • [2].我国古代廉政制度与文化浅析[J]. 文教资料 2018(33)
    • [3].对新加坡廉政制度的分析与借鉴[J]. 智富时代 2018(01)
    • [4].浅析如何加强党风廉政制度建设的制度[J]. 时代青年(视点) 2016(06)
    • [5].论香港廉政制度及其对内地廉政建设的借鉴[J]. 法制与社会 2018(19)
    • [6].廉政与社会的关系辨析[J]. 政法论坛 2017(02)
    • [7].从是与应当的关系看廉政制度创新[J]. 青年与社会 2013(09)
    • [8].廉政制度实施的困境及破解策略[J]. 中国监察 2013(08)
    • [9].地方政府廉政制度创新实践及其行为模式研究[J]. 廉政文化研究 2012(01)
    • [10].中国传统廉政制度的发展源流及其辩证思考[J]. 学习月刊 2012(20)
    • [11].审计工作廉政制度构建研究[J]. 当代经济 2012(22)
    • [12].建构现代国家廉政制度体系:中国的反腐败与权力监督[J].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1)
    • [13].新加坡廉政制度建设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 才智 2011(08)
    • [14].廉政制度科学化在反腐倡廉建设中的基础性作用[J]. 改革与开放 2011(20)
    • [15].廉政制度供给不足的文化表征[J]. 长白学刊 2011(06)
    • [16].切实提高廉政制度的执行力[J]. 领导之友 2010(04)
    • [17].建构现代国家廉政制度体系——有效惩治和预防腐败的体制机制问题研究[J].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09(03)
    • [18].提高企业廉政制度质量 促进企业党风廉政建设[J]. 广东科技 2009(20)
    • [19].改革开放以来党风廉政制度的建构与嬗变[J]. 长春市委党校学报 2018(03)
    • [20].地方政府廉政制度创新实践及其行为模式研究[J].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2011(04)
    • [21].中国目前廉政制度体系总体状况及其有效性评估[J]. 学习与实践 2009(05)
    • [22].新时代廉政文化三维矩阵建构与解读[J]. 廉政文化研究 2020(02)
    • [23].韩国的廉政制度体系[J]. 环球市场信息导报 2017(47)
    • [24].规制权力:构筑反腐倡廉制度笼子的路径选择[J]. 学习与实践 2013(06)
    • [25].完善高校廉政制度 预防高校职务犯罪行为[J]. 价值工程 2012(09)
    • [26].澳大利亚廉政制度考察[J]. 行政管理改革 2010(02)
    • [27].差序格局中廉政制度创新路径的理论思考[J].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10)
    • [28].健全制度 强化管理 搞好监督[J]. 先锋队 2008(16)
    • [29].廉政学学科建设的使命[J]. 廉政文化研究 2013(06)
    • [30].丹麦不腐败[J]. 杂文选刊(下半月版) 2013(01)

    标签:;  ;  ;  ;  ;  

    我国廉政制度的变迁方式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