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戏曲音乐创作之民间性本质研究

明代戏曲音乐创作之民间性本质研究

论文题目: 明代戏曲音乐创作之民间性本质研究

论文类型: 硕士论文

论文专业: 艺术学

作者: 周金霞

导师: 徐子方

关键词: 戏曲音乐,民间,明代

文献来源: 东南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本论文由绪论、正文、结语以及参考文献等几部分组成。绪论简略阐述明代戏曲音乐创作民俗性此一论题确立的经纬。对于前人在中国戏剧史以及中国古代音乐史上所作的相关研究成果给予论述,并扼要陈述了对戏曲音乐民间性本质探索的重要意义。正文包括三章:第一章:探索明代戏曲音乐在创作上的群体性质。第一节对明代戏曲地方声腔兴起现象给予梳理,描绘出戏曲音乐创作的群体性表征。这种群体创作以地域为基础,与其他民间音乐之间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第二节探讨了地理风格与音乐风格之间的联系,明确提出“语言系属”才是影响音乐创作的根本因素。语言是形成戏曲音乐的基础,也是沟通情感的纽带,在共同的语言基础之上,同地域群体创作呈现出趋于共性的音乐风格。第二章:从华夏民族重视声乐的传统,探讨古代唱论对于明代戏曲音乐创作方式和传承方式的影响。歌唱的传统导向了古代戏曲音乐创作中“一、二度创作”的混合的现象,就传教而言则导向了“口传心授”的传承方式。第三章:通过在明朝获得显著发展的“昆曲南北曲”的论证,以音乐学的手法考察戏曲音乐创作的变易性原则;这种曲调的依据母体进行创新性变化的手法,是一种民众的参与方式,体现出“民间性”的创作思维。结语部分:重申明代戏曲音乐的创作性质与整个我国古代戏曲音乐的性质是相统一的,它的本质就在于民间性。这种民间性质使戏曲音乐创作呈现出一种群体共建的强调共性、交流、融合的开放性结构。

论文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 研究成果概述

二 研究方向及创新

第一章 创作方式的群体性

第一节 表征:声腔源流与群体创作

第二节 本质:音乐风格与语言系属

小结

第二章 声乐传统与传承方式

第一节 回溯:唱论传统

第二节 创作:字调与曲调

第三节 传承:神韵与教习

小结

第三章 音乐曲调的变易性

第一节:货郎儿及其转调

第二节 南曲集曲现象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发布时间: 2007-06-11

参考文献

  • [1].探析作曲家杨非对云南民族音乐的贡献[D]. 王爱茹.云南师范大学2018
  • [2].分类对位的发展与演进[D]. 刘林.西藏大学2018
  • [3].艾米·比奇《巴尔干主题变奏曲》音乐研究[D]. 周紫薇.华中师范大学2018
  • [4].古词新用在现代音乐创作中的应用研究[D]. 黄子琳.华中师范大学2018
  • [5].作曲家臧东升的音乐创作研究[D]. 陈萧芸.山东艺术学院2018
  • [6].爱尔兰音乐巨匠—约翰·菲尔德[D]. 张雪瑶.天津音乐学院2018
  • [7].音乐创作中地方民族音乐元素的应用研究[D]. 杜华龙.云南艺术学院2018
  • [8].噪音音响在电子音乐创作技法中的应用探索[D]. 冯娟.西安音乐学院2018
  • [9].音乐创作中的旋律风格问题探析[D]. 赵芸萱.内蒙古大学2018
  • [10].人声与戏剧化情节在现代音乐创作中的运用[D]. 林禾.上海音乐学院2016

相关论文

  • [1].明代佛教文化的世俗化与晚明拟话本的互动[D]. 贾东丽.华中科技大学2006
  • [2].论明代中后期通俗小说对士商关系的整合[D]. 高娟.广西师范大学2006
  • [3].明代小说选本研究[D]. 代智敏.暨南大学2006
  • [4].明代文人南杂剧研究[D]. 刘煜.南京师范大学2007
  • [5].明代宫廷音乐[D]. 吕雅莉.中央音乐学院2006
  • [6].明代戏曲文物研究[D]. 谢敬.河北大学2006
  • [7].明代戏曲本色说考论[D]. 敬晓庆.西北师范大学2004
  • [8].明代唱乐的初步研究[D]. 刘雪颖.福建师范大学2004
  • [9].明清唱乐记录的初步研究[D]. 李颖.福建师范大学2004
  • [10].论市场语境下戏剧的生存[D]. 毕岚.武汉大学2004

标签:;  ;  ;  

明代戏曲音乐创作之民间性本质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