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特“匮乏”思想及其社会历史观探视

萨特“匮乏”思想及其社会历史观探视

论文摘要

他立于“存在”与“虚无”之地,并伴随迈出的步伐,声嘶力竭地高声呐喊着:“人注定是自由的”,“人实现多少,他就有多少存在”!这就是当代法国哲学家萨特。萨特的哲学以其鲜明的时代性和社会性,以及对人的深刻关注而对一个时代产生过重大影响,然而,在学术界也是饱受争议的一种哲学理论,尤其是作为一个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的萨特后期哲学思想,无论在中国还是在其它国家更是如此。萨特后期哲学的代表作主要是他建构的“历史人学”的《辩证理性批判》。这部著作以其独特的视角提出了一种与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不同的历史发展观,这种发展观没有从人类的生产活动去揭示社会发展的动力问题,而是从似乎是更有深度和更根本的动因着手去揭示社会历史运动的原因。这个终极动因,萨特确认为是“匮乏”。“匮乏”概念是存在主义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的出发点,萨特用这一概念来理解人的存在、社会的存在和历史的发展。在萨特看来,整个人类历史的发展都在同匮乏作艰苦的斗争;匮乏是人类历史的根本关系;匮乏是人类历史发展可能性的基础和被动动力;匮乏已经内在化为人的非人性的人性结构,阶级的对立是匮乏的必然结果;劳动既是匮乏的实现也是对它的超越,由此形成人类的历史。而恰恰在这一系列的理论论述中,全面暴露了萨特的历史观同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根本冲突,萨特以存在主义方法考察社会历史,以匮乏概念为出发点去重建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失败的尝试。事实上,萨特是把自己的存在主义与马克思主义融为一体,并用这种融合形态的理论取代马克思的历史唯物论。通过对萨特思想的梳理,我们看到了一位为人的自由、为人的本真生存而奋斗不止的勇敢斗士,看到了一位肩担人类道义而孜孜不倦追求的思想智者的风采。虽然他的思想有其不可避免的时代和视角的局限性,但他享有“20世纪人类的良心”的称誉还是当之无愧的,对这样一位思想巨匠我们将永远心存一份崇敬。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的缘起和意义
  • 1.2 已有的主要学术成果的梳理
  • 1.3 本文的主要内容及研究的困难
  • 第二章 匮乏的含义
  • 2.1 匮乏的初始内涵
  • 2.2 萨特的匮乏概念
  • 2.3 匮乏与虚无之比较
  • 第三章 匮乏的特性
  • 3.1 匮乏的偶然性
  • 3.2 匮乏的普遍性
  • 3.3 匮乏的必然性
  • 第四章 匮乏的历史作用
  • 4.1 匮乏是历史发展的最初起源
  • 4.2 匮乏是历史发展的可能性基础
  • 4.3 匮乏是历史发展的被动动力
  • 第五章 匮乏斗争中所形成的实践活动
  • 5.1 个人实践
  • 5.2 群集
  • 5.3 集团
  • 5.3.1 融合集团
  • 5.3.2 誓愿集团
  • 5.3.3 组织集团
  • 5.3.4 制度集团
  • 第六章 对萨特匮乏史观的评析
  • 6.1 借鉴意义
  • 6.2 理论缺失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  

    萨特“匮乏”思想及其社会历史观探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