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城市理论及其在风景园林规划中的应用探究

海绵城市理论及其在风景园林规划中的应用探究

南京环宇建筑设计院江苏南京211500

摘要:在现代城市发展中,城市建设规划显得格外重要,而在风景园林规划中运用海绵城市理论,是打造海绵城市重要渠道之一。本文根据现代城市发展建设经验,对海绵城市理论进行总结,并从雨水收集系统、绿色屋顶和雨水花园相结合、人工湿地规划和设计、透水装置的铺设四方面,论述了海绵城市理论在园林规划中的具体应用。

关键词:海绵城市理论;风景园林规划;雨水收集

前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城市化进程逐渐深入,促使风景园林生态学得到大力完善,并广泛应用于城市发展建设之中。自2012年起,海绵城市理念一直备受关注,这一理念使得城市在自然灾害面前具有良好的“弹性”,具有吸水、储水等功能,有效抑制了城市内涝的发生。所以说,在城市风景园林规划中,海绵城市理论的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含义。

一、海绵城市理论

(一)海绵城市的概念与优势

海绵城市的另一种说法为“水弹性城市”,是新的城市雨洪管理理念,主要目的是提高城市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以及由于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应对能力等。当雨水降临时,通过海绵城市理论的应用,可以实现雨水的储存和净化,在人们需要的时候进行释放,使储存的雨水得到合理应用。海绵城市理论本质主要是将传统城市建设理念改变,重点关注水的利用和循环过程,最终实现开发建设和资源环境相互协调,促进城市发展。在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需要遵循生态优先原则,将人工措施和自然途径有效结合在一起,并以城市在发展中不受到洪涝灾害影响为前提,实现城市中雨水的储存、净化、利用,确保城市中的资源利用率得到扩大,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综上,在与传统城市建设模式对比中,海绵城市的开发建设可以将水生态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

(二)海绵城市与风景园林规划之间的关系

风景园林规划的核心作用是维护城市生态环境不受破坏,并建立生态系统补偿机制,优化生态环境中的景观格局。风景园林规划为城市中人们绿色生活提供有效场地,确保周围空气、水分等达到最适宜人类居住的标准。海绵城市的建设,与风景园林规划存在密切联系,二者的相互结合可以为城市带来更加稳定的生态系统,从而降低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对生态环境的破坏[1]。

二、海绵城市理论在风景园林规划中的应用

美国是最早提出海绵城市理论的国家,并在全世界得到推广,其理论核心为雨水调蓄方式,一般来说,常见的基本方式为绿色屋顶、雨水花园、储水池、透水路面等。

(一)雨水收集系统

针对于目前城市发展规划形式以及风景园林规划设计需求,雨水收集系统主要包括以下三种形式:首先对截洪沟进行改造和利用,使收集、存储和过滤3种功能有效体现出来,构建生态水渠。其次在山坳中设置引水渠,将雨水引入到设计好的湿地工程中进行净化和过滤处理。最后结合实际地形和地理环境,设计出渗透式雨水收集通道。在不同位置和不同功能场地中设计雨水收集系统时,也要采取不同的形式:风景园林设计中如果经过的行人较多,极容易导致雨水的污染,在渗滤沟设计过程中要与绿地设计结合在一起,尤其是在硬质广场路面中,要求每隔20m设置一个渗滤沟,还要结合路面实际情况进行铺装设计。停车场是雨水收集系统设计中的重中之重,要保证在停车区域内设计多孔沥青车道,这样可以确保雨水得到很好的下渗,并在土壤渗滤装置配合下实现孔管集水。另外,为了增加雨水的滞留性,可以加装渗透性铺装设备,让雨水能够及时的回归大地,解决地下灌溉问题。通过该装置设计,可以将雨水下渗的总流量控制在85%左右,增加土壤保水量,实现海绵城市理论的有效应用[2]。

(二)绿色屋顶和雨水花园相结合

绿色屋顶设计主要采用的方式为垂直绿化,由于屋顶雨水的污染程度较轻,在屋顶过滤之后,完全可以满足植物灌溉标准。与此同时,可以通过雨水收集装置对雨水进行储存,用于道路清洗,厕所冲洗以及清洗车辆等。这种模式的优势在于竖向绿化和横向绿化的有机结合,有利于海绵城市建设和发展。

雨水花园概念的提出,最早来源于美国,作为海绵城市建设的重要力量,雨水花园拥有海绵城市的“小气孔”之称。单个的小气孔作用并不大,如果很多气孔组合在一起,便会出现1+1>2的功效。雨水花园在与绿色屋顶的结合使用中,就像一个个小海绵,遍布城市中的各个角落,最终形成海绵城市。从结构上来看,雨水花园从内到外分为砾石层、砂层、土壤层和蓄水层等。另外,雨水花园在雨水收集中设有大量的穿孔管和溢流管,可以排除和收集雨水,保证雨水得到充分利用,以及生态系统不受到严重破坏。在绿色屋顶和雨水花园结合使用中,对植物的选择有一定要求,既要实现对环境的美化,还要保持雨水收集和净化的有效性,可以优先选择本土植物,与外界之物做适当搭配,并提高植物的抗旱、抗病虫害能力,以此来确保雨水花园和绿色屋顶的有效结合。

(三)人工湿地规划和设计

在城市风景园林规划过程中,自然湿地和人工湿地的保护不容忽视,湿地在城市生态环境维护中也能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例如,某城市中有人在自然湿地之内养殖生猪,并将其粪便推入湿地中,误认为这种方式可以增加湿地中水藻的营养成分,有利于鱼类生长。但根据相关工作人员的调查和分析来看,该方式导致湿地水资源受到严重污染,不仅影响力水中动物的生长,也不利于鸟类迁徙等。针对上述问题,该地区政府对人工湿地进行有效规划和治理,将原来的养猪场改建为休闲旅游之地,获得了不错的效果[3]。

(四)透水装置的铺设

在很多城市公共区域中,经常出现积水现象,通过铺设透水装置,可以有效缓解城市积水泛滥和水体污染等问题。城市中的透水装置可以形成一个完整的水循环系统,雨水通过绿色屋顶和雨水收集装置,利用导管深入地下,城市中广场等地区的积水也会渗入蓄水池中,随后流入植被草沟,最终流入生态滞留池塘,蒸发之后又形成降雨,最终形成生态水循环。该循环过程可以对雨水径流进行有效控制,降低雨水径流污染程度,而且收集到的雨水还可以进行灌溉,降低可饮用水的消耗。例如,在奥林匹克公园设计中,整个公园可以称作是一个完整的海绵体。该园区包括雨洪收集、水再生利用、过滤净化等各种环节设计,水系总面积达到了84hm2,蓄水总体积为130万m3,这些工程设施共同构成了公园中的景观路面、娱乐休闲场所、森林公园等,即实现了水资源的有效节约,业构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据相关数据统计显示,整个园区的透水装置占地面积在17hm2以上,实现雨水的有效滞留,降低人工灌溉面积,雨洪集水池9个,总容积超过了7200m3,渗滤、收集管网长达60km,下沉花园蓄洪沟的调蓄容积也超过了8000m3,下凹式地形占地面积为17hm2。总的来说,奥林匹克公园每年的用水量都会超过1700万m3,通过在园林设计规划中应用海绵城市理论,会产生800万m3的可再生水,在全年用水量中占有较高比重。

总结:综上所述,海绵城市理论的应用,可以促进水的利用和循环过程,最终实现开发建设和资源环境相互协调,促进城市发展。因此,相关国家和政府在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应增加投入和支持力度,增加海绵城市理论的利用率,引进最先进的技术,加强国际合作,从而让我国风景园林规划达到城市发展要求,并与世界顶级水平相媲美。

参考文献

[1]罗晓玉.海绵城市理论在风景园林规划中的应用研究——以北京为例[J].中国林业产业,2016,(07):69.[2017-08-08].

[2]黄玉.基于地方特色的永州异蛇文化产业园景观规划设计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6.

[3]刘艳.“符号”作为文化的载体在绿地景观设计中的应用及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6.

标签:;  ;  ;  

海绵城市理论及其在风景园林规划中的应用探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