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EEE 802.11无线局域网MAC协议研究与性能改进

IEEE 802.11无线局域网MAC协议研究与性能改进

论文摘要

由于无线局域网具有便捷、灵活、成本低和易于扩展等多个优点,近来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场合,网络的性能分析与优化也变得越来越重要。无线局域网IEEE802.11介质访问控制(MAC)协议的作用是提供有效的调度机制来分配有限的无线信道资源,提供了一种基于竞争的二进制退避机制来接入信道。MAC协议在介质接入有限的无线信道高效性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影响IEEE802.11标准MAC协议性能的主要因素有两点:1)当前网络的拥塞情况;2)在节点竞争期由于冲突而造成的大量时间浪费。近年来,针对原有的IEEE 802.11系列MAC标准的研究,产生了大量的成果,它们主要集中在协议中各种参数对于协议性能的影响上。本文分别从理论分析和实验仿真两方面,对原有协议的接入模式和改进协议的接入模式进行了研究。通过对802.11DCF协议基本接入方式和RTS/CTS接入方式的研究,在最佳化网路吞吐量及减小网络平均传输延迟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粒子滤波算法来对无线网络中竞争节点数目进行估计,并由理论分析得到该竞争节点数目与最佳RTS门限的关系,求出最佳RTS门限。然后,设计一种自适应接入方式,使得节点在发送数据前,能够自动调整其RTS门限到最佳值,从而优化网络吞吐量,减少网络传输平均时延。仿真验证了该节点数目估计算法及自适应RTS门限接入方式的有效性。另外,本文还介绍了被广泛使用的仿真工具NS2及其仿真方法。最后,对IEEE802.11中DCF的研究及无线局域网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无线局域网概述
  • 1.2 IEEE802.11 无线局域网MAC 协议
  • 1.3 选题意义及研究现状
  • 1.4 论文主要贡献
  • 1.5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IEEE 802.11 DCF 协议及性能分析
  • 2.1 MAC 协议的性能指标
  • 2.1.1 吞吐量(S)
  • 2.1.2 总业务量(G)
  • 2.1.3 帧平均传输时延(D)
  • 2.1.4 饱和吞吐量
  • 2.2 IEEE 802.11 DCF 协议
  • 2.2.1 DCF 协议中的载波检测机制
  • 2.2.2 帧间间距(IFS)
  • 2.2.3 载波检测多点接入(CSMA/CA)机制
  • 2.3 DCF 协议性能分析
  • 2.3.1 模型描述
  • 2.3.2 模型分析
  • 2.3.3 提高协议吞吐量的途径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竞争节点数目估计的DCF 协议改进
  • 3.1 竞争节点数目的估计
  • 3.1.1 系统模型
  • 3.1.2 粒子滤波与数目估计
  • 3.2 自适应RTS 门限调整算法
  • 3.2.1 两种接入方式比较
  • 3.2.2 自适应RTS 门限调整
  • 3.2.3 改进后的DCF 平均延迟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改进协议的仿真实现与分析
  • 4.1 网络仿真
  • 4.1.1 网络仿真的需求
  • 4.1.2 NS2 网络仿真软件介绍
  • 4.1.3 使用NS2 进行网络仿真的方法和一般过程
  • 4.1.4 NS2 中DCF 代码分析
  • 4.2 改进协议的具体实现
  • 4.3 改进协议的仿真与分析
  • 4.3.1 竞争节点数目估计验证
  • 4.3.2 自适应RTS 门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相关论文文献

    • [1].IEEE 802.11在无线自组网中的应用研究[J]. 中国新通信 2010(15)
    • [2].基于IEEE 802.11无线局域网的VoIP性能分析[J]. 计算机应用 2010(S1)
    • [3].一种IEEE 802.11接入机制的新退避算法[J]. 传感技术学报 2008(12)
    • [4].竞争窗口大小对IEEE 802.11无线网络的影响[J]. 广东通信技术 2008(10)
    • [5].IEEE 802.11无线局域网二进制指数退避算法改进与分析[J].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 2012(12)
    • [6].IEEE 802.11宽带无线局域网负载均衡优化研究[J]. 计算机应用研究 2008(07)
    • [7].一种IEEE 802.11无线网络中快速扫描的切换机制[J]. 中国新通信 2017(15)
    • [8].IEEE 802.11无线局域网接入环境下语音传输容量[J].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01)
    • [9].基于IEEE 802.11协议的P概率退避算法研究[J].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02)
    • [10].基于IEEE 802.11的无线多跳网络路径容量分析模型[J].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2012(05)
    • [11].IEEE 802.11无线网络的两步指数退避算法[J]. 电子与信息学报 2011(11)
    • [12].一种提高IEEE 802.11吞吐量和公平性的自适应优化算法[J]. 电子与信息学报 2009(11)
    • [13].基于IEEE 802.11的多信道多址接入协议性能分析[J]. 电子学报 2009(04)
    • [14].IEEE 802.11无线网络中基于同步竞争窗口的退避算法[J]. 计算机应用 2016(S1)
    • [15].基于战术通信网的IEEE 802.11协议MAC功能研究[J]. 计算机产品与流通 2020(04)
    • [16].支持多速率自适应的IEEE 802.11网络性能分析[J]. 计算机应用 2009(10)
    • [17].基于最小竞争窗口的IEEE 802.11区分服务机制及其性能分析[J].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08(35)
    • [18].DCF模式下IEEE 802.11协议节能机制比较[J]. 成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03)
    • [19].一种基于LWAP的IEEE 802.11平滑切换机制[J].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 2011(08)
    • [20].模糊测度下IEEE 802.11的DCF性能优化[J]. 计算机应用研究 2011(09)
    • [21].IEEE 802.11无线局域网中基于最优窗口的退避算法[J]. 计算机科学 2012(01)
    • [22].一种关联SNR的停等DCF优化方案[J]. 电子学报 2012(07)
    • [23].IEEE 802.11无线局域网MAC协议研究[J]. 硅谷 2011(20)
    • [24].IEEE 802.11协议下移动自组网节点自私行为研究[J]. 计算机时代 2010(03)
    • [25].IEEE 802.11 DCF对TCP性能的影响及算法改进[J]. 电路与系统学报 2008(04)
    • [26].基于IEEE 802.11的非饱和条件自适应接入方案[J].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2014(22)
    • [27].IEEE 802.11无线网状网中的一种干扰感知的多径路由协议[J].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2010(06)
    • [28].基于IEEE 802.11的长距离无线Mesh网络[J]. 计算机学报 2012(06)
    • [29].多速率多节点IEEE 802.11网络的视频传输策略[J]. 通信学报 2017(03)
    • [30].一种新的基于IEEE 802.11的随机接入网络协作协议设计[J].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2015(11)

    标签:;  ;  ;  

    IEEE 802.11无线局域网MAC协议研究与性能改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