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社会化策略、主动性人格对新入职大学毕业生创新行为的影响研究

组织社会化策略、主动性人格对新入职大学毕业生创新行为的影响研究

论文摘要

企业外部环境的变化以及相互间竞争的加剧,需要创新人才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动力支持,而组织社会化是培养员工的创新意识,激发员工创新行为的丰要环节。本文以进入组织两年以下的大学毕业生为研究对象,研究内容为组织社会化策略、主动性人格、创新行为的关系。关于组织社会化策略和主动性人格的研究在国内逐步兴起,成为组织行为学和人力资源管理领域的研究热点。本研究中探讨了组织社会化策略对新入职大学毕业生的创新行为影响作用,主要分析了主动性人格对组织社会化策略与创新行为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在文献研究基础上,提出研究假设,构建研究模型。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方法来获取样本数据,并采用统计软件SPSS16.0对量表进行信效度分析和数据的描述性统计分析,最后采用层次回归分析对研究假设和模型进行了验证。所得主要结论如下:(1)组织社会化策略中的内容因素和社会因素偏制度化时,新入职大学毕业生将会表现出较少的创新倾向和创新行为,当情景因素偏制度化时,会有较多的创新行为。(2)主动性人格的积极性维度、坚韧性维度、变革性维度对新入职大学毕业生的创新行为具有正向的预测作用。(3)主动性人格显著调节组织社会化策略各维度与创新倾向产生、创新行为实施的关系。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目的
  • 1.4 研究流程与论文结构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主动性人格相关研究概述
  • 2.1.1 主动性人格的概念及特点
  • 2.1.2 主动性人格的结构
  • 2.1.3 主动性人格测量
  • 2.1.4 主动性人格的结果变量研究
  • 2.2 组织社会化研究概述
  • 2.2.1 组织社会化的概念
  • 2.2.2 组织社会化的结构内容
  • 2.2.3 组织社会化理论
  • 2.2.4 组织社会化策略
  • 2.2.5 组织社会化的过程
  • 2.2.6 组织社会化策略的结果变量及作用机制
  • 2.2.7 组织社会化的测量
  • 2.3 创新行为相关研究
  • 2.3.1 创新及创新行为内涵
  • 2.3.2 个体创新行为结构和测量
  • 2.3.3 创新行为的影响因素
  • 2.4 国内外研究评析
  • 第3章 研究设计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变量定义
  • 3.3 研究模型和假设
  • 3.4 测量工具
  • 3.4.1 组织社会化策略测量量表
  • 3.4.2 创新行为测量量表
  • 3.4.3 主动性人格测量量表
  • 3.5 预测试及量表修订
  • 3.5.1 初始样本的选择
  • 3.5.2 问卷的效度分析
  • 3.5.3 问卷的信度分析
  • 3.5.4 正式问卷的编制
  • 3.6 数据分析方法
  • 3.6.1 统计分析工具
  • 3.6.2 统计分析方法
  • 第4章 研究结果分析
  • 4.1 样本结构
  • 4.2 研究结果
  • 4.2.1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4.2.2 变量间的相关性分析
  • 4.2.3 调节作用检验
  • 4.3 结果讨论
  • 4.3.1 主动性人格对新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
  • 4.3.2 组织社会化策略对新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
  • 4.3.3 主动性人格与组织社会化因素的交互作用对新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
  • 第5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 5.1 研究结论
  • 5.2 企业管理中提高新员工创新性的主要建议
  • 5.3 研究创新点
  • 5.4 研究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相关论文文献

    • [1].越多主动、越高绩效:组织社会化与组织认同的作用[J].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2019(10)
    • [2].认同视角下新员工组织社会化的结构及其作用机制[J]. 管理评论 2018(06)
    • [3].面向顾客的组织社会化对顾客价值共创行为的影响[J]. 技术经济 2018(07)
    • [4].组织社会化策略对员工组织认同的影响机制[J]. 管理学刊 2017(04)
    • [5].组织社会化策略的类型、效应及其作用机制:一个文献综述[J].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2015(04)
    • [6].组织社会化策略与自我效能感的匹配模型研究[J]. 西部经济管理论坛 2015(03)
    • [7].组织社会化策略与新员工工作适应研究[J]. 管理学报 2015(10)
    • [8].高职毕业生工作嵌入对组织社会化绩效影响研究[J]. 江苏教育研究 2020(Z6)
    • [9].组织社会化、服务质量与服务绩效——基于三方数据的实证检验[J]. 珞珈管理评论 2018(03)
    • [10].基于组织社会化的电网企业青工培养探索与实践[J]. 长江丛刊 2018(31)
    • [11].高校应届毕业生入职初期组织社会化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 神州 2013(06)
    • [12].社会化、组织认同对高校毕业生工作嵌入的影响[J]. 西部经济管理论坛 2018(06)
    • [13].教师个体组织社会化、组织认同对进谏行为的影响——中国人传统性的调节作用[J]. 科学大众(科学教育) 2019(02)
    • [14].“瓷饭碗”员工信息搜寻行为与组织社会化:有调节的中介模型[J]. 预测 2019(02)
    • [15].组织社会化策略对新员工个人—组织匹配的影响——主动社会化行为的中介效应[J].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3)
    • [16].服务业新员工绩效的提升:组织社会化策略、组织嵌入与双元绩效[J]. 市场论坛 2015(08)
    • [17].基于新入职的新生代员工的组织社会化策略研究[J]. 价值工程 2013(33)
    • [18].组织社会化策略、工作嵌入及新员工离职意向研究[J]. 软科学 2014(05)
    • [19].顾客组织社会化对顾客满意影响的作用机制研究——基于双边数据的实证检验[J]. 软科学 2013(04)
    • [20].谁对组织社会化的贡献更大——组织社会化作用的优势分析[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13(05)
    • [21].新员工组织社会化影响因素研究[J]. 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02)
    • [22].基于组织社会化策略的新员工网络培训研究[J]. 职教通讯 2013(28)
    • [23].企业新员工组织社会化状况与心理契约的关系[J]. 金融教学与研究 2013(05)
    • [24].组织社会化策略与自我效能感匹配的实证研究——以领导支持风格为调节变量[J]. 经济体制改革 2012(01)
    • [25].组织社会化策略对新员工积极行为的影响[J]. 重庆与世界(学术版) 2012(06)
    • [26].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组织社会化策略的案例对比研究[J]. 当代财经 2012(12)
    • [27].高校新教师入职教育研究——基于组织社会化策略的视角[J]. 科技视界 2012(31)
    • [28].同一母国跨亚文化背景下的组织文化与组织社会化策略[J]. 华东经济管理 2010(03)
    • [29].员工组织社会化内容学习的影响因素研究[J]. 心理研究 2009(01)
    • [30].新员工资质过剩动态变化及作用机制:组织社会化视角[J]. 心理科学进展 2018(12)

    标签:;  ;  ;  

    组织社会化策略、主动性人格对新入职大学毕业生创新行为的影响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