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正规就业市场均衡机理研究

非正规就业市场均衡机理研究

论文摘要

由于目前我国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的状况将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存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促进了我国非正规就业的迅速发展,这种新的就业方式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为解决我国的就业问题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因此考察中国劳动力市场,研究非正规就业市场均衡机理,探索发展非正规就业的道路,对于化解我国目前的就业压力,维护社会稳定,创建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从介绍非正规就业的概念起源开始,确定了本文研究非正规就业的概念和范围。在对非正规就业理论回顾梳理的基础上,深入研究分析非正规就业存在的经济学原因,站在整个劳动力市场的高度,从非正规就业的供给和需求两方面以及非正规就业与正规就业的依存关系研究非正规就业市场的均衡机理。用实证分析的方法证明了非正规就业规模有不断扩大的趋势,用规范分析的方法分析了《劳动合同法》实施对非正规就业市场均衡的影响。最后指出我国在发展非正规就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其原因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和政策建议。本文主要创新之处在于:第一,以经济学的视角研究分析非正规就业存在的合理性,并对非正规就业进行了分门别类。第二,从正规就业市场和非正规就业市场的分割和相互依存关系为基础,分析揭示了非正规就业市场的均衡机理,利用实证方法验证了非正规就业规模有扩大的趋势。第三,着重分析了《劳动合同法》实施对非正规就业产生的影响。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目的
  • 1.2 研究的意义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论文逻辑框架
  • 1.3.3 研究方法
  • 1.4 本文的创新点
  • 2 非正规就业的界定和理论基础
  • 2.1 非正规就业的概念
  • 2.1.1 非正规就业概念的来源及历史演变
  • 2.1.2 非正规就业概念界定
  • 2.2 非正规就业理论综述
  • 2.2.1 贫困就业理论
  • 2.2.2 二元经济理论
  • 2.2.3 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
  • 2.2.4 地下经济理论
  • 2.2.5 制度管制理论
  • 2.3 我国非正规就业的研究状况
  • 2.3.1 我国对非正规就业的研究
  • 2.3.2 非正规就业的性质与特征
  • 2.3.3 我国非正规就业的参与群体和组织领域
  • 3 非正规就业市场的均衡分析
  • 3.1 非正规就业的需求
  • 3.1.1 成本型非正规就业需求
  • 3.1.2 岗位创造型非正规就业需求
  • 3.1.3 理念创造型非正规就业需求
  • 3.2 非正规就业的供给
  • 3.2.1 被动型非正规就业供给
  • 3.2.2 主动型非正规就业
  • 3.3 非正规就业市场均衡分析
  • 3.3.1 被动型非正规就业市场的均衡分析
  • 3.3.2 主动型非正规就业市场的均衡分析
  • 4 非正规就业实证分析
  • 4.1 我国非正规就业的整体状况
  • 4.2 非正规就业弹性分析
  • 4.2.1 我国就业弹性的变化
  • 4.2.2 我国就业人口结构的变化
  • 4.2.3 非正规就业对就业总量弹性的变化
  • 4.3 正规就业市场劳动资本替代的实证研究
  • 4.3.1 劳动资本的替代弹性
  • 4.3.2 生产函数和分析框架
  • 4.3.3 估计结果及结果解释
  • 5 《劳动合同法》实施对非正规就业的影响
  • 5.1 《劳动合同法》的立法背景
  • 5.2 《劳动合同法》切实保障了劳动者的权益
  • 5.3 《劳动合同法》实施对非正规就业市场均衡的影响
  • 5.3.1 《劳动合同法》对企业用工成本的影响
  • 5.3.2 《劳动合同法》对劳动力需求的影响
  • 5.3.3 《劳动合同法》对非正规就业均衡的影响
  • 6 我国发展非正规就业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 6.1 我国发展非正规就业的积极意义
  • 6.2 发展非正规就业中存在的问题
  • 6.2.1 非正规就业者的权益没有得到切实保障
  • 6.2.2 非正规就业缺乏政策扶持引导
  • 6.2.3 非正规就业存在制度性障碍
  • 6.2.4 对非正规就业人员教育培训投入不足
  • 6.3 促进我国非正规就业发展的策略
  • 6.3.1 尽快消除户籍制度等体制性障碍
  • 6.3.2 建立灵活的社会保险制度
  • 6.3.3 建立适合非正规就业的就业服务机制
  • 6.3.4 实行适当的税收减免政策
  • 6.3.5 创新工会组织形式保持顺畅的农民工利益诉求渠道
  • 7 结言
  • 7.1 全文总结
  • 7.2 研究的局限性
  • 参考文献
  • 后记
  • 相关论文文献

    • [1].关于中国灵活就业与传统正规就业的关系探讨[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05)
    • [2].正规就业流动人口参加职工医保的现状与对策[J]. 中国医疗保险 2015(01)
    • [3].农民工主要就业形式有哪些[J]. 农家科技 2008(12)
    • [4].我国城镇正规就业与非正规就业的工资差异[J].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10(09)
    • [5].浅析城镇正规就业与非正规就业的薪酬差异[J]. 现代经济信息 2014(24)
    • [6].经济学视角下的大学生非正规就业问题分析[J]. 中国经贸导刊 2012(11)
    • [7].浅论灵活就业对劳动保障工作的影响[J]. 现代商业 2011(09)
    • [8].日本促进女性公平就业主要做法探析[J]. 中国妇运 2019(02)
    • [9].减税降费的就业促进效应——基于异质性企业框架视角[J]. 税务研究 2020(10)
    • [10].非正规就业:政策调整和制度创新[J]. 社会科学 2009(06)
    • [11].陕西省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研究——临界就业分析视角[J].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5)
    • [12].城镇正规就业与非正规就业的收入差异研究[J]. 人口学刊 2015(04)
    • [13].城乡劳动力就业差异研究——基于非正规就业视角[J]. 当代经济 2011(18)
    • [14].流动人口正规就业与非正规就业的工资差异研究——基于倾向值方法的分析[J]. 人口研究 2015(06)
    • [15].中国城镇非正规就业的自选择性与性别特征分析[J]. 统计与决策 2010(13)
    • [16].正规就业与非正规就业工资差异的实证研究——分位数回归的视角[J]. 财经论丛 2017(04)
    • [17].非正规就业:国际组织的视角[J]. 工会理论研究(上海工会管理职业学院学报) 2020(01)
    • [18].内蒙古非正规就业状况及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实证分析[J]. 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 2012(06)
    • [19].城市正规就业与非正规就业收入差距及影响因素贡献——基于收入不平等的分解[J]. 财经论丛 2011(02)
    • [20].高校毕业生灵活就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吉林工商学院学报 2009(05)
    • [21].正规就业下人口城镇化时间成本与迁徙路径研究——以武汉为例[J]. 城市发展研究 2020(10)
    • [22].摊贩经济与城市非正规就业问题探析[J]. 中国经贸导刊 2013(14)
    • [23].中国城市非正规就业的发展特征与城市化效应[J]. 地理研究 2016(03)
    • [24].我国城镇正规就业与非正规就业工资差异的实证研究——基于分位数回归与分解的发现[J].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12(01)
    • [25].河南省大学生非正规就业问题及原因分析[J].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2(05)
    • [26].积极探索灵活就业人员的保险全覆盖[J]. 时代风采 2009(01)
    • [27].日本介护从业者工资影响因素分析[J]. 社会保障研究 2016(05)
    • [28].正规就业与非正规就业工资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 中国林业经济 2017(01)
    • [29].非正规就业对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的影响研究——基于北京市调查数据的分析[J].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2016(06)
    • [30].城市贫困家庭的生计资本与生计策略——基于武汉市三个典型社区的实证研究[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 2015(04)

    标签:;  ;  ;  ;  

    非正规就业市场均衡机理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