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评分系统在ICU的应用比较

不同评分系统在ICU的应用比较

论文摘要

目的:旨在通过对昆明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综合ICU危重病人的回顾性调查分析,评估原版即未经过校准的APACHEⅡ、APACHEⅣ、SAPSⅡ和MPM里两个子系统MPMⅡ0、MPMⅡ24这五种原始版本的评分模型在综合ICU的应用效果。结合目前医学界关于危重病评分预测模型临床应用发展的趋势和存在的问题,和对于现今国内危重病评分预测模型的应用及其未来进行一探讨。材料和方法:使用由江苏省徐州市解放军97医院江学成主编的《危重疾病评分工具集》和《APACHEⅣ》软件包对所采集的患者信息进行计算预测。选用第二代评分工具APACHEⅡ,第三代的MPMⅡ0、MPMⅡ24,SAPSⅡ,以及第四代的APACHEⅣ。研究对象是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入住昆明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综合ICU病房的患者。年龄<18周岁、ICU住院时间长度不足24小时、或者超过365天,以及自动出院的患者均不纳入本次研究。另外,本次研究对象不包含心外科患者和移植术后患者。采集患者在入ICU后24小时内最差的生理情况,再用上述的5种预测评分系统对他们进行计算。选用SPSS statistic17.0统计软件对所收集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评价每个评分模型的鉴别力与校验力,鉴别力用ROC曲线下面积检验,校验力使用Hosmer-Lemeshowχ2检验和SMR以及它的95%CI检验。结果:研究对象人数共197人,实际病死率是56.9%。选用的五种评分模型对该群体分别预测的病死率为APACHEⅡ52.8%、APACHEⅣ45.7%、SAPSⅡ43.1%、MPMⅡ0 34.5%、MPMⅡ24 34%。计算每种风险预测模型的SMR:APACHEⅡ1.07、APACHEⅣ1.21、SAPSⅡ1.17. MPMⅡ0 1.31、MPMⅡ24 1.25,所有的SMR均>1,说明这5种评分模型都不同程度低估了实际病死率五个预后预测模型都具有较好的鉴别力,[ROC曲线下面积从0.762(MPMⅡ0)到0.871(APACHEⅡ)]。在这些模型中,以APACHEⅡ的鉴别力是最好的,其95%CI的最高上限是0.925(>0.9)。其次是APACHEⅣ(AUC=0.829)、SAPSⅡ(AUC=0.828),两者的AUC几乎无差异。MPMⅡ24、MPMⅡ0又再次之。SMR的95%CI显示:5个模型的SMR的可信区间显示只有APACHEⅡ、APACHEⅣ包含1,余三种均>1,说明SAPSⅡ、MPMⅡ24T和MPMⅡ0三种评分预测模型整体性能均不理想。APACHEⅡ、APACHEⅣ的预测性能属于普通。Hosmer-Lemeshow chi square拟合优度检验结APACHEⅣ,SAPSⅡ, MPMⅡ24、MPMⅡ0的校验力都差,只有APACHEⅡ表现出好的校验力。结论:1.新生代的APACHEⅣ没有表现出优于旧版模型的理想性能。2.APACHEⅡ经过25年的临床应用,仍然表现出优于其他四种评分模型的评估性能,没有出现“模型退色”,3.第三代MPMⅡ的两个子系统MPMⅡ0、MPMⅡ24在对患者个人死亡与生存的鉴别力两者几本无区别,其低于APACHEⅡ,略低于APACHEⅣ、SAPSⅡ,但其鉴别力仍属于中等。校验力不理想。由于MPMⅡ所需的费用和手工收集数据少,在数据缺失较多时,可以考虑作为预测模型选择。

论文目录

  • 英文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资料与方法
  • 二、结果
  • 三、讨论
  • 四、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一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不同评分系统在ICU的应用比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