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能隙磷光主体材料的合成及应用

宽能隙磷光主体材料的合成及应用

论文摘要

自从1987年C.W Tang等发明双层发光器件以来,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作为一种新兴的照明与显示技术,吸引了科研工作者们越来越多的注意力。目前,蓝色磷光器件因效率滚降和寿命等问题,仍然是该技术发展的瓶颈。高三重态能量主体材料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本文设计并合成了一系列主体材料,构建了天蓝光器件,得到了良好的结果。具体内容如下:1.根据目前所报道的空穴传输材料和电子传输材料,从中选取了较为有代表性的咔唑和二苯基磷氧取代基作为电子的供/吸基团,以三重态能量较高的3,6位取代芴作为核心,制备了一系列主体材料:9-苯基-9-(9-苯基咔唑)-3,6-二咔唑芴(BCDC),9,9-二苯基-3,6二咔唑芴(BBDC)和9,9-二苯基-3,6-二苯基磷氧芴(BBDP),并对其进行了表征。以新制备的材料掺杂蓝色磷光客体制备OLED器件,研究器件的电致发光特性,得到较好的器件效果。2.我们对目前最为常用的蓝色磷光主体材料1,3-二咔唑苯(mCP)进行改性,通过在其分子内引入缺电子基团氮杂咔唑,提高其热稳定性,改进该主体材料缺乏电子传输性能的弊端。根据缺电子基团氮杂咔唑的不同,分别合成了1-氮杂咔唑-3-咔唑苯(N1MCP),1,3-二氮杂咔唑苯(N2MCP)和2,6-二氮杂咔唑吡啶(N3MCP)三个主体材料,并对其进行了表征。以新合成主体材料,掺杂磷光蓝光客体制备器件并研究其电致发光特性,发现根据氮原子个数的不同以及位置的变化,会对器件效率产生较为明显的影响。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OLED 技术简介
  • 1.3 空穴传输型主体材料
  • 1.4 电子传输型主体材料
  • 1.5 双极性磷光主体材料
  • 2 3,6 取代芴类主体材料的合成及其性能表征
  • 2.1 引言
  • 2.2 分子设计思路
  • 2.3 实验仪器和试剂
  • 2.4 3,6 取代芴类主体材料的合成路线
  • 2.5 具体合成方法及步骤
  • 2.6 结果与讨论
  • 2.7 小结
  • 3 氮杂咔唑类主体材料的合成及其性能表征
  • 3.1 引言
  • 3.2 分子设计思路
  • 3.3 实验仪器和试剂
  • 3.4 氮杂咔唑类主体材料的合成路线
  • 3.5 具体合成方法及步骤
  • 3.6 结果与讨论
  • 3.7 小结
  • 4 总结与展望
  • 4.1 总结
  • 4.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  

    宽能隙磷光主体材料的合成及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