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技术在前列腺病变的应用研究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技术在前列腺病变的应用研究

论文摘要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在前列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收集32例良性前列腺增生(benign prostate hypertrophy ,BPH)、16例前列腺炎、27例前列腺癌(carcinoma of prostate,PCa)及30例健康志愿者的前列腺MR检查资料。所有病人行SE-EPI扩散成像检查,b值分别取50、400、800 s/mm2。观察DWI图,测量中央腺体、外周带及膀胱内ADC值,对所得数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32例良性前列腺增生、16例前列腺炎、27例前列腺癌及30例正常前列腺均可测得ADC值,27例前列腺癌中有23例为外周带癌、4例为中央腺癌。当b=800 s/mm2时,前列腺癌在DWI图像上表现为较高信号,而正常外周带、炎症及中央腺体增生结节则信号相对较低。b值越高,ADC值越低。b值相同时,各组间膀胱ADC值无统计学差异。b=800 s/mm2时,外周带癌区平均ADC值(0.82±0.12)×10-3 mm2/s,炎症区平均ADC值(1.38±0.15)×10-3 mm2/s ,前列腺增生组外周带平均ADC值(2.16±0.14)×10-3mm2/s,正常外周带平均ADC值(2.19±0.11)×10-3mm2/s,BPH组与正常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t=0.27,P=0.41),外周带癌组、炎症组及正常组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F=682.98,P=0.00)。BPH组中央腺体与正常中央腺体之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b=400s/mm2,t=0.43,P=0.34>0.05;b=800s/mm2,t=0.57,P=0.07>0.05);BPH组中央腺体与中央腺PCa间差异具显著性意义(b=400s/mm2,t=0.64,P=0.00<0.05;b=800s/mm2,t=0.72,P=0.00<0.05)。BPH与炎症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b=400s/mm2,t=0.05,P=0.34>0.05;b=800s/mm2,t=0.02,P=0.65>0.05)。以ADC值为≤0.84 s/mm2时诊断前列腺癌的敏感度为84.21%、特异度为86.54%、总符合率为85.92%、阳性预测值为70.37%、阴性预测值为93.75%,经Kappa检验,Kappa=0.67, P<0.001。结论MR扩散加权成像可以作为诊断前列腺良恶性病变的一种手段,它能提供定量参数,在b=800 s/mm2时,ADC值≤0.84 s/mm2可以作为鉴别前列腺良恶性病变的临界值。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综述
  • 相关论文文献

    • [1].超声造影在诊断前列腺外周带结节良恶性中的效果研究[J]. 黑龙江医药 2020(01)
    • [2].弥散张量成像纤维示踪技术联合T2WI诊断前列腺癌外周带包膜外侵犯的价值[J].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2020(03)
    • [3].3.0T磁共振对前列腺外周带癌的诊断价值[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5(97)
    • [4].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在外周带前列腺疾病中的诊断价值[J]. 陕西医学杂志 2014(07)
    • [5].3.0T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诊断前列腺外周带癌的初步研究[J]. 临床放射学杂志 2012(03)
    • [6].3.0T磁共振对前列腺外周带癌的诊断价值[J]. 中国医疗前沿 2013(07)
    • [7].前列腺外周带癌扩散加权成像诊断标准[J].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09(07)
    • [8].扩散加权成像对前列腺外周带癌的诊断[J]. 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 2013(06)
    • [9].氢质子磁波谱成像对前列腺外周带疾病鉴别诊断价值的探讨[J]. 山西医药杂志 2010(03)
    • [10].经直肠超声造影在外周带前列腺癌中的诊断价值[J]. 中国乡村医药 2016(16)
    • [11].正常人不同年龄段前列腺及精囊腺的研究[J]. 河北医药 2011(16)
    • [12].正常成人前列腺外周带的磁共振扩散峰度成像年龄相关性研究[J]. 临床放射学杂志 2017(06)
    • [13].常规磁共振影像特征对前列腺外周带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探讨[J].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3(01)
    • [14].进展期前列腺外周带癌多厂家设备多参数MRI定量分析[J]. 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 2016(05)
    • [15].前列腺外周带结节磁共振的研究[J]. 江西医药 2011(04)
    • [16].不同b值范围扩散加权成像定量参数在外周带前列腺癌诊断中的价值比较[J]. 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 2017(01)
    • [17].外周带前列腺癌与正常组织的广延指数和单指数模型扩散加权成像的比较[J]. 肿瘤影像学 2016(02)
    • [18].前列腺正常外周带ESWAN成像加龄性变化规律研究[J].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2016(04)
    • [19].不同b值下正常老年前列腺外周带ADC值定量分析[J].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10(10)
    • [20].正常前列腺外周带的MR测量研究[J]. 临床放射学杂志 2008(08)
    • [21].两种前列腺外周带ADC值测量方法的效能比较[J].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08(08)
    • [22].~1H-MRS对前列腺外周带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J]. 医疗卫生装备 2020(08)
    • [23].多参数MRI对外周带早期前列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J].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7(06)
    • [24].基于第2版前列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的多参数MRI诊断外周带前列腺癌[J].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16(09)
    • [25].磁共振灌注加权成像定量参数在前列腺外周带前列腺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J]. 磁共振成像 2015(02)
    • [26].前列腺外周带癌灶的ADC值定量分析[J]. 天津医药 2009(04)
    • [27].前列腺外周带厚度与男性BPH/LUTS相关性研究进展[J]. 中华男科学杂志 2019(08)
    • [28].3.0T MR DTI技术对外周带前列腺癌的定量分析[J].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2017(03)
    • [29].不同b值下前列腺外周带癌灶ADC值的初步定量分析[J].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1(06)
    • [30].早期前列腺外周带癌与炎症的MRI鉴别诊断分析[J]. 中国医药指南 2020(17)

    标签:;  ;  ;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技术在前列腺病变的应用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