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荣辱观教育探析

初中生荣辱观教育探析

论文摘要

对初中生的荣辱观教育,即对学生进行知荣知耻的教育,从而正确的区分荣辱,使学生形成正确的荣辱观,直到学生树立起崇高的理想,从而使他们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奋发向上,正确的对待所取得的荣誉和失败。当前初中生中善恶观念混乱,引发了诸多道德问题。如何对初中生进行荣辱观教育是学校、家庭和社会都必须面对、关注和思考的问题。本文试图通过对荣辱观教育内涵的界定、对初中生荣辱观教育的意义、基础、举措等方面的粗浅探讨,唤起社会各界对初中生荣辱观教育的重视,并期望对初中生荣辱观教育提供一些有益的思考。文章首先对荣辱和荣辱观教育的内涵进行剖析,荣辱观是人们对荣誉和耻辱的看法,是人生观、价值观在社会生活中的具体表现。这种感受引导人们弃恶向善,避辱求荣。从历史上来看,荣辱观念古已有之,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我们今天对初中生进行荣辱观教育意义重大。少年时期是最佳的教育时期,所接受的东西对人具有终身的影响力。对初中生进行荣辱观教育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是实现德育目标的要求,也是解决初中生诸多道德失范问题,促进个体道德发展的需要。然后从初中生荣辱观教育的历史借鉴和基本内容两方面进行分析。中国自古以来就推崇道德、注重荣辱。在当今社会,中国传统优秀的荣辱观思想仍有许多值得我们借鉴和思考的地方。如:以仁义为荣辱标准、对知耻重要性的认识、注重自我教育和践行等,都值得我们深思。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对学生进行荣辱观教育的主要内容,文章深入剖析了八荣八耻的内容,并从初中生角度指出对初中生应提出怎样的要求,有利于他们正确荣辱观的培养。接着文章从课堂教学、校园文化建设、教师队伍建设、社会道德评价体系建设及学生的实践体验多角度的分析初中生荣辱观教育的实现途径。认为应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德育作用;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运用好环境陶冶法;充分发挥教师对学生精神上的感召示范作用;全社会构建对道德现象进行评价的系统,形成合力给学生以引导;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体验中进行自我教育,养成良好习惯。通过这些途径帮学生明辨是非、形成正确的荣辱观。文章最后指出,对初中生进行荣辱观教育任重道远,需要我们多角度全方位深入思考,共同解决。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一、初中生荣辱观教育概述
  • (一) 荣辱观教育的内涵
  • 1、什么是荣辱观
  • 2、什么是荣辱观教育
  • (二) 初中生荣辱观教育的意义
  • 1、初中生荣辱观教育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 2、初中生荣辱观教育是实现德育目标的需要
  • 3、荣辱观教育是促进初中生品德发展的需要
  • 二、初中生荣辱观教育的历史借鉴和基本内容
  • (一) 初中生荣辱观教育的历史借鉴
  • 1、对仁义的认识
  • 2、对知耻重要性的认识
  • 3、注重自我教育和践行
  • (二) 初中生荣辱观教育的基本内容
  • 1、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
  • 2、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
  • 3、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
  • 4、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
  • 5、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
  • 6、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
  • 7、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
  • 8、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
  • 三、初中生荣辱观教育的实现途径
  • (一) 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作用
  • 1、发挥思想政治课德育主渠道的作用
  • (1) 教学内容的合理编排
  • (2) 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
  • 2、在其他学科教学中渗透荣辱观教育
  • (二) 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让高尚文化浸染学生心灵
  • 1、进行校园环境建设
  • 2、组织相关的校园文化活动
  • (三) 促进教师的自身成长,充分发挥教师的榜样作用
  • 1、加强教师的荣辱观教育
  • 2、完善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方法
  • (四) 建立社会道德评价体系,营造良好教育氛围
  • 1、使家长融入荣辱观的教育之中
  • 2、动员社会力量支持荣辱观教育工作
  • (五) 在社会实践体验中养成习惯,培养品质
  • 1、注重细节,培养良好习惯
  • 2、创设情景,强化情感体验
  • 注释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初中生荣辱观教育探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