欠发达地区城乡和谐发展研究 ——唯物史观视角

欠发达地区城乡和谐发展研究 ——唯物史观视角

论文摘要

城乡关系是经济社会发展中一对十分重要的关系,是广泛存在于城市和乡村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普遍联系与互动关系。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是否协调,直接影响我国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影响国家改革、稳定的大局,影响我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在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对城乡关系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在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上取得了积极进展,城乡关系由二元结构逐渐向一体化的方向发展,但是,目前我国的城乡关系仍然存在着不平衡不协调的现象,尤其是我国经济欠发达地区,由于其区位条件差、经济基础弱、生产力发展水平相对滞后,其社会矛盾和城乡间发展不协调程度较发达地区更加突出,这将严重影响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良性循环和持续增长,不利于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以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构建和谐社会目标的早日实现。然而,目前我国城乡和谐发展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东部和中部的经济发达区,相比之下,对经济欠发达地区关注较少。研究的内容也多从理论层面上对其进行评价,其研究成果对指导区域的城乡发展就具有很大的局限性。研究视角大多采用经济学、社会学或某个政策角度,有一定的学科局限性。因此,本文试从唯物史观视角,以经济欠发达地区城乡和谐发展问题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进行分析论证,并基于欠发达地区的特点而进行了有针对性的对策研究,既可充分吸纳诸多具体学科对城乡和谐发展问题研究的方式及长处,又利于使对城乡和谐发展问题的认识趋于深入和全面。在整个论文的撰写过程中,始终坚持唯物史观关于科学发展的理念,力求运用唯物史观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我国欠发达地区城乡和谐发展问题进行理论上的分析和指导,后立足于实践有效运用实证研究、比较研究的方法解决问题,这些正是本论文的创新之处。由于城乡和谐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会涉及到经济社会的方方面面,其内容之丰富,形成原因之庞杂,加之笔者天性不敏、学养甚浅,故不敢奢望能对其研究达到尽善尽美,而只是抱着迎接挑战的态度进行尝试性探索,以期抛砖引玉,一抒己见,以就教于方家。本论文主要包括以下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是本文的逻辑起点,主要阐述了本研究课题的背景与意义、国内外文献综述及相关研究进展、主要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及本论文的可能创新和不足之处。第二部分,唯物史观关于城乡和谐发展的理论认识。首先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城乡关系的基本理论,并概括总结了唯物史观关于发展问题的主要观点,进而从唯物史观视角出发,探讨了城乡和谐发展的的内涵和主要衡量标准,最后论述了我国城乡和谐发展的历史必然性,本部分内容为全文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第三部分,欠发达地区城乡间发展问题概述。首先对欠发达地区概念进行了界定,并阐述了我国欠发达地区城乡间发展的现状,和目前主要存在的问题,揭示了其城乡发展失衡所造成的负面影响,进而分析总结了导致我国欠发达地区城乡发展失衡的主要原因。第四部分,以唯物史观的最新理论成果---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实现城乡和谐发展。在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精神实质的基础上,运用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观点,对城乡和谐发展做了理论上的指导,本章是科学发展观在城乡发展问题上的实践把握,这是本文理论上的落脚点。第五部分,欠发达地区城乡和谐发展的具体对策。主要说明了欠发达地区实现城乡和谐发展的对策建议。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研究的思路、方法和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的思路、方法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及述评
  • 1.2.1 国内方面
  • 1.2.2 国外方面
  • 1.3 论文的创新和不足
  • 1.3.1 创新之处
  • 1.3.2 不足之处
  • 2 唯物史观关于城乡和谐发展的理论认识
  • 2.1 城乡和谐发展的唯物史观理论依据
  • 2.1.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城乡关系的基本理论
  • 2.1.2 唯物史观关于发展的主要观点
  • 2.2 城乡和谐发展的内涵及主要衡量指标
  • 2.2.1 城乡和谐发展的内涵
  • 2.2.2 城乡和谐发展的主要衡量指标
  • 2.3 城乡和谐发展的历史必然性
  • 3 欠发达地区城乡间发展问题概述
  • 3.1 欠发达地区的界定及其城乡发展失衡的现状
  • 3.1.1 欠发达地区概念的界定
  • 3.1.2 欠发达地区城乡发展失衡的现状
  • 3.2 欠发达地区城乡发展失衡的不良影响
  • 3.2.1 农业发展乏力,影响了工业的发展
  • 3.2.2 收入差距较大,使国民经济总量失衡
  • 3.2.3 社会公平的牺牲
  • 3.2.4 影响社会的稳定
  • 3.3 欠发达地区城乡发展失衡的原因分析
  • 3.3.1 建国初期采取的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
  • 3.3.2 财政投入原因
  • 3.3.3 比较突出的"三农"问题
  • 4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实现城乡和谐发展
  • 4.1 唯物史观是科学发展观的哲学理论基础
  • 4.1.1 以人为本的理论源泉
  • 4.1.2 全面协调发展的理论依据
  • 4.1.3 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基石
  • 4.2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实现城乡和谐发展
  • 4.2.1 "以人为本、尊重农民"的民本原则
  • 4.2.2 "全面发展、突出重点"的战略原则
  • 4.2.3 "以工促农、城乡协调"的和谐原则
  • 4.2.4 "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原则
  • 5 欠发达地区城乡和谐发展的具体对策
  • 5.1 发展农村生产力,建设与工业化、城镇化相适应的现代农业
  • 5.1.1 加大农业投入,为发展现代农业提供资金支持
  • 5.1.2 提高农民文化素质,培育现代新型农民
  • 5.1.3 用现代科技改造农业
  • 5.1.4 提高现代农业的设施装备水平
  • 5.1.5 构建有市场竞争力的特色产业或产业群
  • 5.1.6 健全农村市场体系,发展物流产业
  • 5.2 发挥政府职能,建设与和谐社会相适应的城乡平等制度
  • 5.2.1 解决户籍分割问题,为人口非农化提供更有效的政策环境
  • 5.2.2 加强城乡规划,形成级配合理的城乡体系
  • 5.2.3 统筹城乡就业政策
  • 5.3 建设与全面小康相适应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 5.3.1 欠发达地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意义
  • 5.3.2 欠发达地区新农村建设的成功模式范例:江西赣州模式
  • 5.3.3 欠发达地区新农村建设模式的战略选择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位论文
  • 相关论文文献

    • [1].实施人性化管理是单位和谐发展的关键[J]. 国土资源高等职业教育研究 2008(Z1)
    • [2].以党风廉政建设促校园和谐发展[J]. 武汉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04)
    • [3].以人为本,建设文明和谐的图书馆[J]. 内蒙古图书馆工作 2010(04)
    • [4].和谐发展 劳动万岁[J]. 企业与文化 2013(04)
    • [5].从常青花园的崛起谈改革开放的和谐效应[J]. 武汉学刊 2008(05)
    • [6].和谐教育浅议[J]. 教育革新 2013(05)
    • [7].构建学习型组织 促进学校和谐发展[J]. 教育革新 2008(08)
    • [8].落实科学发展观 努力构建和谐企业[J]. 北京物资流通 2008(03)
    • [9].宣传安全生产 共促和谐发展——无锡汉神举行“迎元旦·消防安全大比武”[J]. 现代焊接 2008(02)
    • [10].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老有所为”模式研究[J].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0(13)
    • [11].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的和谐理念[J].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2017(02)
    • [12].发挥女工组织作用 促进企业和谐发展[J]. 办公室业务 2018(18)
    • [13].和谐社会呼唤思想政治教育的和谐发展[J]. 新乡教育学院学报 2009(01)
    • [14].《共促人类、环境与动物的和谐发展》[J]. 上海质量 2017(07)
    • [15].文化建设在血站持续和谐发展中的作用及其策略研究[J].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5(11)
    • [16].全面育人,和谐发展[J]. 天津教育 2019(03)
    • [17].培养“三种能力” 提升信息素养——《信息社会,和谐发展》的教学与思考[J]. 湖北教育(教育教学) 2020(09)
    • [18].以和谐教育促深化课改——杭州市新登中学的教育实践[J]. 中国教师 2017(18)
    • [19].奏响和谐教育强音 创建特色品牌名校[J]. 中学课程资源 2016(11)
    • [20].如何促进学生和谐发展[J]. 甘肃教育 2017(05)
    • [21].加强社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创造平安和谐发展环境[J]. 祖国 2017(21)
    • [22].建设和谐图书馆,充分发挥图书馆职能[J]. 新课程(下) 2017(10)
    • [23].让初中数学课堂沐浴和谐之光[J]. 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 2018(S1)
    • [24].切实加强党的建设 助推稳健和谐发展[J]. 共产党员 2016(23)
    • [25].让和谐之花在班级绽放[J]. 吉林教育 2016(46)
    • [26].情感在激活中放飞智慧在碰撞中积淀[J]. 长江丛刊 2016(35)
    • [27].论新时期高校和谐图书馆的构建[J]. 赤子(下旬) 2016(05)
    • [28].论以工会思想政治工作为纽带来促进企业和谐发展[J]. 山西青年 2016(24)
    • [29].以教科研为抓手 以队工作为载体 为队员的和谐发展打好基础[J]. 少先队活动 2016(12)
    • [30].试论班级管理中的“和谐”教育[J]. 新课程(上) 2016(11)

    标签:;  ;  ;  ;  

    欠发达地区城乡和谐发展研究 ——唯物史观视角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