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通道蛋白4对成年CD1小鼠脑内神经再生的调节作用

水通道蛋白4对成年CD1小鼠脑内神经再生的调节作用

论文摘要

水通道蛋白(aquaporins,AQPs)是一组广泛存在于动植物细胞膜上与水转运相关的整合蛋白,参与水分子的跨膜转运和细胞内外环境稳态的调节。迄今为止,在哺乳动物组织中已鉴定出13种水通道蛋白(AQP0-AQP12)。其中,AQP4是成年动物脑内表达量最丰富、水通透效率最高的水通道亚型,主要分布于星形胶质细胞、室管膜细胞以及成体神经干细胞(adult neural stem cell,ANSCs)。AQP4对水分子具有双向通透的特性,使其能够在生理及病理状态下快速调节细胞内外水分子的重分布。在细胞毒性脑水肿中,AQP4可促进水分子进入星形胶质细胞,加剧脑水肿;在血管源性脑水肿中,AQP4可加速水肿液从脑实质向脑脊液与血管的外排,减轻脑水肿。星形胶质细胞是脑内数量最多的细胞,参与细胞外离子缓冲、神经递质传导、生长因子释放以及神经免疫调节。应用AQP4基因敲除鼠的研究显示,AQP4不仅是脑内一种特异性的水转运孔道,而且调控星形胶质细胞功能,并广泛参与脑内微环境稳态的维持、神经传导等重要脑生理功能的调节。成年神经再生(adult neurogenesis)是当今神经科学研究中最活跃、进展最快的领域之一。成年动物脑中侧脑室下区(subventricular zone,SVZ)与海马齿状回颗粒细胞下区(subgranular zone,SGZ)存在ANSCs,参与脑中持续的神经再生过程。ANSCs能自我更新、持续增殖并分化成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和少突胶质细胞。生理状态下,神经再生参与学习记忆、择偶行为等多种脑高级功能的形成。在病理情况下,神经再生能力的改变参与多种神经精神疾病的发生及神经修复过程。例如,抑郁症患者SGZ神经再生减弱,抗抑郁药物可通过增强SGZ神经再生产生治疗学效应;增强脑卒中后神经再生能显著改善认知与运动功能缺损。但是,目前对于调节成年神经再生过程的分子机制认识非常有限。因此,探索成年神经再生的调节机制将为发展靶向于调制神经再生的药物提供新思路,为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积累学术基础。近年来的研究发现,AQP4高度表达于SVZ、SGZ等神经再生显著的脑区,并且在鼠、猪及人类神经干细胞和神经祖细胞均有AQP4的表达。然而,AQP4是否参与调节成年神经再生?目前尚未见报道。因此,本文第一部分工作首先应用自行制备的AQP4基因敲除鼠在体研究AQP4基因敲除对SVZ/SGZ神经干细胞增殖及SVZ结构发育的影响;第二部分工作应用离体培养的小鼠SVZ ANSCs,研究AQP4基因敲除对ANSCs自我更新、增殖、迁移、分化等生物学特性的影响及其调节机制;第三部分工作在建立慢性温和应激(chronic mild stress,CMS)抑郁症模型小鼠的基础上,研究AQP4基因敲除对经典抗抑郁药物氟西汀(fluoxetine)促SGZ神经再生作用的影响及其相关的分子机制。研究结果开拓了AQP4神经生物学研究的新领域,深化对AQP4生理及病理功能的认识,揭示AQP4是调制成年神经再生的重要靶点,为研发针对神经修复的治疗药物提供新的靶标。第一部分AQP4基因敲除对成年CD1小鼠SVZ/SGZ神经干细胞增殖及SVZ结构发育的影响目的:研究、阐明AQP4在成年小鼠SVZ/SGZ神经干细胞增殖及SVZ结构发育中的作用。方法:应用2月龄AQP4野生型(wildtype,AQP4+/+)及AQP4基因敲除型(AQP4 knockout,AQP4-/-)雄性CD1小鼠,经腹腔给予5-溴-2-脱氧尿嘧啶核苷(5-bromo-2-deoxyuridine,BrdU,50mg/kg,每2小时一次,共4次)24小时后麻醉、灌注固定、取脑、冰冻切片,行BrdU免疫组化。取成年小鼠侧脑室(lateral ventricle,LV)背外侧区组织固定后行锇酸染色,电镜观察SVZ细胞结构。应用出生后1、7、14、28、56日龄AQP4+/+及AQP4-/- CD1小鼠,断头取脑,石蜡包埋后切取侧脑室前脚至中脑导水管出现部位冠状切片,行HE染色及AQP4免疫组化,测定LV容积、计数SVZ细胞密度,分析SVZ AQP4表达的灰度值。取新鲜全脑组织,用干/湿比重法测定脑含水量。取2月龄小鼠,打开小脑延髓池,用滤纸(1 mm×5 mm)称重法测定不同时间点脑脊液量。结果:1)AQP4基因敲除显著抑制成年小鼠SVZ神经干细胞增殖,对SGZ神经干细胞增殖无显著影响。2)AQP4-/-小鼠侧脑室容积显著减小,室管膜层不连续,部分区域室管膜细胞缺失,SVZ细胞数量显著减少。3)电镜示AQP4-/-小鼠室管膜细胞下层出现大量空泡样结构。4)野生型小鼠SVZ AQP4表达在出生后发育过程中逐渐升高。5)出生1天的AQP4+/+与AQP4-/-小鼠脑含水量无统计学差异,自出生后7天起至出生后56天,AQP4-/-小鼠脑含水量显著高于AQP4+/+小鼠。6)出生1天及7天的AQP4+/+与AQP4-/-小鼠LV容积、SVZ细胞密度无统计学差异;自出生后14天起至出生后56天,AQP4-/-小鼠LV容积、SVZ细胞密度则显著低于AQP4+/+小鼠。7)AQP4基因敲除显著减少成年小鼠脑脊液产量。结论:AQP4基因敲除抑制成年小鼠SVZ神经干细胞增殖,破坏SVZ细胞排列结构,并减少脑脊液产量、增加脑含水量,表明AQP4参与成年小鼠SVZ神经干细胞增殖及SVZ结构形成的调控。第二部分AQP4基因敲除对CD1小鼠SVZ成体神经干细胞自我更新、增殖、迁移、分化的影响目的:研究、阐明AQP4对离体培养的小鼠SVZ成体神经干细胞自我更新、增殖、迁移、分化的影响及调控机制。方法:分离培养2月龄AQP4+/+及AQP4-/-雄性小鼠SVZ ANSCs,应用神经球分析法(neurosphere assay)测定两种基因型ANSCs自我更新能力;采用BrdU掺入法测定ANSCs增殖能力;采用流式细胞仪法检测ANSCs细胞周期。将神经球贴壁生长48小时后测量ANSCs放射状迁移距离。用1% FCS诱导ANSCs分化7天后,采用Tuj-(1neuron-specific class IIIβ-tubulin)与GFAP(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免疫荧光双标法测定ANSCs向神经元及星形胶质细胞表型分化的比率。将ANSCs负载钙荧光探针Fluo 3-AM后采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连续扫描,记录细胞内自发性钙振荡(spontaneous calcium oscillation)以及100 mM KCl所诱发的钙瞬变(calcium transient)。应用RT-PCR及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神经干细胞L型、T型电压依赖性钙通道及缝隙连接蛋白Connexin43(Cx43)的表达。结果:1)AQP4-/- ANSCs形成原代、第二代、第三代神经球的数量与大小以及BrdU标记阳性细胞比例均显著少于AQP4+/+ ANSCs。2)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AQP4基因敲除使凋亡期细胞比例增加,并出现G2/M细胞周期阻滞。3)AQP4-/- ANSCs放射状迁移距离显著短于AQP4+/+ ANSCs。4)AQP4基因敲除使ANSCs分化成Tuj-1阳性(神经元表型)细胞的比例显著低于AQP4+/+ ANSCs,两种基因型ANSCs分化成GFAP阳性(星形胶质细胞表型)细胞的比例无统计学差异。5)AQP4-/- ANSCs内自发性钙振荡的振幅显著低于AQP4+/+ ANSCs,频率显著快于AQP4+/+ ANSCs;AQP4-/- ANSCs经高钾诱导所产生钙瞬变峰值显著低于AQP4+/+ ANSCs。6)AQP4-/- ANSCs上L型电压依赖性钙通道Cav1.2及缝隙连接蛋白Cx43表达显著低于AQP4+/+ ANSCs。结论:AQP4基因敲除抑制离体ANSCs自我更新、增殖、迁移及向神经元的分化,增强ANSCs自发性钙振荡的频率、减弱钙振荡振幅,抑制去极化所致胞内钙瞬变,表明AQP4通过调控细胞内钙动力学影响ANSCs生物学特性。第三部分AQP4基因敲除对氟西汀促成年CD1小鼠SGZ神经再生作用的影响目的:研究、阐明AQP4在氟西汀促SGZ神经再生及其抗抑郁效应中的作用与机制。方法:1)经腹腔单次给予2-3月龄AQP4+/+及AQP4-/-雄性CD1小鼠氟西汀(10mg/kg),给药后0.25、5、12小时,分别取小鼠血浆及海马组织匀浆,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测定氟西汀及其代谢产物去氧氟西汀的含量;2)经腹腔给予正常小鼠与慢性温和应激(chronic mild stress,CMS)致抑郁症模型小鼠氟西汀(10mg/kg),每日一次,持续四周。氟西汀给药结束前三天,采用新奇抑制摄食实验(novelty-suppressed feeding test,NSF)及悬尾实验(tail suspension test,TST)测定氟西汀对正常小鼠的抗焦虑效应;采用糖水偏爱(sucrose preference)实验及TST,评价氟西汀对抑郁症模型小鼠的抗抑郁效应。3)腹腔注射BrdU(50mg/kg,每两小时一次,共四次)24小时及28天后分批处死小鼠,灌注、取脑,行BrdU免疫组化/免疫荧光双重标记,通过计数SGZ BrdU阳性细胞数,NeuN/BrdU、GFAP/BrdU阳性细胞数测定海马神经干细胞增殖、存活及分化。4)取新鲜脑组织,匀浆后分别测定PKA、PKC活性,CREB、ERK1/2、CaMKⅣ磷酸化水平及AQP4表达水平。5)分离培养成年AQP4+/+及AQP4-/- CD1雄性小鼠海马ANSCs,采用[3H]thymidine掺入法测定0.1、1μM氟西汀对海马神经干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1)单次氟西汀给药后0.25、5、12小时,两种基因型小鼠血浆及海马中氟西汀及去氧氟西汀的含量无统计学差异。2)AQP4基因敲除取消氟西汀的抗焦虑与抗抑郁作用。3)氟西汀能显著促进正常AQP4+/+小鼠SGZ细胞增殖,而对正常AQP4-/-小鼠SGZ细胞增殖无显著影响;氟西汀能逆转CMS造模对AQP4+/+小鼠SGZ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而对CMS造模所致AQP4-/-小鼠SGZ细胞增殖抑制无显著改善作用。4)AQP4基因敲除对BrdU标记阳性细胞存活的比例及其向神经元与星形胶质细胞分化的比例无显著影响。5)氟西汀能显著增强正常AQP4+/+小鼠海马内CREB及CaMKⅣ磷酸化,而对正常AQP4-/-小鼠海马内CREB及CaMKⅣ磷酸化水平无显著影响;氟西汀对两种基因型正常小鼠海马ERK1/2磷酸化及PKA、PKC活性均无显著影响。6)CMS造模能抑制两种基因型小鼠海马中CREB、CaMKⅣ、ERK1/2磷酸化,抑制PKA活性,对PKC活性无显著影响;氟西汀能逆转CMS所致两种基因型小鼠海马内PKA活性及ERK1/2磷酸化水平的降低,对PKC活性无显著影响;氟西汀能逆转CMS造模所致AQP4+/+小鼠海马CREB、CaMKⅣ磷酸化水平的下降,而对AQP4-/-小鼠CREB、CaMKⅣ磷酸化水平的下降无显著改善作用。7)氟西汀能逆转CMS造模所致海马AQP4表达水平的升高。8)AQP4基因敲除显著抑制离体培养的成年小鼠SGZ海马神经干细胞增殖,并取消0.1μM、1μM氟西汀促ANSCs增殖效应。结论:AQP4基因敲除抑制慢性氟西汀给药的促海马神经再生作用,进而取消氟西汀的抗抑郁效应,其机制可能与其抑制CaMKⅣ-CREB信号转导通路相关;氟西汀可能是脑内AQP4的调节剂。综上所述,本文研究工作的主要创新之处在于:1.发现AQP4参与成年小鼠SVZ神经干细胞增殖及SVZ结构形成的调控,为进一步研究脑内AQP4的病理生理作用积累了学术基础。2.揭示AQP4是调节成年动物脑内神经再生的新靶点,为治疗神经再生障碍相关的神经精神疾病提供了新的思路。3.阐明AQP4通过调节CaMKⅣ-CREB信号转导通路调制氟西汀促成年海马SGZ神经再生作用及抗抑郁效应。4.发现氟西汀是脑内AQP4的调节剂,拓展了对脑内神经再生的分子调控及氟西汀药理作用机制的认识。

论文目录

  • 英文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第一部分 AQP4基因敲除对成年CD1小鼠SVZ/SGZ神经干细胞增值及SVZ结构发育的影响
  • 引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第二部分 AQP4 基因敲除对离体CD1小鼠SVZ成体神经干细胞自我更新、增殖、迁移、分化的影响
  • 引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第三部分 AQP4基因敲除对氟西汀促成年CD1小鼠SGZ神经再生作用的影响
  • 引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与本论文相关的文章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变频器在CD1型电动葫芦上的调速控制应用[J]. 防爆电机 2011(03)
    • [2].CD1分子在高危角膜移植免疫排斥反应中的表达[J]. 皖南医学院学报 2011(02)
    • [3].Cd1-型亚硝酸盐还原酶脱氮工程菌的构建与表达[J].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2008(05)
    • [4].好氧反硝化细菌CD1的分离鉴定及脱氮特性[J]. 科技通报 2018(07)
    • [5].双酚A增加CD1小鼠肝细胞凋亡[J]. 基础医学与临床 2016(06)
    • [6].AACCI委员会批准使用肖邦CD1磨粉机进行实验室制粉的报告[J]. 现代面粉工业 2017(02)
    • [7].15~25岁1型糖尿病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CD1分子的表达[J]. 医学研究生学报 2011(04)
    • [8].宫颈癌中CD1α分子和趋化因子CCL20/MIP-3α的表达[J].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10(22)
    • [9].CD68、S100、CD1α和Langerin在成人骨受累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J].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8(15)
    • [10].CHD蛋白家族两类染色质域CD1和CD2的进化差异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 2010(11)
    • [11].CD1蛋白家族及CD1蛋白和TCR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J]. 中国免疫学杂志 2017(02)
    • [12].CD1s在Graves病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及单核细胞中的表达[J]. 医学研究生学报 2009(05)
    • [13].CD1d分子的结构与功能[J]. 生命的化学 2008(02)

    标签:;  ;  ;  ;  ;  ;  ;  ;  

    水通道蛋白4对成年CD1小鼠脑内神经再生的调节作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