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比较文学形象学角度看《王伦三跳》中的中国形象

从比较文学形象学角度看《王伦三跳》中的中国形象

论文摘要

在欧美蓬勃发展的比较文学形象学正越来越多地吸引着我国比较文化研究者的目光。近年来,国内关于“中国形象”的异域表述的研究也逐渐呈方兴未艾之势。本文选取德国表现主义作家阿尔弗雷德·德布林(Alfred Doblin,1878-1957)的著名“中国小说”为个案,借助比较文学形象学的理论,进行“中国形象”的分析和阐释,从中国与德国的社会、文学关系的角度考察“中国形象”生成时期德国特有的社会、历史和文化现实,探讨某一特定时期德国对中国文化的接受情况,从而达到文化比较的目的。论文共分为四部分:引言、正文、结束语和参考书目。在引言部分,笔者主要阐述了论文研究的目的、所涉及的理论、研究范围的界定以及所使用的研究方法。正文部分主要由四个章节组成。第一章分为三部分,主要建构了指导论文文本分析的理论框架。该章首先对“比较文学形象学”这一学科的发展、理论基础、研究方法以及学科意义进行了介绍。第二部分,笔者把比较文学形象学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他者”的概念单独提出来,并从哲学、心理学和跨文化的角度分别概述其在文学文本分析中的重要作用。最后,笔者对论文中使用的“中国形象”这一概念进行界定。第二章,首先借助“他者”和形象学理论,梳理中国在欧洲被接受的历史,说明西方文学文本中“中国不是中国”观念的成因,然后具体关注《王伦三跳》文本生成时期,作为文学创作背景的德国历史、思想等多方面的社会现实,以及它们对作者以及小说中中国形象塑造所产生的影响。第三章是对小说《王伦三跳》作者德布林的介绍以及对文本情节的概述。作者研究是形象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作家作为文本的创作者,他个人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包括他从何种途径接触异国等等,都会对其作品中的异国形象的塑造起决定性作用。第四章从思想、民俗和文学等不同层面分析了《王伦三跳》中的中国形象,其中思想层面是本文分析的重点。德布林描绘的中国(人)形象,寓意大于形象,是一种人生态度和审美理念层面的中国(人)。“中国形象”与中国道家文化和儒家文化的关系是石头和拱桥的关系,作家关注的是对后者的阐释,但后者的存在绝对离不开对前者的表述。其他的两个层面,即民俗和文学,作为文本中作者丰满中国形象的手段,也同样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中国文化的接受状况。结语部分,笔者在完成了具体文本分析、解读的基础上对正文部分的四个章节内容进行了概括性的总结,以期说明本论文的研究方法和框架结构的合理性。最后略谈“中国形象”的异域表述研究在当今文化比较研究的现实意义。

论文目录

  •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理论基础
  • 1.1 比较文学意义上的形象
  • 1.2 "他者"
  • 1.3 中国形象
  • 2.中国:欧洲的"他者"
  • 2.1 作为"他者"形象的中国在欧洲
  • 2.2 "中国"不是"中国"
  • 2.3 《王伦三跳》创作时期的德国
  • 3.德布林与《王伦三跳》
  • 3.1 德布林与德国表现主义文学
  • 3.2 《王伦三跳》
  • 4.《王伦三跳》中的中国形象
  • 4.1 中国思想
  • 4.1.1 道家思想
  • 4.1.2 儒家思想
  • 4.2 中国民俗
  • 4.3 中国文学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指导教师评语
  • 相关论文文献

    • [1].神秘之镜与魔法之镜:以文本证据建立东西比较文学之基础(英文)[J]. 国际比较文学(中英文) 2019(04)
    • [2].以比较文学思维推进本土研究与理论创新——龚刚教授访谈录[J]. 外国语文研究 2019(06)
    • [3].远距诗学:21世纪比较文学的友爱政治学[J]. 东方论坛 2019(06)
    • [4].比较文学视阈下中英爱情诗歌研究[J]. 国际公关 2020(01)
    • [5].第二届比较文学与跨文化国际高峰论坛一号通知[J].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01)
    • [6].国际汉学的传统与现代——第22届国际比较文学大会圆桌会议侧记[J]. 国际汉学 2020(01)
    • [7].基于科研成果的高校比较文学开放实验设计——评《科研方法导论》[J]. 科技管理研究 2020(06)
    • [8].比较文学跨学科研究的黄金时代已经来临——比较文学跨学科研究的全球视野与本土实践:比较文学青年论坛侧记[J]. 国际比较文学(中英文) 2020(01)
    • [9].姚达兑:《近代文化交涉与比较文学》[J]. 国际比较文学(中英文) 2020(01)
    • [10].杨慧林(顾问),高旭东(主编):《比较文学基本范畴与经典文献丛书》[J]. 国际比较文学(中英文) 2020(01)
    • [11].国际比较文学[J]. 国际比较文学(中英文) 2020(01)
    • [12].从伽列《<比较文学>序》看法国学派的理念[J].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2)
    • [13].上外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高层论坛召开[J]. 中国比较文学 2020(01)
    • [14].基于文化创新能力的“比较文学”课程教学改革[J]. 西部素质教育 2020(11)
    • [15].比较文学视域中的跨媒介研究——美国比较文学的一个文献学考察[J]. 中国比较文学 2020(03)
    • [16].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中日比较文学”课程中的应用[J].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20(08)
    • [17].比较文学的未来:比较文学变异学研究——第22届国际比较文学学会年会比较文学变异学分论坛会议综述[J]. 当代外国文学 2020(02)
    • [18].基于“跨文化”学科实质的比较文学教改探究[J]. 陕西教育(高教) 2020(08)
    • [19].如何设计和组织高质量的课堂教学——以第四届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参赛课程“比较文学”为例[J]. 兵团教育学院学报 2020(05)
    • [20].ICL人物[J]. 国际比较文学(中英文) 2020(03)
    • [21].重提一个问题:什么是比较文学?——基本共识与新的思考[J]. 浙江社会科学 2019(01)
    • [22].作为方法的比较文学及其可能——以阿甘本的解经为例[J]. 浙江社会科学 2019(01)
    • [23].全球视野下共生的比较文学与翻译研究——《翻译地带:为了一种新的比较文学》评介[J]. 中国比较文学 2018(03)
    • [24].国际比较文学[J]. 国际比较文学(中英文) 2018(02)
    • [25].再谈比较文学的定义兼论少数民族比较文学[J]. 学术探索 2019(03)
    • [26].国际比较文学[J]. 国际比较文学(中英文) 2019(01)
    • [27].国际比较文学[J]. 国际比较文学(中英文) 2019(02)
    • [28].比较文学跨学科研究的发展与反思[J]. 语文学刊 2019(03)
    • [29].危机与“重构”:关于比较文学未来的思考——兼议世界共通文学意识的多维构建[J]. 当代文坛 2019(04)
    • [30].比较文学绪论课的教学实践[J]. 教育现代化 2019(45)

    标签:;  ;  ;  ;  

    从比较文学形象学角度看《王伦三跳》中的中国形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