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印记基因PEG10在早期妊娠和难免流产蜕膜组织的表达研究

遗传印记基因PEG10在早期妊娠和难免流产蜕膜组织的表达研究

论文摘要

1目的:通过检测父方来源而母方印记的遗传印记基因PEG10 (paternally expressed gene 10)在正常早期妊娠妇女和难免流产患者蜕膜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其组织学定位,研究PEG10在正常早期妊娠及难免流产蜕膜组织的表达规律,探讨其在自然流产中的作用,并为难免流产病因的深入研究提供新的思路。方法:选取2006年10月至2007年8月在重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产科门诊自愿接受人工流产术中止妊娠的正常早孕妇女和难免流产患者,其中正常早孕60例,停经611周,每孕周组各10例,年龄2032岁,经妇科检查、B超证实为宫内妊娠且符合孕周;难免流产患者40例,停经69周,每孕周组10例,年龄2035岁,经妇科检查、B超诊断而确认为难免流产胚胎停育者(包括胚囊小于孕周或未见胚芽或未见原始心管搏动)。在无菌条件下获取她们的妊娠蜕膜组织,提取总RNA并留取部分新鲜组织用4﹪的多聚甲醛固定。分别采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反应(RT-PCR)、原位杂交、免疫印迹(Western blotting)、免疫组织化学及激光共聚焦技术检测蜕膜组织PEG10mRNA及蛋白的表达水平与组织定位。结果:1. RT-PCR显示PEG10 mRNA在各孕周蜕膜组织中均有表达,且表达量随孕周增加逐渐上调。在妊娠第6周表达量较低(0.6743±0.114),随后表达量上升(第7周0.7349±0.0083),至第8周达高峰(0.7354±0.0074),继而出现下调趋势(第9周0.6340±0.0084、第10周0.5901±0.0089、第11周0.5261±0.0112);而在孕6-9周难免流产蜕膜组织中表达量明显下降,和同期正常早期妊娠各孕周组相比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2.原位杂交分析PEG10 mRNA的表达规律与RT-PCR结果相吻合。其阳性信号定位于间质和胞质及腺上皮,呈散在、局灶或弥漫状分布,以腺上皮表达最强,为紫蓝色细砂样至黑紫色粗颗粒状;胞质次之,间质最弱。而在孕69周难免流产蜕膜组织中腺上皮呈弱蓝色,胞质、间质几乎无阳性着色信号。3.免疫组化、激光共聚焦、Western blot亦显示PEG10蛋白表达规律与其mRNA表达规律相符。IHC显示,PEG10表达定位于在蜕膜间质细胞和腺上皮细胞胞浆,胞核不表达。正常妊娠611周蜕膜组织PEG10表达强度为(+++)—(++++)—(+++),而在孕69周难免流产蜕膜组织其表达强度仅为(+);LSCM观察发现免疫荧光染色的阳性细胞定位与蜕膜间质细胞和腺上皮细胞的胞浆,正常妊娠611周蜕膜组织表达规律同IHC;WB显示各样本均于80 kDa及43 kDa处出现目的及内参蛋白,其中目的蛋白与基因库公布PEG10 ORF1/ORF2蛋白的大小相吻合。结论:1.遗传印记基因PEG10在正常早期妊娠蜕膜组织中维持一定高水平表达是保证妊娠得以顺利进行的一个重要因素。可能是父方来源的基因对促进和维持蜕膜和胚胎生长发育发挥了重要的作用。2. PEG10 mRNA及其蛋白在难免流产蜕膜组织表达量远远低于早期正常妊娠蜕膜组织,进一步证明PEG10的表达水平与胚胎发育密切相关,其表达量下降可能是导致难免流产的重要原因之一。研究结果提示PEG10的低表达可能成为流产诊断和防治的新靶点。3.本实验所采用的实验技术为探索流产诊治中高敏感度、高特异性的诊断新方法打下实验基础。

论文目录

  •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第一部分:正常早孕期蜕膜组织PEG10 的表达
  • 1. 材料和方法
  • 2. 实验结果
  • 3. 讨论
  • 第二部分:妊娠早期流产蜕膜组织PEG10 的表达
  • 1. 材料和方法
  • 2. 实验结果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全文总结
  • 附图
  • 文献综述:胚胎着床期子宫内膜免疫相关表达因子变化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位论文
  • 相关论文文献

    • [1].复发性流产蜕膜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1的表达及意义[J].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7(05)
    • [2].米非司酮流产蜕膜组织中白血病抑制因子表达的研究[J].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09(07)
    • [3].蜕膜组织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与不明原因早期复发性流产的相关性[J].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9(12)
    • [4].益气活血法治疗药流后宫内蜕膜组织残留疗效观察[J]. 甘肃中医学院学报 2009(05)
    • [5].基质金属蛋白酶诱导因子在先兆流产绒毛及蜕膜组织中的表达[J]. 泰山医学院学报 2008(06)
    • [6].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RNA在早期自然流产者蜕膜组织中的表达[J]. 医学综述 2014(14)
    • [7].组蛋白去乙酰化酶1蛋白在早期自然流产绒毛和蜕膜组织中的表达[J]. 现代妇产科进展 2011(09)
    • [8].自然流产患者蜕膜组织疾病特异蛋白的初步筛选与鉴定[J]. 重庆医学 2010(21)
    • [9].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mRNA在输卵管妊娠蜕膜组织的表达[J]. 解剖学杂志 2008(03)
    • [10].复发性流产患者蜕膜组织中间充质干细胞的鉴定及其对血管生成的影响[J]. 现代妇产科进展 2020(03)
    • [11].中药治疗流产后宫内蜕膜组织残留66例疗效观察[J]. 河北医学 2010(04)
    • [12].白细胞介素-10在反复自然流产患者绒毛及蜕膜组织中的表达[J]. 中国医药科学 2013(21)
    • [13].反复早期自然流产血浆溶血磷脂酸及其受体3在绒毛、蜕膜组织中的表达[J].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2009(01)
    • [14].E-cadherin、VEGF及MMP-9在不同孕期蜕膜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J]. 中国妇幼保健 2017(17)
    • [15].解脲支原体感染时早孕蜕膜组织的病理变化[J]. 中国妇幼保健 2009(22)
    • [16].白血病抑制因子及其受体在早产胎盘组织及蜕膜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J].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10(05)
    • [17].不明原因早期复发性自然流产患者蜕膜组织中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2DL1的表达[J].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9(07)
    • [18].阑尾蜕膜组织异位1例[J]. 临床军医杂志 2009(06)
    • [19].米非司酮对人早孕绒毛、蜕膜组织血管生成的影响探讨[J].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08(02)
    • [20].白血病抑制因子在米非司酮流产妇女蜕膜组织中的表达研究[J].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7(S4)
    • [21].复发性流产与调节性T细胞及IL-10的相关性分析[J]. 现代医学 2019(12)
    • [22].混合谱系激酶结构域样蛋白在小鼠妊娠早期子宫及蜕膜中的表达及调控[J].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2018(10)
    • [23].IL-26在复发性自然流产患者蜕膜中的表达[J]. 检验医学 2017(10)
    • [24].细胞凋亡基因及相关蛋白在早期自然流产胎盘绒毛和蜕膜组织中的表达[J].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09(06)
    • [25].膜联蛋白V在子痫前期蜕膜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J].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2009(07)
    • [26].蜕膜组织种植建立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的可行性分析[J]. 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 2018(02)
    • [27].胎盘和蜕膜组织中生长阻滞特异性蛋白6和D-二聚体指标与子痫前期发病的关系[J]. 中国妇幼保健 2020(03)
    • [28].米非司酮对早孕绒毛蜕膜组织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J].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15(02)
    • [29].清宫汤治疗药流后宫内蜕膜组织残留80例疗效观察[J].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09(03)
    • [30].寿胎丸对复发性流产小鼠蜕膜组织中螺旋动脉改变及怀孕结局的影响[J]. 国际妇产科学杂志 2017(04)

    标签:;  ;  ;  ;  

    遗传印记基因PEG10在早期妊娠和难免流产蜕膜组织的表达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